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方便”怎么更方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14:34 南方报业网

  2月13日本报A07版有一篇“社会观察”:广州街头为何如厕难?缘起于几位东北游客的投诉,认为广州的风景名胜、商业氛围和市民的热情都给他们印象颇深,尴尬的是公厕难觅,“方便”的时候不够方便。

  这个问题真的算是老问题了。记得改革开放之初,外国人就对咱们的厕所留下“相当不良”的印象,不知哪个老外还将在咱们这儿上公厕“恶搞”为“一跳二叫三笑”:“一跳
”,因为污水横流;“二叫”,因为蛆虫满地;“三笑”,因为没有隔板。去今30来年前还是这个样子,古代就更不用说了。《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的大将军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您看,连皇家级的厕所——那还不是公厕呢——也得靠用枣子塞住鼻子来排斥臭味儿,也就是说,宁可以消极的防御抵抗积极的进攻,也没有想到怎么标本兼治。但古人记载这件事当然不是让我们溯厕所这个老问题的源,而是旨在告诉后人,王敦那家伙吃塞鼻之枣,违背常理,是在装糊涂,足以证明他是个大奸之人。

  当外国人没有指出我们的厕所的弊端时,早就习惯了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个问题;而在有了意识之后,至今却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还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所意识到的“大”,只是搞过一系列发狠的举动:投入巨资修建天价公厕。于是全国各地似乎在较量谁对单个厕所的投入高,谁的厕所功能设施齐全(有的还声称可以托婴)。这种从一个极端(缺少)走向另一个极端(豪华)的幼稚行为,不少人包括笔者在内,当它们露头或行将露头的时候,都曾予以当头棒喝,如今它们的命运如何值得关注。这种极端之举实际上暴露出我们中国人的一条软肋: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凡事都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据去年零点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31个城市中,“如厕最不方便的城市”是深圳,紧随其后的是广州,冠亚军全在我们广东。这项调查有没有地域歧视我们不知道,但身居其中的我们在街上想要“方便”时同样感受得到不够方便也是事实;不过,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即使不是从“维护本土尊严”的角度出发,似乎也可以断言全国其它城市在这个问题上也好不到哪里去。您瞧,前几天上海才刚刚试运行一套“公共厕所信息查询系统”(2月7日《青年报》),“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号码,或按指定方法发短信到一个手机号码,“就能迅速找到离自己最近的公厕”。相对于他们出版发行140页的《上海市区公厕指南》,信息查询自然是方便了。但最重要的前提是您得记住那两个电话号码,方不方便我不说您(包括上海人)也知道。

  昨天的《羊城晚报》也报道,深圳如今花6元钱买份地图,也可以“轻松行方便”,因为新版地图上标明了全市300多处公厕的位置。应当承认,为了“方便”更方便,城市管理者是在不断努力的,只是步子迈得太小,速度太慢,跟不上百姓的需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