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难忘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2:05 现代快报

  时间:1951年4月17日地点:安东(现名为丹东)保存者:陈燕娟(第2排左数第4位)背景:去朝鲜前,在安东招待所门前留下合影,当天晚上就跨过鸭绿江去朝鲜战场。

  1951年,梳着小辫,带着青涩的微笑,14岁的陈燕娟跟着工兵十八团宣传队赶赴朝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青春年华早已逝去,但是年逾七旬的陈燕娟还能唱起当年那脍炙人口的《我的祖国》,记忆仿佛一下子拉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机缘巧合当了文艺兵

  1950年,刚刚13岁的陈燕娟是湖南长沙某学校的初一学生,怎么会当上文艺兵?陈燕娟说,这完全是机缘巧合。一次文工团排演节目,其中的几个小演员生了病不能参加演出,团里的领导看到站在门口的陈燕娟,“你还愿意来试试啊?”“愿意愿意”,陈燕娟先是一怔,随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演出结束后,一心想当文艺兵的陈燕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文工团,1950年陈燕娟在湖南中南军区12兵团当上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赶赴朝鲜前照张合影

  1951年陈燕娟所在的中南军区部队接到了上级的命令———立即北上待命。当陈燕娟和战友们到达安东(现名为丹东)时,才知道他们即将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抗美援朝。

  “要去朝鲜了,当时我没有过多想着害怕,倒是很兴奋。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那时候我们都觉得只有去打仗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军人。”在这里组成了后来陈燕娟所在的工兵十八团宣传队,这张老照片就是宣传队第二天入朝之前照的,那天是1951年的4月17日,赵崇喜队长(老照片第二排右五,新照片后排左二)跑进来通知她和战友们“快出来照个相,入朝之前留个纪念。”

  陈燕娟指着照片说:“你瞧,坐在我们当中的两位男同志,左边的是我们的指导员张英杰,右边的是我们的赵队长。他们俩就像我们的大家长一样。

  战场积下深厚的友谊

  从1951年到1953年停战,陈燕娟在朝鲜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但也是这段岁月让她永生难忘。宣传队里的男同志各带着一个女同志挖“猫儿洞”,白天隐蔽在其中背台词,饿了就从胸前的面袋里抓一把炒面糊糊嘴,渴了就抓起地面上的雪就着炒面一块吞下去。晚上部队又开始行军,经常走不动了都是战友们互相帮助。

  到了1952年时,宣传队下连队体验生活,模仿着战士们打钎的动作,就编排了“工兵舞”。施工部队基本上没有任何文化生活,宣传队走到哪里,哪里就像过年一样开心,在深深的山洼里,在漆黑的山洞里演出,周围都挤满了战士。“有些前线的战士拖着疲惫的身躯来看演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时,我们真是打心眼里开心。”

  直到1953年朝鲜停战,战友们不得不分开,各奔东西。

  道声珍重不敢说再见

  自1953年宣传队解散,这一晃40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小伙子小姑娘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1996年一个意外的电话打进了陈燕娟的家:“小陈啊,我们抗美援朝的老战友要聚会了,过两天就到北京赵队长那报到去。”接完电话,陈燕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又一次翻出了老照片,看着当年赴朝前的照片,她一个个地认人。“那几天躺在床上都在想,不知道大家变成什么样了,还认不认识了。一次又一次猜想着聚会的情景。”

  1996年的夏天,一帮老战友到了北京昌平老干部局赵队长那报到。

  “我和老战友们彻夜聊天,聊当年在朝鲜有趣的故事,谁谁谁做了什么傻事。可惜遗憾的是,好多战友去世了,指导员张英杰已经过世十多年了,当年常和我们在一块跳舞的战友在唐山地震中丧身了。还有些战友失去了音讯,像当年的一对说相声的‘活宝’,还有和我打地铺的好朋友罗世壁,我们都不知道他们还好吗?“就这样在北京的一个多礼拜,多少个晚上大伙一聊就聊到了天亮,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

  快离开北京时,大家依依不舍,互相抱头痛哭。这次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面了,临走前大家不敢说再见,互相紧紧地握着手,“多珍重,健康第一。”每人嘴里都反复重复着这么一句祝福的话。

  如今事隔已经10年,陈燕娟看着在北京照的这张照片,再聚首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十年间照片里的老战友又走了一些,不知道剩下的战友们下一次的聚会在何时何地?”见习记者赵丹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