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咬文嚼字》:“不说话”的语言老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9:30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姜小玲)一份 32开薄薄 48页的小刊物今年公然向中央电视台和“春晚”叫板,为荧屏文字“挑刺”“捉错”,此举得到全国观众的响应和肯定。这份创刊于 1995年的《咬文嚼字》,始终以规范祖国语言文字为己任, 11年来以读者为至友,视质量如生命,已成为中国同类刊物中公认的第一品牌,更是广大读者身边“不说话”的语言老师。

  释疑解惑,当读者良师益友

  《咬文嚼字》从办刊之初就一切从读者出发,一切为读者着想,真心培养编辑和读者之间的情感,使读者把刊物视为知音。《咬文嚼字》每天收到的来稿数以百计,目前刊物上的文章 99%是读者来稿。编辑部坚持每信必复、每稿必复,一个编辑平均一年给读者的回信都在千余封。此外,编辑部还开设了一条“热线电话”,每周一下午由编辑部成员轮流值班,解答读者的疑问。经过几年的积累,“热线电话”为刊物提供了丰富的选题资源,并成为刊物的一个栏目;《咬文嚼字》也因此被读者当成身边“不说话”的良师益友。今年《咬文嚼字》的年固定订户数大幅度上升,比去年增长了 14%。

  质量至上,树立话语权威

  为确保刊物的质量和权威,《咬文嚼字》组织了一个智囊团性质的编委会,其中,既有古文字专家、训诂专家,也有现代汉语专家、语文教育专家,他们为刊物不断提高专业水准,提供了足够的智力支持。同时,刊物还和全国各地专家保持热线联系,凡有“疑难杂症”,都能及时会诊,使刊物体现出一定的学术品位。同时,刊物本身的审稿、编稿、校稿,强调“临稿如临阵”,见“疑”如见“敌”,决不欺骗自己,决不敷衍读者。编辑部还有三个“至少”:采用一篇稿件,至少要查核三部工具书;读一期校样,至少要经过十个校次;刊物出版后,至少要有三人检查成品。不仅如此,刊物还特设“向我开炮”专栏,欢迎读者批评,只要你说得对,刊物就改正。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高度称赞与信任。

  借船出海,以活动扩大影响

  《咬文嚼字》自创刊以来陆续开展了各类活动,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自身活力与创意。

  1995年《咬文嚼字》创刊后举办的第一次活动,是针对《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和《咬文嚼字》三报一刊的有奖竞查。这竟造成当天一报难求,参赛信多达六万多封,意见累计超过四十万条。沿着这条“借船出海”的思路,《咬文嚼字》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活动: 1996年查《人民日报》等 12家报纸, 1997年查化妆品广告, 1998年查《半月谈》等 12种刊物, 2000年查王蒙、余秋雨等 12位知名作家作品, 2001年查赵忠祥、白岩松等 12位明星的图书……今年又“追踪”央视等 12家全国电视台的荧屏文字。一次次的活动,增强了全社会的文字规范意识,纯洁了祖国语言,《咬文嚼字》也因此声名远扬。

  编研结合,促进语言规范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咬文嚼字》已组织审读了约 3000本图书、 1000种期刊、 100种报纸,并请人民教育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新华日报社、今晚报社、宁夏教育杂志社等 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各自的用字差错,整理出了一批常见别字。 2004年,《咬文嚼字》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 100个别字》。表中所列别字,都是在当代出版物中长期出现、广泛出现的高频别字,其差错率甚至占到某些出版物别字量的 50%以上。

  这些别字的公布,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不但为提高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找到了切实有效的途径,而且为编辑业务进修和社会语文学习提供了科学的参照。不少新闻出版单位都将这份字表加以复印,作为编辑、记者、校对的必备资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