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研不问出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9:30 解放日报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交通局司炉工刘宝敬,十多年来致力于科研创新,拥有39项科研成果,其中25项获得国家级专利,然而他却因此债台高筑。去年10月,在他获得“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后,他的困境也随之被媒体披露。一时间,关于如何对待民间科研创新人才的讨论此起彼伏。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首届民间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学研究
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中国只有推动最广泛的全民创新活动,才能在全社会培养创新的风气,创新的人才才能不断地从这个庞大的群众基础中脱颖而出。

  出名之后,难题解决了吗?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城外,一片低矮的平房属于县交通局宿舍。在这排平房的最西头,就是刘宝敬的家。

  记者推开那扇生锈的大门,一股冷风窜出院子。大院里杂乱无章,屋子的窗玻璃蒙着一层灰尘,房间里阴冷潮湿,好像多年无人居住。寒冷,竟令人几乎无法在这儿多待上一分钟。

  “为什么不用暖气?”记者在屋角发现了沾满灰尘的暖气片。“一年600块钱舍不得,省着搞试验用。”“那这个冬天您怎么过?”“很多年都这么过来。平时去锅炉房,在家写论文时,就裹起棉被写。”

  虽然在外已声名远播,刘宝敬在县交通局仍然干着一个普通锅炉工的活儿———每天早晨四五点到锅炉房,为单位和职工宿舍供暖。晚上八九点下班后,从事科研。此外,刘宝敬还兼着做修下水道、收电费等杂活。

  冰窖一般冷的客厅里,却挂满红彤彤的获奖缎带,标志着主人不凡的经历,也成了屋里唯一温暖的色调。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十大标兵”、“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临沂市拔尖专业技术人才”……这些眩目的大红色缎带,见证着刘宝敬十多年来获得的各种级别的荣誉。去年10月,从北京捧回来的“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的金匾,也静静地躺在破旧的沙发上。

  “前一阵子,媒体对您做了许多报道。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您遇到的困难得到解决了吗?”

  “债还背着,其他没什么变化。”刘宝敬直言相告。身旁,妻子闫文萍指了指屋顶,上面的天花板和墙壁裂开了一道道豁口。按照省里的新政策,刘宝敬作为高级技师,可以享受到高级工程师的待遇,工资和住房条件,都应该比现在优越得多。但据记者了解,刘宝敬目前还住着30多平方米的平房。

  但是,个人待遇上的问题,并不是刘宝敬最关心的。他关心的,是凭借这些红锦缎和高级技师的职称,能再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

  从1992年至今,为了搞科研,刘宝敬花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16万元的债。

  2004年,刘宝敬为了筹集科研经费,打算捐卖一个眼球和一个肾脏。临沂市政府得知后,批给他8万元,从事卫生医疗垃圾焚烧处理装置专利的研究。“很感谢政府对我的支持。但是8万元做这个项目还远远不够。不算前期借来的十多万元,要将项目最后推广到社会上,这个过程至少还需要三十多万元。”

  据记者了解,刘宝敬正在为争取项目经费而奔波着。按照政策,作为省市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刘宝敬在申报科研项目资金的时候,可以得到优先考虑。

  “我没什么其他要求,就是希望申请科研经费时,能真的给我一个‘优先’,那我就知足了。”刘宝敬对待科研项目,要比对个人的生活现状看重得多。“如果项目申报成功,估计三个月就能生产出‘卫生医疗垃圾焚烧炉给料装置’,进行测试后,再向全省推广,以后的前景会非常好。”刘宝敬说到这里两眼放光。

  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

  说到刘宝敬搞科研发明,苍山县的老百姓有句开玩笑的话:“全国劳模刘宝敬,守着一大堆国家专利却没钱花。”十多年来,他把所有兴趣和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各级政府的资助、奖励连同家里的积蓄全被他“折腾”光了,老少三代人挤在两间平房里,屋里除了一台电脑,别无一件像样的家具。

  “如果不搞科研,你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记者问道。

  “应该过得不错。”刘宝敬想象着。如果不搞发明,凭两口子的收入,在县城里能过得十分滋润,绝对不会背上债。

  然而,善于创新的人,似乎具有一种不安分的天性。灵感在脑海中飞舞,创新的激情驱使着一个人走向常人无法理解的境界。

  1992年,刚当司炉工不久的刘宝敬发现,炉膛的设计不合理,维修了14次仍不见起色,3年里陆续换了两台锅炉,费用竟高达13万余元。刘宝敬用自学的知识分析原因,找出了革新方法,仅花了43.5元,就让锅炉继续安全运行了10多年。连大专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棘手的问题,居然被一位仅上了几天初中的工人解决了。刘宝敬从此“创”意大发,一发而不可收。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生活垃圾填埋不当导致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刘宝敬开始关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每个城市都有垃圾场所,垃圾处理不当将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研究垃圾处理技术的难度不是很大,搞创新比较容易。”绝大多数人对肮脏的垃圾避之不及,但是刘宝敬却偏要和垃圾“亲密接触”。为此,他跑遍了上海、江苏、浙江、河北、河南等城市的32家垃圾处理机构进行调查。

  1998年8月的一天中午,他正在杭州天子岭的垃圾山下考察,突然天降暴雨,周围到处是臭气熏天的垃圾,竟无藏身之处。刘宝敬不甘心离开,在大雨里淋了两个多小时,回到家就发起了高烧。

  考察生活垃圾时,刘宝敬进一步注意到,卫生医疗垃圾产生的有毒物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调查全国29所医院后,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医疗垃圾都是露天敞放的。用过的针头、药瓶、导管、带血的纱布,散发出有害气体,对周围空气产生无形的污染。

  一次,刘宝敬到某城市一家医院,打听医疗垃圾存放的地方。一个人随口一说,去吧,就在东南方向那个房子里。刘宝敬低着头快步往里走,走进门一看,是两具死尸。“是太平间?”“对,是太平间。当时我心里很不好受,但很快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外出调查途中,刘宝敬所遭遇到的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一般周五下午下班后,刘宝敬卷上煎饼和咸菜,怀揣一台旧相机,搭上火车、汽车就往外地奔。饿了,掏出干粮啃几口;累了,住车站、睡大街,有时竟和流浪汉没有多少差别。到了周日晚上,刘宝敬搭上夜车回到县城。第二天凌晨四五点直奔锅炉房上班,这么多年来一次也没耽误过。十多年来,刘宝敬的双休日就是在一次次外出调查中度过的。他留下的车票,重约3公斤。

  拍下1000多张照片,整理出3公斤的材料后,一个具有消毒杀菌作用的医疗垃圾储存设备的创意诞生了。刘宝敬发明的“卫生医疗垃圾焚烧炉给料装置”获得国家级专利,比清华大学研究的同类装置还要先进,填补了国内27年来的一项空白。

  人们很困惑,到底是什么力量源源不断地支撑着他从事科研?这位山东大汉憨厚一笑回答记者说:“人有时候就是要有一股‘痴劲’,以毕生的精力去追求,才能干好一件事情。”

  “一路上吃那么多苦,你怎么能坚持下去?”“我的身体很好,你看,冬天就穿这一件毛衣和一件外套就够了。为了实现发明的想法,我会忘记吃饭睡觉,身体根本不觉得累。”刘宝敬拍拍结实的胸膛,一旦创新的激情被点燃,他的神经就兴奋得难以平静。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值不值?

  然而,这股“痴劲”让刘宝敬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2004年,上海一家大医院收到了刘宝敬写来的一封求助信。信中,刘宝敬自称是山东省苍山县一家工厂的临时工,因家庭负担过重,决定将自己的一只肾和一只眼球卖掉。信中还附了一张照片。医院立刻回信说明:根据我国法律,人体器官不允许买卖。之后接连几天,刘宝敬家又相继收到8家医院的回信。女儿觉得蹊跷:“爸爸身体这么好,为什么有这么多医院给他写信?”女儿拆开信后,才明白父亲给全国9家医院写信要求捐卖器官。一家人顿时抱成一团,失声痛哭。

  刘宝敬的行为引来了各种议论,褒贬不一,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质疑。

  “有人觉得您这种做法是在哗众取宠,是为了引起关注。难道您真的紧迫到卖器官这个地步了?没有其他能够争取的途径?”记者也很难理解。

  “当时我正在研究卫生医疗垃圾焚烧炉的设备。从1992年开始到2004年,为了搞这个研究,我几乎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还欠了16万元的债。家里实在没有可卖的东西,我又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只能想到自己的眼球和肾比较值钱。”

  “失去了眼和肾,您就变成了残疾人。”记者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在世界上,只有一只眼睛、一个肾的人很多,他们都能生活下去,我想我也能。”

  停顿一下他接着说:“我不是为了咱们这个家庭,我为的是社会,只要能把我的肾和眼球卖掉的话,我这个项目基本上能做出来,就能避免医疗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不但对自己“无情”,刘宝敬搞起发明来,还影响到家人。

  妻子闫文萍多年前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当时刘宝敬正搞科研,手头很紧,就劝妻子推迟一段时间再做手术。现在,妻子还在依靠服药治疗。

  女儿的婚事,因为申报项目,在临近婚期20天的时候被刘宝敬推迟,一推就是一整年。

  一个春节,90岁的老母亲托人捎来一句话:“我年纪大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个春节,让宝敬回家团圆一次吧。”但老母亲不知道,儿子正是为了让其他司炉工能过上一个温暖的团圆年,他甘愿守在锅炉边。

  刘宝敬真的是个“无情”的人?一提起这些往事,刘宝敬就不想多谈。他颇感沉重地说:“对于妻子,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对于女儿,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对于母亲,我是一个不孝的儿子。”说到这里,刘宝敬再也说不下去了……

  “节衣缩食,背着一大笔债,还让家人跟着你一起受苦,您这样搞科研,到底值不值?”

  “值得。”刘宝敬又兴奋起来。“一件事情如果对社会有价值,就值得专心致志地去做。现在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污染也比以前严重。环境问题成了国家日益重视的大事。如果我的环保创新能有利于国家、有利于老百姓,即使吃再多苦,我都愿意。”

  不久前,刘宝敬曾接到一位远在荷兰的杨女士打来的越洋长途。这位杨女士说:“我很感动,一位普通的公民为了搞环保发明,承担了这么多压力,实在不容易。”杨女士鼓励刘宝敬坚持下去,还表示愿意回国为环保事业做点事情。

  “有时候,人不能怕吃亏。有人笑我是傻子,是疯子,放着好日子不过,偏偏要搞什么科研。多难听的话,我都听过了。但是,要是我真的在乎这些,真的认为自己是吃亏了,那我怎么坚持下去搞创新?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和‘环保’两件事情都是国家强调的重点。我不能怕吃眼前亏,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

  谁为“刘宝敬们”分忧?

  对刘宝敬的回答,无论人们表示钦佩,还是持有质疑,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刘宝敬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记者问“科研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刘宝敬迸出了“时间”和“资金”两个关键词。

  为了利用业余时间搞发明,十多年来,刘宝敬平均一天工作高达17个小时,以透支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而资金上的瓶颈,更令民间发明者感到心有余却力不足。

  民间发明者的科研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为了筹集资金,个人发明者往往倾其家财。但是,科研中一旦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民间发明者都要为此承担巨大的个人风险。

  付出这样代价的,已不止刘宝敬一个人。据资料显示,在吉林省,2005年760件专利发明中有700余件没有获得经济效益;5000位发明人中有近3500人债台高筑。湖南省20年来登记专利5万多件,技术发明人中至少有6000人手头拮据,有4000人因从事发明而负债累累。

  与民间发明者的困境相对的是,近些年,来自民间的发明创新活动却异常活跃。去年在长沙举办的首届民间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接近七成的专利申请来自民间。

  面对如此高涨的民间创新的热情,如何挖掘、保护和引导来自民间的创新力量?

  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首届民间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中国只有推动最广泛的全民创新活动,才能在全社会培养创新的风气,创新的人才才能不断地从这个庞大的群众基础中脱颖而出。

  有关人士呼吁,要进行制度创新,为民间科技工作者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民间科技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并遵循国家规定的必要程序,争取参加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希望能给想干事业的人一个平台,一个好的环境。”刘宝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刘宝敬对前景还是很乐观。采访结束后不久,就有好消息传来。刘宝敬打电话告诉记者,“省环保局已经开始联系我了,他们打算给我立项,出资金让我做‘卫生医疗垃圾焚烧处理给料装置’样机。”另外,江苏张家港和上海的两家公司向刘宝敬发出了邀请,都想聘请他为企业的高级技师。

  但是,刘宝敬对记者反复强调:“我想为临沂市交通建设、环保、节能事业作贡献的想法还没变,还是想把卫生医疗垃圾处理的项目做成后再考虑别的事情。”

  山东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试验成功,刘宝敬的科研成果将在全省推广。

  《解放周末》总策划 高慎盈 黄玮版式执行编辑 吕学东

  

科研不问出身

  刘宝敬自费外出调查所留下的车票重约 3公斤。

  

科研不问出身

   刘宝敬获得的专利证书有 20多本。林颖摄

  采写 /本报记者 林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