沈阳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升“国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08:43 沈阳晚报 | |||||||||||
邱宏视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的文化空间。它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
2005年,国家文化部启动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申报了13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有关专家认证,全国50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升为“国家级”。 2月14日记者获悉,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上,沈阳市申报的《东北大鼓》、《谭振山口头文学》、《唐派京剧艺术》、《评剧“韩、花、筱”三大流派艺术》名列其中,晋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多岁“东北大鼓” 清顺治14年(1657年),关东首府从辽阳迁至盛京(沈阳),改称“奉天府”,成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乾隆年间,沈阳民间艺人在东北民歌、东北小曲小调基础上,逐渐演化出一种新的说唱形式,并以地域命名,称为“奉天大鼓”、“奉派大鼓”。该曲种很快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奉天大鼓”已成为“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富有浓郁的关东民间气息,内容通俗易懂,深受社会底层人们喜爱,尤其在农村有着广泛市场。至清代道光、咸丰年间,韩小窗、罗松窗、鹤侣、竹轩等关东文人介入“东北大鼓”,创作了诸如《忆真妃》等大批“子弟书”,丰富了“东北大鼓”内容,使其趋于雅俗共赏。 在表现形式上,“东北大鼓”融百家为一体,既能演唱“通俗段”,又能演唱“子弟书”,兼备“京东大鼓”的幽默与“京韵大鼓”的雅致。在演出格局上,演员可自弹自唱,亦可由几名琴师伴奏,多档合演。城市的剧场、茶馆,农村的场院、炕头,都是“东北大鼓”的演出场所,具有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东北大鼓”具有200多年历史,从业人员广泛,在东北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文字和音乐还影响了其他姐妹艺术,如《忆真妃》被多种鼓曲移植;唱腔曲牌《慢西城》被“二人转”吸收等等。保护、研究、传承、发展“东北大鼓”,价值巨大、意义深远。●81岁谭振山讲千则故事 谭振山出生于1925年农历11月10日,新民罗家房乡太平庄村。他居住地为清咸丰年间移民村,人员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民风淳朴。谭振山的近千则民间故事,多为家族、亲朋传承,更离不开农耕文化。 从14岁开始,谭振山便在田间、炕头、街口把自己从小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至今已讲了67个年头。1988年,《谭振山故事选》出版,选入了谭振山长、中篇民间故事53则。1989年,谭振山被辽宁省文化部门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92年7月1日,谭振山应邀赴日本参加“世界民间艺术博览会”,为各国专家、学者讲述中国民间故事,成为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位走出国门的民间故事家。2005年4月10日,台湾陈益元教授、硕士林丽荣女士,专程来沈拜访谭振山后,撰写、出版了10万字论文。谭振山还应邀到辽宁大学讲故事,成为民间故事家进大学讲学第一人,是辽河区域口头文学的代表人物,能够讲述近千则民间故事,在沈阳地区寥若晨星。 ●“唐派京剧艺术”惊四座 唐韵笙出生于1903年、卒于1971年,为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唐派京剧艺术宗师。他9岁从师学艺,演文武老生兼红生,随师先后在山东、河北、东北、上海演出。30岁左右便在东北享有盛名,曾与周信芳、马连良并称为“南麒、北马、关外唐”。 唐韵笙功底深厚,《铁笼山》、《艳阳楼》、《徐策跑城》、《刀劈三关》、《古城会》等皆为唐韵笙拿手戏,反串《法门寺》的刘媒婆也令人称绝。唐韵笙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中年后自编自演了《驱车战将》、《闹朝扑犬》、《好鹤失政》等多出以列国故事为题材的剧目,大都唱做繁重、文武兼备、别具特色。尤其是《未央宫》中的韩信,大段唱腔一气呵成、感情充沛;他串演的铜锤花脸《铡美案》包公、老旦《目莲僧救母》刘青提等,均非同凡响。 唐韵笙声音激越高亢、念白讲究、清朗有力、字真意切,做功、表情以妙、雄、奇、美、传神而著称;身段优美,厚底、髯口、抖袖等功夫娴熟、准确、自然、潇洒,堪称奇绝;武打身法健美、招招分明,驾驭高难动作自如。 在京剧事业中,唐韵笙尊重同行,注重调动、发挥同事的积极性、创造性,是一位出色的京剧艺术组织者、指挥者。从1954年至“文革”期间,他曾担任沈阳京剧团副团长、沈阳京剧院副院长。●评剧“韩、花、筱”家喻户晓“韩、花、筱”指沈阳评剧院的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经过几十年对评剧艺术的追求,她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评剧流派艺术。 韩少云:韩派以朴实、深邃、细腻、优美、大方的表演风格而著称,唱腔音域宽广、刚柔相济、行腔委婉、韵味醇厚。韩少云唱腔有三绝:“字清、腔顿、板正”,加上她甜美的音色、清晰的吐字,别具特色“娇嫩”腭音演唱的“疙瘩腔”,使她的表演和唱腔浑然一体,形成了韩派总体艺术风格。 花淑兰:花派嗓音清脆甜亮、音质纯净、高亢挺拔。人们赞誉她演唱有“三高”:“弦高、腔高、音高起唱”。她音域宽、共鸣好、吐字清晰、字正腔圆、韵味浓郁,善于演唱高亢向上的旋律,喜用有弹性的“疙瘩腔”,行腔多彩流畅、上下滑动,上滑圆、下滑满、高低自如,低腔低而不沉、柔而不温,嗓音越唱越亮,有极大的爆发力,享有“铁嗓”美称。 筱俊亭:筱派唱腔粗犷豪爽、低回浑厚、刚柔相济、韵味浓郁,善用各种板式,行腔俏丽、委婉抒情,以“掏、闪、顶、垛、急、顿、搓、抡”等手法变换节奏,音域向下扩展,腭腔软、圆、多、快,无棱角、弹性大,快慢清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灵活巧妙,独具特色,其胸腔和鼻腔共鸣配合,音色宽厚、高音不尖、低音不飘。 “韩、花、筱”三大评剧流派艺术,已成为沈阳评剧院评剧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东北评剧艺术的主体构成。目前,“韩、花、筱”三大评剧流派,加上沈阳评剧院的鑫艳玲,已被称之为东北评剧“四大名旦”,在全国评剧艺术界占有重要席位。1961年,当沈阳评剧院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剧院时,正是“韩、花、筱”三大评剧流派艺术成熟时期。作为沈阳的评剧艺术品牌,“韩、花、筱”早已驰名关内外,成为评剧艺术的代名词。这三大评剧艺术流派在一定文化区域内创造了特色艺术,体现了东北民众集体智慧,是辽沈地区的骄傲和自豪,对繁荣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报高级记者邱宏潘旭摄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