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最紧迫的事入手:对话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申立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09:21 黑龙江日报

  编者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伴随“十一五”的开局和2006年的到来,我省迎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发展机遇。中央政策已定,我省该如何起步,从哪里突破,怎样实现目标?带着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专版推出之际,我们请来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副省长申立国,为大家打开问号。

  主持人:本报记者张桂英

  对话人: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副省长申立国

  任务:繁多艰巨理性摆布

  主持人: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直接受益的事情做起,那么我省新农村建设最迫切解决的事情是什么?

  申立国:从全省来看,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发展生产,促进增收。实践证明,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较高水平就没有新农村,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物质基础。二是加强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这里面的关键是抓紧改善农村交通落后的状况,解决农民行路难、出行难问题;抓紧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尽快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和吃水难问题;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合作医疗,落实大病统筹,抓紧解决农民看病贵、就医难问题;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尽快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努力创造一个环境整洁、生态良好、生活方便的人居环境。

  主持人:新农村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上述任务,更对全面发展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深化农村改革提出具体要求;那么,如何摆布发展与改革的关系?

  申立国: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建设新农村既需要增加投入,形成合力,又需要提供必要的体制和机制保证。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起步之年,在抓好试点当中,要把总结经验、探索路子,建立机制、完善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以期更好地认识和更准确地把握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和特点,为以后铺路。比如,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等。

  形势:总体向好优势突出

  主持人:建设新农村,我省的优势在哪里?

  申立国:坦率地说,当前我最高兴的,莫过于看见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有强烈的愿望与要求,蕴藏巨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力量。而且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条件也很多。首先我省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比较好;其次,已探索出符合省情实际的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有效路子,如坚持“走特色路,打绿色牌”等;再次,全省国民经济近几年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在不断增强。另外,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省从国家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政策中所获的支持也相对较多,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主持人:如何发挥好我们现有的优势?

  申立国: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在新农村建设的起始阶段,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之真正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中心工作。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发了文件,运录书记和左己省长多次就新农村建设做了重要讲话。这些都是结合我省实际做出的具体安排和部署。当前应加大宣传和学习力度,切实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全面培训基层干部,提高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路径:内外结合合力攻关

  主持人:当前各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很高,不少乡村已经制定出了具体的规划,修路、改水、建房、上项目……少则几项,多则十几项,该如何摆布这些工作的轻重缓急?

  申立国:农民盼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农村的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这一状况也需要历史过程。我们现在所具备的财力、物力,与新农村建设长远目标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只有采取积累式建设的办法,才能逐渐达到未来的目标。同时,省内的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也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一个样式、一个进程来要求全省各地的新农村建设。我的想法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进程可以有快慢,水平可以有高低。

  主持人:日前我省启动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中省直帮建工作,并将这一工作上升为落实中央政策、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实际步骤。为什么如此重视帮建工作?

  申立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中央确定的新农村建设指导方针。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落后状况,既与农业农村自身有关,更与我们长时期执行的依靠农业、农村积累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政策取向有关。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步“活棋”,通过它可以有效拉动国内消费,进而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动新农村建设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这一点都能有清醒的认识,自觉地投入到支持新农村建设中来。如此,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也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