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群退休老专家放弃安逸晚年日复一日为全国农民服务——农科热线 送科技更送真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1日09:15 东方网-文汇报 | |||||||||||
本报记者张懿 如果不了解,这一切都似乎很不起眼;但一旦听了他们的故事,却又被悄悄感动:在上海市北一间普通的房子里,一群退休多年的老专家,放弃本该安享的金色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农民服务着。门上贴着的牌子——上海农科热线,似乎表明这是一个科技热线电话,但是,这里流淌出的却分明是一份责任、一种深情。
“看完病还会回热线” 又到仲春时节。谈起在“热线”一起共事的老友钟仲贤,70岁的方炳初突然想起,这个月就是老钟过世1周年了。去年,即使是在癌症已经转移、腹水严重的情况下,老钟——这位上海农科院的组织培养专家——依然认真地说:“我看完病,肯定还会回到热线的。” 老钟没能再回来。不过,目前的6位退休老专家依然坚守在热线旁,他们付出毕生知识和感情,得到的除了农民的感谢,只有每月千元左右的补贴。 “农科热线”是在2002年8月正式开通的。当时,市农委通过“上海农业网”,发布了大量的农业科技和市场供求信息,但是,来自农民的声音是,网站虽好,但农民使用还是不太方便,最好是通过电话……于是,农科热线(62826666)应运而生,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定位于向全国服务。 农科热线汇聚了多位从农业科技领域退休下来的老专家。“我们是为农民服务来的。”65岁的李道椿说,他是最早到农科热线的退休专家。说是“服务”,一点都没有矫饰的意思。李道椿告诉记者,他们接到农民的电话,在问出对方姓氏之后,都会称对方“先生”或者“女士”。“农民听了,常常会吓一跳,非常不习惯。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称呼他们。” 3年前,热线开通不久。河南安阳农民马献成来电询问有关人工种植虫草的问题。作为食用菌专家,方炳初不但细心解答了马献成的问题,还四处帮他寻找销路。就这么来来往往,马献成的虫草逐渐打开了市场。2004年的一天,老方突然接到马献成的电话,电话里,马献成兴奋地报喜,自己刚买了手机,家里也新添了几间房:“实不相瞒,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的虫草生意差点全赔进去,老婆也差点和我分手。” 作为上海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的负责人,方炳初承担了为热线筛选专家的任务,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对农民有感情。 “为农民服务是本分” 南汇万祥镇有一位农民朱龙彪,先前一直打电话来咨询,担忧买不到好树苗,热线专家便主动帮他联系,让他从农科院买到了价廉物美的树苗。一次偶然的机会,专家们发现朱龙彪是一位残疾人。朱龙彪也不隐瞒,跟专家谈了自己的想法:“我想为镇里的残疾人办一个农业技术学习班。” 很快,农科热线一群白发人便组织了起来——去年夏天,那是上海罕见的持续高温天,但是郑宏青等专家分文不取,自己坐车前往南汇,给农民兄弟们讲解各种技术知识。66岁的王志通身患糖尿病,每次吃饭前都需要服药,但是为了帮朱龙彪他们认识杂草、对症下药,冒着中午毒辣辣的太阳,到田里当场采集了30多种杂草,做成标本。 事实上,仅仅靠6位接听电话的专家,不能完全涵盖农民遇到的问题。在6位老人背后,有一个更加庞大的老专家库。电话中不能回答的问题,就会转而向这数百专家求助,而从这个专家群体中,同样有着动人的故事。 从农科院退休的食用菌专家王曰英,70岁出头的人了,但是为了帮嘉定的一位农民购买设备,自己陪他到福州路:“他不认识路,我带他去,方便一些,也放心一些。” 上海香料研究所的杨郁文也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为了帮一位农民找一位薄荷种植专家,自己骑车到处奔走,终于找到了已搬家的专家的新地址和电话。 在这一群可爱可敬的老专家群体中,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的沈允钢院士也许是年纪最大的。去年冬天,为了更好地解答一个咨询问题,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自己骑车半个多小时,来到农科热线办公室。“那天冷得不得了。”方炳初回忆说。此后,当他告诉农民,帮他解决问题的是一位老院士时,农民惊讶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而沈院士却淡淡地说:“为农民服务是我的本分”。 “农科热线的服务规范是,所有的来电都必须记录在案,所有的电话都必须有结果,所有的提问、除非太简单的,都必须做到回访。”农科热线的工作人员顾连丽告诉记者。 她递给记者一份最新的统计,到今年3月底,热线共接到咨询3.2万多次,平均每天大约25次。其中,来自上海和外省市的电话各占半数。“全年365天,农科热线一直有人值守,春节也不例外。3年多来,我们这些老专家没有一个迟到过。”顾连丽表示:“农民称我们是365天全天候的农业顾问。” 墙上贴着今年“五一”节的排班表。6个人每天轮流值班12小时,从早8点到晚8点。5月1日是方炳初值班,从家里到热线办公室,他需要花1个小时:“我们吴(印青)老师从浦东家里过来,要2个小时呢。”方炳初笑着说。 “老钟过世后,他的夫人告诉我,在农科热线的几年,是老钟这一生最舒畅的日子。”方炳初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随即又变得严肃:“我们工作有半点不到位,就是对不起农民。” 68岁的吴印青正接听电话,解答一名河南农民提出的病虫害防治问题。本报记者金昊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