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命在山水田园间永恒——追记临翔区坝胡村党支部书记唐国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09:29 云南日报

  

生命在山水田园间永恒——追记临翔区坝胡村党支部书记唐国民

  引子

  秀美的玉带河穿谷越壑唱着欢歌向东流去,两岸层叠的油菜花在3月的和风里迸出耀眼的金黄,高处吐嫩的茶园和广茂的丛林为其托开叠翠的背景……就在这美丽如画的视野里
,融入了新颖的村舍、规范的养殖场、溢香的茶叶加工厂、书声朗朗的校园……这一切,令人深切体味到这里日益增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气息。

  这里就是临沧市近年来开展“三村”建设中冒出来的一颗“明星”——临翔区圈内乡坝胡村委会。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边远农村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时候,引领该村走向富裕、文明的领头人——坝胡村党支部书记唐国民却突然病逝,年仅42岁。唐支书的不幸离去,令坝胡村的广大党员群众无不痛心落泪,无不深深怀念这位为了改变坝胡面貌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好支书。

  近日,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从当地干部群众叙述的桩桩件件往事中,去追溯这位党的农村基层干部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一份群众不接纳的辞职报告

  2005年10月20日上午,重病中的唐国民躺在家中,打通了村委会主任李子光和区里下派到圈内乡任乡党委副书记的周学等人的电话,说有事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商量。

  中午12时,李子光和周学等人来到唐国民家时,看到唐国民面色越发苍白憔悴了,都心疼地说:“你病成这样了,不要再为村里的事情操心了”。唐国民用微弱声音严肃地说:“不行,我今天是要郑重地向党组织说一件事。”接着,他让周学拿出纸笔,“周科长,请你代我写一份辞职报告,我请求乡党委尽快选一位新的支书来接替我。”当时,尽管周学等人十分不情愿,但还是按照唐国民的口述,含着眼泪为他写下辞职报告。

  这是一份坝胡村干部群众不愿意看到的辞职报告,他们多么希望唐国民此刻能站起来,继续带领坝胡人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坝胡村距离临沧城西南37公里,过去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全村15个村民小组散落在玉带河两岸。唐国民2000年担任坝胡村党支部书记后,为了把坝胡村建设成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群众富裕的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他带领群众在全村实施生态建设、畜牧富民、沼气建设、科技致富、精神文明建设、异地搬迁等6大工程。结合坝胡村经济发展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改造老茶园,发展高产优质生态茶园和优质油菜,并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大户带小户”、“协会+农户”、“支部+协会”,引进龙头公司,建起了养殖基地,引进普洱茶生产线。5年来,坝胡村共新建和改造进社入户水泥路10条共10余公里,兴建沼气池764口,近80%的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完成安居房改造500多户,完成退耕还林1260多亩,荒山造林3200多亩,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600亩,建成文化室5个,卫生室1个,完成53户异地搬迁工程,人均纯收入达到1864元,比2000年增加了700元,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该村被临沧市确定为“三村”(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建设试点村。

  看到这些变化,坝胡人怎么会让唐国民这样一位党支部书记辞职呢?

  2005年11月26日,身患肝癌的唐国民不幸逝世。噩耗传开,坝胡的党员、干部群众无不伤心落泪,全村15个村民小组的上千群众纷纷赶来为他祭奠、送行。

  “唐支书搓达德”(拉祜语:唐支书大好人)。南代村民小组拉祜族村民罗林含泪喊出他的心声。

  在按当地习俗焚烧他的遗物时,人们含泪把唐国民留下的那份辞职报告也送进了熊熊烈火——干部群众说什么也不愿意让这位好支书辞职。

  玉带河倾诉着他的故事

  潺潺流淌的玉带河养育了一个值得骄傲的儿子,她在轻声诉说,诉说着对这个儿子英年早逝的遗憾,诉说着这个儿子留给她不灭的记忆……

  “坝胡”,拉祜语意为“雨水多的地方”。从部队退伍回乡的唐国民,曾在1990年至1994年就担任过坝胡村文书、村主任。过去,连接玉带河两岸的只有简易木桥,村民们生产生活极不方便,特别对上学的孩子们造成安全隐患。他上任后想方设法,带领群众在玉带河上共建起了11座石拱桥,实现了坝胡人祖祖辈辈的梦想。1994年村委会换届后,唐国民曾一度离开“村官”岗位去搞运输。但每每看到静谧地跨在玉带河上的石拱桥,坝胡村的干部群众就想起唐国民。2000年“村改”时,在坝胡村人的要求下,唐国民再次走上了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的岗位。

  事实上,日夜奔忙的唐国民早在几年前就常常感到肝区疼痛,妻子也多次要他到医院看看,但他总放不下村里的工作,一拖再拖,实在受不了,就自己煨点草药对付。

  2005年9月,正值雨季,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很少吃得下饭,经常靠打点滴支撑体力的唐国民仍奔走在村村寨寨。17日凌晨,他接到大团山村民小组电话报告,村落附近出现山体滑坡迹象。他当即指令小组干部派人值班,随时观察险情,并及时向乡党委、乡政府作汇报,同时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应急排险措施。当日上午9时许,他不顾家人和干部们的劝说,硬撑着陪同区民政局和乡领导前往现场查看险情,组织正受到威胁的15户村民撤离险境,并组织人力搭建简易房。

  2005年10月13日下午,圈内乡党委书记杨中明打电话询问唐国民的病情,令杨书记吃惊的是,唐国民既不在医院,也不在家,而是到赵家村民小组的联合完小去了。原来,唐国民放心不下,因为学校临河的一边没有围墙,存在安全隐患,前些日子他已经到相关部门协调了资金,他今天是来查看施工进展情况的。当乡党委书记杨中明、副书记赵中奇来到学校时,唐国民正在和负责施工的赵家村民小组组长赵国安交代施工的相关事宜。唐国民苍白的面色、消瘦的身躯,使两位乡党委领导落下了眼泪……

  在唐国民妻子胡文兰的眼里,自从唐国民担任村干部后,为了村里的大事小事,总是风风火火、匆匆忙忙,在家里的时候,走着站着随时都在打电话。“他一个月400元左右的补贴还不够他的电话费。”对此,妻子多少有些抱怨。但唐国民总是笑着说:“作为坝胡村的党支部书记,干部群众信任我、选择了我,我就得抓紧时间,千方百计把坝胡村的事情做好。”

  在坝胡村“三村”建设工程启动阶段,修路、建沼气池等各种大小事情比较集中,唐国民为了这些事常常吃住在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家里几乎见不到他的影子,最多的时候10多天回不了家。至今,胡文兰还忘不了2003年8月的一天,唐国民抽空回了一趟家,进屋后没有说几句话,就捂着腹部靠在竹椅上睡着了。

  随身的吊瓶见证使命与情怀

  2003年2月,正值枯水季节,每天上午6点到晚上8点停电,正在修建的旧家村民小组的1.5公里进社入户水泥路只有利用晚上有电的时间施工。

  2月28日晚上9时许,旧家村民小组进社入户的水泥路开工建设的第3天晚上,时任旧家村民小组组长的李家勇正带领70多个村民们挑灯夜战,抢修水泥路。“唐支书来了!”修路的村民们寻声望去,只见一辆微型车缓缓开到工地上,车门一打开,正在施工的干部群众惊呆了--圈内乡村镇建设管理站站长林华昌一手高高举着输液瓶,一手扶着唐国民小心走下汽车。

  “老表,你不要来了,好好在家休息。”“唐支书,我们会抓紧时间干的,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你这样会把命干脱掉的。”正在修路的干部群众眼睛湿润了。

  人们关切的话语令唐国民感到十分欣慰。“路一定要抓紧时间修,不能拖,修好路汽车就可以开到家门口,大家的生产生活就方便了,小娃娃上学大人在家也就更放心了。我的病不要紧,等路修好了,我就到医院治疗。”挂着输液瓶的唐国民话语中依旧渗透出一个硬汉特有的坚毅和刚强。那一段时间,唐国民感到肝部疼痛,为了不影响工作,他自己到医院买来生理盐水和相关药品,请村里的医务人员给自己输液。旧家村民小组群众利用晚上来电的机会抢修这条水泥路的20个夜晚里,唐国民有15个晚上来到工地。和他一起到工地的林华昌常常是眼含热泪陪他去的。

  曾经在圈内乡挂职、和唐国民一起工作过两年的临翔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华说,唐国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康不是等来的,是苦干来的。每一条水泥路的铺筑,每一包水泥的到位,每一间安居房的改造,每一口沼气池的建设,每一个村民小组的产业发展,乃至每一户农户的生活,都倾注着唐国民的心血和汗水。

  2004年12月的一天上午,坡脚村民小组副组长李明生到村委会参加“三村”工程建设培训,当他轻轻推开唐国民宿舍门的时候,一股浓烈的中草药味扑鼻而来,只见火炉上熬着一罐中药,唐支书用手捂着腹部正在打电话。通完电话,他对李明生说:“走,人都到了,去开会”。说着,药也没有吃就走了。

  唐国民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自己的病和家里的事从不在乎,对村里的工作却事不过夜。李明生清楚地记得,2004年10月的一天夜里,他刚刚躺下,电话骤然响起:“明生,你们修沼气池的水泥我已经叫人拉到公路边了,你赶快找拖拉机,组织人来把它拉回去”。接到电话,李明生十分惊喜,没有想到唐支书会连夜为他们送水泥。

  说起唐国民的病,坝胡村的干部群众无不心痛,他拖得太久了。直到2005年9月21日,才到临沧市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肝癌晚期。然而,他没有在医院待几天,又回到工作岗位,他明知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也不愿意躺下,因为他心里明白,坝胡村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弥留之际,他对一直守候在病榻前的村主任助理李家勇说:“眼下,动员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事情一定抓紧,这是一件对群众有好处的事。”说着,他把自己一家人的合作医疗参合费用交到了李家勇手里。

  临终前“审计”留下的遗憾

  2005年11月14日,坝胡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新维、村委会主任李子光等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部分村民小组的代表,集中在唐国民家的院子里,桌子上摆满了坝胡村的各种账本,他们认真翻阅着每一个账本,认真核对着每一项账目,认真核查着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他们是被躺在床上的唐国民用电话请到家里,对坝胡村近年来的账务进行审计的,整个审计过程历时3天……

  唐国民说,“三村”建设启动以来,工程量大,资金使用量大,这些钱是用来为老百姓办事情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老百姓身上,所以财务管理十分重要,我们的账务要清楚,不能让群众有疑问。

  就在唐国民临终前几天,南代村民小组57岁的拉祜族老人罗林带着自己不舍得吃的一只鸡,到唐国民家中看望。老人不会忘记,要是没有唐支书,他屋里至今也不可能铺成水泥地面。

  罗林老人所在的南代村民小组有32户人家,是离村委会较远的一个拉祜族聚居的村寨,长期以来耕作方式粗放,收成低,群众生活水平低。这是唐国民多年放不下的牵挂。2005年8月,也就是在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的1个月前,他还专门到南代村民小组协调解决拉祜族群众房屋内的水泥地面问题。此时,该村通往村委会的水泥路修建工程也已经在唐国民的计划之中,他还计划2006年上半年协调资金帮助南代村架设有线电视,让拉祜族群众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在唐国民心里,南代村的这些事情也是他记着的一笔账。他多希望自己的病能好起来,向南代村的群众兑现自己的承诺,接受他们对承诺的“审计”……

  对于家庭,唐国民总觉自己所欠的东西很多很多。在病重期间他默默作着对家庭愧疚的“审计”。一天夜里,这位从不落泪的硬汉双手拉着妻子的手反复说道:“文兰啊,这些年真对不起你,我欠你的太多了,欠老人和儿女的太多了……”说着,两行泪水唰唰流下来。看着眼前的丈夫,胡文兰揪心地疼,原来身高1.72米、体重70多公斤的硬汉,被病魔折磨得只有50来公斤了。“国民呀,嫁给你我不后悔,不后悔……只要你好好活着,我什么事都愿意为你做”……是的,对儿子、女儿及父母,唐国民做得很少很少。为了村里的事情他常常到城里跑项目,跑资金,可就是没有时间去看看在城里上中学的女儿,女儿在城里上了3年中学,他仅仅去看过一次。

  唐国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坝胡村的父老乡亲,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然而,他留给妻子的却是家庭的重担和因治病而欠下的20000多元债务。

  尾声

  3月的坝胡村,金黄色的油菜花点缀在满目翠绿中,和着初春的微风欢快摇曳;散落在玉带河两岸的民居屋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异常夺目;连村接户的一条条新筑的水泥路上,拖拉机、农用车自由穿行;上学放学的孩子们哼着童谣在平坦的道路上蹦蹦跳跳;老人们坐在屋前吐嫩的果树下感受着阳光的温暖……记者深深感到,今日的坝胡村正朝着新农村迈进,明天的坝胡村将会更加美好。

  杨剑锋 傅雪晖 李春林(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