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为洞庭湖开出药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08:19 潇湘晨报

  

专家为洞庭湖开出药方

  

专家为洞庭湖开出药方

  ★统筹/古竹文/本报特派记者吴通清

  本报讯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承担着调蓄长江和湖南“四水”(湘、资、沅、澧)的重要任务,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其生态保护具有世界意义,其一丝一毫的变化和发展,都将吸引着全球科学家的眼光。昨日,由国内外20余名专家联合撰写的“关于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若干建议”的科考报告正式出笼,并提交给省委、省人大及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湖南省人大农委及环资委、湖南省林业厅、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湖南省有关高校、湖南省有关部门以及全球环境基金(GEF)专家等20余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洞庭湖科学考察。在7天时间里,专家组一行经岳阳,入湘阴,历沅江,转汉寿,先后考察了东洞庭湖、横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返回长沙后,专家组又加班加点,按个人研究领域,分别写出了相应的科考报告,经全体专家再次聚合研讨,于昨日推出整体性的科考报告。

  报告中,专家们在通过实地考察全面把脉洞庭湖目前“病症”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或经验积累逐一列出了“药方”。科考规模之大,报告触及之深,为洞庭湖科考史所罕见。

  环洞庭湖科学考察专家组分析说,20世纪50-70年代以前,洞庭湖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围垦与洪涝灾害的矛盾;1998年以后洞庭湖区实施退田还湖,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威胁,主要表现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污染加剧、渔业资源濒临枯竭以及湖泊湿地保护和管理困难等方面。而要有效保护及管理洞庭湖,必须从立法的高度入手,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加强研究工作,提高预警能力。

  ★杨树在湖区的大面积栽植和泛滥,使湖区湿地面临陷入“绿色荒漠”的危机。姚毅摄

  ★洞庭湖区仍有人在大面积种植杨树。姚毅摄

  ★青山垸已退田还湖WWF·韦宝玉摄

  本报讯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承担着调蓄长江和湖南“四水”(湘、资、沅、澧)的重要任务,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其生态保护具有世界意义,其一丝一毫的变化和发展,都将吸引着全球科学家的眼光。昨日,由国内外20余名专家联合撰写的“关于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若干建议”的科考报告正式出笼,并提交给省委、省人大及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湖南省人大农委及环资委、湖南省林业厅、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湖南省有关高校、湖南省有关部门以及全球环境基金(GEF)专家等20余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环洞庭湖科学考察。在7天时间里,专家组一行经岳阳,入湘阴,历沅江,转汉寿,先后考察了东洞庭湖、横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返回长沙后,专家组又加班加点,按个人研究领域,分别写出了相应的科考报告,经全体专家再次聚合研讨,于昨日推出整体性的科考报告。

  报告中,专家们在通过实地考察全面把脉洞庭湖目前“病症”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或经验积累逐一列出了“药方”。科考规模之大,报告触及之深,为洞庭湖科考史所罕见。

  环洞庭湖科学考察专家组分析说,20世纪50-70年代以前,洞庭湖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围垦与洪涝灾害的矛盾;1998年以后洞庭湖区实施退田还湖,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威胁,主要表现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污染加剧、渔业资源濒临枯竭以及湖泊湿地保护和管理困难等方面。而要有效保护及管理洞庭湖,必须从立法的高度入手,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加强研究工作,提高预警能力。

专家为洞庭湖开出药方

  

专家为洞庭湖开出药方

  现象一

  污染之痛

  企业大量倾泻废水

  湖泊周边的许多工厂都将洞庭湖当作了天然的“排废池”,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入湖,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是那些造纸厂、化肥厂。

  据现场调查发现,工业排污严重污染了湖滨局部水域,造成岸边污染带有的绵延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专家指出,目前洞庭湖水体总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很高,其中总磷含量已经超过了严重富营养化的太湖,2005年洞庭湖湖泊水质全部超过了国家III类水标准,IV类、V类和劣V类分别占10%、30%、60%,发展态势令人堪忧。

  化肥养鱼形成新破坏

  专家组还发现,很多地方为了发展渔业,大规模直接投化肥养鱼,造成湖泊水体严重富营养化。

  专家组忧心忡忡地指出,湖泊大规模直接投化肥养鱼的方式已成为继20世纪50~70年代围湖造田之后,对湖泊湿地生态形成新一轮破坏。如果不及时加以遏制,未来为此可能将要付出沉重的治理代价。

  药方:执行“环境评价一票否决”

  专家组建议,湖区应该严格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那些不能按期进行污染治理的小型造纸企业以及污染严重和效益低下的小氮肥厂等企业应该坚决予以关闭,坚决禁止或遏制直接向湖泊中直接投化肥的养鱼方式。同时对新进入湖区的工业企业项目,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坚决实施“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度,控制湖泊湿地水质恶化的发展趋势。

  现象二

  杨树之祸

  在洞庭湖区,种杨之风已有近30年历史,由于获利快,“种杨风”很快由垸内和农田刮向洞庭湖。由于洞庭湖周边市、县将洲滩湿地纳入林纸产业化的范围,到2002年湖区杨树栽植面积已达85万亩,目前已发展到300万亩。更令人焦虑的是,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都已经有了1万亩杨树。

  危害:湿地将变成陆地

  专家指出,杨树在湖区的大面积栽植和泛滥,严重破坏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演替,威胁了鱼类、水生动物和鸟类的生存环境;在洲滩湿地植杨,成林后湿地将成陆地,哪怕眼前一片森林,但充其量只是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而已。

  药方:严格落实“三不准”

  专家指出,严格控制杨树在湖区的蔓延,已经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专家组建议,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以不影响湿地结构、功能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规划开发利用。在目前情况下,应认真落实“三不准”整改措施,即不准在“保护区核心区、基本农田区和行洪通道”继续栽植杨树,不准在中低位滩地栽植杨树,更不准在低位滩地以挖沟排水的方式栽植杨树或芦苇。对于已经栽植的杨树应限期砍掉或清除,以恢复湖泊湿地自然景观面貌。

  现象三

  洞庭鱼殇

  调查结果显示,高强度的过度捕捞,已经导致了洞庭湖渔业资源急剧下降,名贵水产枯竭,珍稀物种濒危。比如,20世纪50年代渔获物中鲥鱼常见,目前已几乎绝迹;鳗鲡和银鱼的现存量大大减少,江豚数量下降等等。经查,渔业人员数量过多是其最为直接的原因。渔业人员来自9省56县,数量达8万~12万之巨。

  为拯救洞庭湖鱼类资源,专家组大胆“为鱼请命”,建议将现行休渔期(4月1日到6月30日)予以延长(12月至次年8月),封湖期实行全封;在洞庭湖全湖统一渔业执法,实行渔业准入制度,逐步清除或遏制外来渔民,减少渔业人员数量;取缔有害渔具渔法,严禁排干矮围水面竭泽而渔的渔业方式。

  建议

  单独立法管理洞庭湖

  “八百里洞庭”,其涉及区域之广,人口之多,问题之繁,都是空前的。保护洞庭湖,恢复其生命活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湖区管理部门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年,鸟类数量和种类已经急剧下降!

  专家组建议,我省应就洞庭湖湖泊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单独进行立法或制定管理条例,以实现对洞庭湖湿地保护、恢复与管理成果的巩固和维系。

  有了法律之后,在管理方面,专家组建议,建立湖泊湿地保护和统一管理机制(这方面可参照江西省鄱阳湖山江湖办公室的管理经验,成立洞庭湖综合规划和咨询的专家委员会)。而要真正使管理落到实处,应将洞庭湖现有的几个自然保护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洞庭湖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

  环洞庭湖科考路线图:

  采桑湖——君山岛(东洞庭湖)——中洲——营田——青潭垸(横岭湖)——湘阴——沅江(南洞庭湖)——赤山岛——西畔山洲(西洞庭湖)——蒋家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