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并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07:47 潇湘晨报

  

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并重

  “十一五”期间年均7.5%的增长速度,是一种积极而理性的选择,标志着宏观经济开始真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提高发展质量,不仅要在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上下工夫,还要在制度创新和产业创
新上找出路。

  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再是只追求速度,开始转向速度与质量并重。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学教授周天勇昨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一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人服务,发展不是“物”的现代化,而是“人”的现代化,不是盖高楼、建广场,而是人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能耗指标具备可操作性

  记者: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能耗指标与GDP指标并提,有何深意?

  周天勇:在一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这主要是以前的惟GDP论造成的。为了消除惟GDP论的不良影响,绿色GDP频频见诸官方文件和学者论述。但是,绿色GDP到底应该如何考核,很难有个统一的标准。因为绿色GDP的核算方式在理论上可以研究,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如果把环境因素引入GDP统计中,哪些需要扣除,怎么扣除,扣除多少;哪些需要追加,如何追加,追加多少,这些都很难核算。直接提出今年将能耗降低4%的目标,就现实多了,也更具可操作性。现在将能耗列入了考核指标,主要是为了约束地方政府,约束他们不计发展成本单纯追求GDP增长的行为。同时,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市场经济规律也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比如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如果不能通过自主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能耗、减轻污染的话,必然会在竞争中逐渐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间,从而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能耗过高会导致不良后果

  记者:能耗过高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如果不控制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周天勇:能耗过高,会导致多种不良后果,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能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两年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石油涨价,连带的效应就是汽油、柴油供应紧张,许多地方的瓶装液化气突破100元。一方面是受国际因素的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单位GDP能耗过高,消耗多了,供应就紧张,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能源产品的过多消耗和频繁涨价,从小的方面讲,会直接影响百姓的经济生活,从大的方面讲,将深刻影响到国家的能源安全。能源安全问题在石油涨价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迫切。我们国家对于能源安全问题也是越来越重视。能源消耗过多,更深远的影响是环境污染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曾经付出过沉重的环境代价,我们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

  

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并重

  

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并重

  记者:我们目前强调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周天勇: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就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来说,都有调整结构的需要。政府将不再鼓励高能耗企业的投资,在居民消费方面鼓励节约,在出口方面不再鼓励高能耗产品。

  可采取相对集中发展方式

  记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周天勇:在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调整发展方式的问题。目前主要涉及到底是采取集中发展还是分散发展的方式。集中发展的话,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因为它占地少,不用修那么多的路,也不用铺那么多的管道。但是中国的地方太大了,城镇都分布得比较分散,集中发展的话,涉及的面太广,只能采取相对集中的发展方式,主要通过地方的整体规划来实现。

  二是调整生活方式的问题。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发,居民在出行方面,集中坐公交车或者地铁,肯定比单独驾车节省得多。居住方面,要大力提倡节能型建筑,比如北方地区要多建一些保温型房屋,降低能源消耗。居住区也应该尽可能集中起来,因为分散居住实际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许多公共设施都属于重复建设。比如城市里密密麻麻的电网,如果社区的数量相对减少的话,电网的密度会大大降低,电力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也会大大降低。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陈 立

  周天勇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和增长、劳动经济、金融风险、城市经济、农业经济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