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违反国家环保规定 技改项目未环评 污染工艺来充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9:19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 步雪琳

  项目名称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十五”技改配套项目

  主要违法行为

  1、该项目未经环评审批即开工建设,环保部门查处后补办了环评手续,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6月3日以环审〔2005〕503号文批复该项目环评报告书;

  2、该工程于2005年7月投入试生产,未按要求采用先进、少污染的干熄焦工艺,而采用的是湿法熄焦工艺。

  处理意见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进一步处罚。

  “十五”技改的配套项目不但没有按要求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且采用了陈旧的污染工艺。近日,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十五”技改配套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为10个违反“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之一。记者闻讯后专程赶赴现场进行采访。

  李代桃僵

  用发展规划环评掩饰技改配套项目未环评之过

  采访过程中,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我们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解释让记者一头雾水。但通过深入了解记者发现,2002年,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将其“十五”发展规划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于当年12月获得南京市环保局的批复。但其“十五”技改配套项目却没有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及时进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经国家环保总局严肃查处后,于2005年补办了环评。

  因陋就简

  生产过程中采用陈旧工艺严重污染环境

  不仅在环评手续上存在漏洞,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湿法熄焦工艺也不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据了解,湿法熄焦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氰化物等有害物质直接向大气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目前,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的湿法熄焦工艺完全在露天进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传统的湿法熄焦工艺投资仅需1000万元左右,先进的干熄焦工艺投资需要1个多亿。但专家指出,若采用惰性气体冷却红焦的干熄焦技术,可大大减少废气排放量。

  绝不姑息

  国家和南京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必须整改

  记者在南京市环保局(宁环建〔2002〕73号)《关于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十五”钢铁发展规划(前期)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该公司曾于1996年改制为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上看到,南京市环保局在对该公司规划环评进行批复时即要求“规划项目应预留干熄焦装置位置,一旦条件具备,即将低水分熄焦工艺改为干熄焦工艺”。国家环保总局(环审〔2005〕503号)《关于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十五”技改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中要求“熄焦同步配套干熄焦”。

  亡羊补牢

  企业投入3亿多元建设先进生产工艺

  目前,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已认识到先进工艺的重要性,能够闻过即改,于2005年年初总投资3亿多元进行两套干熄焦设施的建设。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一套高50米、每小时处理能力达140吨的干熄焦设施已基本建成,施工人员正在设施外部进行防腐处理,总控室内则已进入仪表调试阶段。据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设施今年3月可投入运行,不仅有可观的社会、环境效益,而且可以作为一台5万千瓦/时发电机组的动力源。旁边还有一套每小时处理能力75吨的干熄焦设施,正在与新建焦炉同步建设施工。

  点评:如此优惠终招损

  陈谦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在法律和环保上自我“优惠”的做法,最后让自己受到了损失和惩罚。

  在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上对自己实行“优惠”,是一些企业存在的通病。环保工艺和污染工艺在投资上高9倍,“优惠”了自己,可以获得很现实的经济利益。在这样的思想驱使下,群众的健康可以不顾,企业的责任可以不顾,国家的利益可以不顾。在守法上自我“优惠”,自以为可以免却很多“麻烦”,在制度上自我“优惠”,自以为能获得现实利益。这样的做法可能受益一时,最终收获的只能是处罚。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的案例提醒我们,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约束不能仅依靠环保法律法规,而应通过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形成合力,进行综合约束。目前,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在经济领域的约束和惩罚尚嫌不足,如果一个企业在环境行为上的污点足以影响其社会形象、足以影响其商业信誉、足以影响其发展前途,那么在知法违法时,恐怕企业必须思考再三了。

  法是无情的准绳,越过这道准绳对自己搞“优惠”,惩罚得自己承受,损失得自己埋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