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赤诚为民的山村当家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5:55 今日早报

  上篇

  [核心提示]

  山里的清晨有点冷,郑九万喝过一碗青菜咸肉粉干汤,裹紧了黑棉衣,又急匆匆出了门。虽然大病初愈,医生再三嘱咐要多休息,可老郑却似乎把医嘱抛在了脑后。他惦记着
那条还在建造的机耕路,要趁早去摸摸进展情况,接着,他还要去和村干部们讨论一下红柿基地的扩建计划……

  去年10月5日凌晨,温州市永嘉县山坑乡后九■村支书郑九万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牵动了全村村民的心,全村人连夜凑齐六七万元救命钱。去年12月初,郑九万康复出院。

  或许,没有那场病的话,郑九万可能依旧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后九■村依旧是一个鲜有外人光顾的偏僻山村。短短的几个月间,突然成为了中央至地方媒体追逐的对象,成为了中央及省市县领导关注的人物,郑九万显然还不太适应。

  郑九万还是那个热心、敦厚的九万,还是那个赤诚为民的山村当家人。

  ■敦厚:不爱说话,但言出必行

  2月10日上午,采访团一行从山坑乡政府出发,赶往后九■村。11公里的山路,蜿蜒盘旋。靠近后九■村时,路况突然差了许多,中间洒满了碎石块,一路颠簸不堪。

  随行的乡政府有关人员说,这段2.45公里的山路,就是郑九万和村干部们日夜操劳、四处奔波而修建的机耕路。由于资金上存在缺口,目前还没有能力进行平整和硬化。

  听说省里采访团要来,好客的村民们早早地等在了村口,伸出一双双生满老茧的双手,热情地迎接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海拔800多米,从村头走到村尾不用5分钟,随便站在哪里大喊一声,整个村子都能听得着。平时很多人都到外地打工赚钱,只剩50多人留守山村。

  采访团在简陋的村委会办公楼里开准备会时,一个戴着鹅舌帽的老人悄悄地走了进来,在角落里找了一个位置,自顾自地坐了下去。老人一声不吭,只是一直笑呵呵地看着大家。

  这位老人,就是被称为“为民支书”的郑九万。当我们纷纷向他问好时,郑九万爬满皱纹的脸上笑容满溢,用带有浓重方言味的普通话,一个劲地说:“大家辛苦了。”

  当我们询问村民们为什么对他这么好时,老郑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憨憨地说:“我也不知道啊。”

  听村主任刘建鹏说,老郑一向不大爱说话,也从来没有豪言壮语,但做起事情来雷厉风行,决定了的事情,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也要想办法完成。而这,也正是其他村干部敬佩他、村民们信任他的原因之一。

  ■热心: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大家庭

  说起郑九万平时的为人,后九■村的村民们可全都是满肚子的话,抢着要告诉我们。

  虽然绝大部分村民都不会说普通话,可他们说话时夹杂的手势和表情,足以表现出老郑和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村民刘良平说,九万一直以来都是个热心肠,为人厚道,村里不管谁家遇上什么事,他都会第一个站出来帮忙。

  村民刘锡忠长年在外打工,家里80多岁的父亲一直没人照顾。郑九万一有空,就到老人家里陪着说说话,给老人解闷。到了农忙时,郑九万放着自己的农活不干,先帮刘锡忠家里收割庄稼。

  村民刘良仁说,前几年,他撇下家里两老,到外省谋生。有一天,老父突然高烧不止,又是支书背着老父,赶了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把老父送到隔壁镇里的卫生院。

  就连14岁的孩子刘国祥,也觉得这位郑支记格外亲切。小时候,每当父母不在家,刘国祥都是被接到老郑家里。“他从来不骂我,有时还陪我一起玩。我一点也不怕他。”刘国祥说。

  “老郑一心替村民着想的这份热情,真正感动了这些村民们。”山坑乡党委书记麻东福说,“所以,当老郑生病后,才会有那么多人为他牵肠挂肚,有那么多人替他凑钱看病。”

  当初,郑九万病急的时候,村民刘良礼因为要照看家里的养殖场,并没有赶去医院。吃过晚饭后,刘良礼和几个留守山村的村民聚到了一块儿,打电话询问情况。当听说老郑可能有危险后,几个大老爷都情不自禁地哽咽了起来。

  ■廉洁:贴钱给集体,饿着肚子出差

  郑九万的两层小木屋,建在一个山坡上,平时只要站在天井上,就能把村里看个一清二楚。

  这同样也是一个清贫的家,住了三代人的小木屋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破旧不堪,但一直没钱好好翻新一下。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几乎没有其他家具。两个儿子的婚房里,除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也都是空荡荡的。

  小儿子郑奇才为了照顾父亲,今年还没有出门打工。“他对我们很严厉。我们从小都很怕他,也不敢和他多说话,有时候路上远远看见,我也会绕着道走。”

  郑奇才描述了一个和村民心目中不同的郑九万,“我和我哥娶媳妇后,他说家里穷,省点钱,叫我们都不要摆酒席,当时真觉得挺没面子的。”

  “其实支书的不少钱,都是贴到村里去了。”村主任刘建鹏说起了一件往事。当初,村里开始修建机耕路的时候,村民刘永龙担心挖土机会压坏他家地里的油菜,挡在挖土机前,说什么也不让挖土机开工。郑九万听说这事后,悄悄塞给了他100元钱,算是补偿。

  后来,刘建鹏找到了老郑,让他到村集体里领回这100元钱。可没想,郑九万说什么也不肯,只是一个劲地说,“这是我自己给他的钱,并不是集体出的。”

  刘建鹏说,这几年来,郑九万贴到集体里或者用来救济一些更为困难村民的钱,至少有一两万元,这其中,有些还是郑九万临时向亲戚借来的。

  而当用到集体的钱,郑九万却显得非常抠门。按规定,村里每年可以到乡里报销一些招待费或差旅费,可老郑报销的都是几毛、几块买干粮的钱。有些时候下山开会或者办事,郑九万从来都不会去上饭摊,如果来得及,就跑11公里的山路回家吃饭,实在饿了,也只是买个麦饼填填肚子。

  ■公正:对子女严格要求,不给朋友开后门

  有件事,至今还让郑奇才“耿耿于怀”。几年前,他和哥哥先后写了份入党申请书,交给了爸爸。可没想到,郑九万瞥了几眼,就把申请书放在了一边。

  “爸爸说,我和哥哥都还很年轻,和村里的其他人相比,也还不成熟,不能搞特殊关系,要让其他村民先入党。”郑奇才说,“他前后发展近10个党员,可就是不让我们先入党。为了这事,我生了好一阵子的闷气。不过,爸爸这次出院后,我又写了份申请书,瞒着爸爸,偷偷交给了村里的一个副书记。”

  已退居二线的村干部刘松杨,也向我们说起了一件往事。1996年,郑九万因为眼睛出了问题,没有继续担任支部书记,并由刘松杨接任。

  后来,郑九万吃了一年药,欠下不少债务,带着全家人去了杭州打工,帮人家“弹棉花”。“2002年,当郑九万回到村子里的时候,村民们又看中他,要求他重新担任支部书记。”刘松杨说,“他为人一向公正,办事稳妥,所以我退下来后,也没有任何想法。”

  刘良礼是郑九万儿时的玩伴,两人关系至今也不错。修机耕路的时候,村里要求每户人家都要出点钱,可刘良礼在外打工,一开始并没有交上钱。

  “有一天,九万给我来电话说,虽然我们关系比较好,但这钱一定要交了,否则会被别人说闲话的。”刘良礼回忆说,“当时我确实也拿不出钱,九万就先拿出了500元钱替我垫交了。”

  ■实干:“愚公移山”,让村里富起来

  郑九万病倒的一个星期前,村里的机耕路土方工程才刚刚完成。这条机耕路虽然还很简陋,但是,能通路,一直都是后九■人的梦想。

  从郑九万开始担任支书那年起,他就暗下决定,一定要把村里通往外界的公路修好,让村民们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可是,光凭60多户人家,想修一条公路谈何容易。

  时间在推移,山坑乡通乡公路开工建设的消息终于传来。郑九万激动得一连几天没睡好。他和村干部计划着要挖出一条山路,接上外边的通乡公路。

  从那以后,郑九万白天往乡里跑,往县里跑,联系部门争取资金支持。晚上,他赶回村子后,又动员村民一起集资修公路。可是,没有大型机械,没有专业技术,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机耕路,这无疑就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全村的男劳力全部都上了“一线”,郑九万更是把两个儿子也召了回来,一起修路。

  去年2月份,郑九万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可他强忍着,硬是不肯上医院。有一次,他正带着一些村民在山中修路,突然整个身子都僵住了,站也不是,弯也不是。跑过来搀扶他的村民们这时才发现,支书腰中一直贴着一张膏药。

  现在,机耕路终于成型了。因为各级政府的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帮忙,后九■村也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出院后的老郑,也忙着盘算新年新计划。

  机耕路,还要进一步拓展;他引进、试种的高山红柿、青椒等经济作物,还要扩大种植规模;村里的水库,也要好好修一修了;电话,村里还只有一部;有线电视,也还没看上……老郑感到,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