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社工作人员追忆王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5:25 深圳特区报

  “不辜负‘王选’这个名字”

  ——新华社工作人员追忆王选

  新华社记者李斌吕诺隋笑飞

  “中国激光照排之父”王选日前因病逝世,作为当年激光照排系统这一技术的“第一用户”和攻关参与者,新华社几位工作人员深情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岁月。

  “有一种理想化的追求”

  新华社通讯技术局的尤继林曾经和王选在一起工作8年。

  59岁的他深情地回忆起往事——

  尤继林说,“1975年,我第一次见到王选。那时王选还在病假中,一直发低烧,但他迅速投入到‘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项目研究中。”

  1976年秋,尤继林参与了王选领导的攻关小组,是新华社最早派去的5个人之一——3个负责硬件,2个负责软件,尤继林负责硬件。

  “王选对工作精益求精,作风严谨,有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尤继林回忆说,“几乎系统的每一条程序都是他亲自设计的。当我们做出第一套黑体字时,他认为黑体字的‘横’好像不太好看,有点僵硬。他问大家是不是可以研究出更好看的图形?后来,在他的坚持和指导下,字形进行了调整,才变得更加美观。”

  “我的论文和微程序汉字点阵生成器有关,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从总体思路到具体细节都有指导。”尤继林说,王选一向关心人才,注重培养人才,经常亲自指导科研人员。“他是一个天才的发明家,不应该走这么早呀。”

  “这是激光照排的起点”

  “这张报纸具有历史意义,它是激光照排在中国的一个起点。”作为报版软件的负责人,新华社通讯技术局54岁的工程师王增抗至今珍存着20多年前,也就是1985年1月5日《前进报》报样的翻拍照片。

  1977年初,刚从北大计算机系进修毕业的王增抗,作为新华社选派的第一批软件技术人员,到北大投入“748”工程会战。几次会议研讨后,王选和他的夫人陈堃銶教授把报版系统排版软件的研制开发任务交给了王增抗,让这个刚出校门、26岁的年轻人非常兴奋。

  “他们敢于对年轻人委以重任,让我放手去干,而且非常尊重我的意见。在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途径时,他们支持我提出的建议。这种支持和信任,对我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使我信心倍增,干劲十足。”

  在王选夫妇直接的指导、帮助和严格要求下,王增抗完成了“一型机”“二型机”排版软件的研制。“1984年初,在新华社进行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中间试验—试排新华社《前进报》和《新华社新闻稿》时,为了共同的事业,王选夫妇拖着病体,坚持奋斗在试验现场。”王增抗说,试验中系统软件和硬件特别是激光照排机出现了许多问题和故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解决。

  “他不是简单沿用或照搬先进技术,而是洋为中用,勇于超越,敢于创新。”王增抗说,王选始终瞄准世界技术前沿,要求科研有很高的起点。

  “不辜负王选这个名字”

  “我第一次见到王选,是1975年11月,至今已经共事十年,相识交往30年。”新华社原党组成员、通讯技术局原局长孙宝传说。

  孙宝传认为,“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是王选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日本等国家也是二代机用得多。王选作为技术领头人是超前的—不跟着外国人走,自己创新,自主创新,这是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如果跟在日本人后面走,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

  “第二条,一项好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甘于寂寞,敢于坚持。激光照排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80年代才成功,历经了十多年。新华社也和王选整整合作了十年。”孙宝传说,“事实证明,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科研、生产和使用三结合,也是一条好的经验。今天尽管是市场经济了,也应该坚持和发扬这一条。”

  “第三条,光是技术不行,还要搞市场。一个好技术必须和市场结合,变成生产力才能有生命力。正是在王选的带领下,才有了方正、华光等公司。王选这一点,在当时的知识分子身上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前理事长,孙宝传介绍,经过王选本人同意,有关部门批准,联合会原来设立的科技奖在2005年更名为“王选新闻科技奖”,旨在激励我国数十万新闻技术工作者发明和创造更好的传媒科技,推动我国新闻信息化建设。

  “我们今后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王选’这个名字。”孙宝传说。(据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