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病理学泰斗辞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04:2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2006年5月6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政协第八届四川省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四届四川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川大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杨光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9岁。

  杨光华教授生病住院期间,学校和医院在他的治疗和生活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关怀和全力保障。他的遗体于昨日上午在新都东林殡仪馆火化。杨光华去世后,四川省有关领导以及学校、医院、九三学社等有关领导先后前往杨光华的家中,亲切看望慰问杨光华的家属。

  医学贡献

  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红绸、黑纱、黄花,围绕着杨光华的骨灰。桌子上有一台显微镜,杨光华已经使用了10年。这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搬家后,专门为杨光华准备的办公室。但由于病情恶化,杨光华从来没有走进过这间新办公室。

  身为老师

  做人的楷模

  按照杨光华教授遗嘱的第三条:遗体献国家科研用(交给华西医院病理科)。家属把杨光华的遗体交给华西医院病理科作病理解剖。“我们不愿意这样做。”病理科的医生是杨老的学生和后辈,他们从感情上难以接受老师的做法。最后是杨老的学生、病理系主任李甘地教授执行了老师的遗嘱。给杨光华老师当了33年的学生,李甘地眼中的杨老是完美的长者、做人的楷模。“从1973年开始他就是我的老师了。”

  作为两个主编之一,杨老耗时5年、主编了600万字的《中华外科病理学》,这是他这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病理科医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都翻这套书求解。除此之外,杨老主编的第五版《病理学》是全国医学学生的教科书,其中肿瘤一章4万多字,是杨光华亲手撰写的。书中很多电子显微镜照片都是杨老1982年从美国带回国的珍贵资料。如今,杨光华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博士就有10多人,他们遍布海内外,继承着老师的事业。

  作为医生

  业内声名显著

  “中国病理界有三华,协和医院的刘彤华,301医院的李维华和华西医院的杨光华。”10多年前,一位澳大利亚病理学家菲利普·艾伦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中国病理界三华”。

  作为病理学医生,杨老最自豪的是1961年首次在凉山发现一种名叫克山病的地方病。克山病1935年在黑龙江克山县发现,此前并未在我国西南报告发病。1961年凉山州连续出现儿童不明原因死亡,当年冬天杨光华来到凉山进行病理解剖。“当时条件非常艰苦,还要说服家属进行病理解剖。没有专门的房间,杨光华就在山间空坝进行。”曾一同共事的省疾控中心71岁主任医师程云 回忆说。

  虽然在专业内声名显著,但杨光华为人非常谦和。在李甘地印象中,杨光华几十年来从未发过一次火,与同事相处融洽。当遇到疑难病例,科室的医生就把病理切片送到杨老家里,杨永华通过家中放置的显微镜,写下每张切片的诊断结果。

  个人魅力

  沿着川大华西校区荷花池边右拐,10多棵茂密大树的绿阴下,一堵厚实的老墙,一条静静的小路,延伸向一幢一楼一底的小楼房——这里就是杨老的家。没有凄婉的哀乐,没有洁白的花圈,这里平静如往日,不同的是,杨光华再也不会迎着清风,踏过小路,慢慢散步回家了……

  对待亲情

  温情丈夫民主父亲

  虽然相濡以沫一生的爱人的音容笑貌渐行渐远,但在妻子聂鸿恩的心中,丈夫杨光华依然如当初相识般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他们相识在1951年下半年,都是刚入学不久(后聂鸿恩进入四川音乐学院,成为钢琴伴奏老师)。虽然两人所学专业不同,但从小在家庭熏陶下对钢琴的爱好却将他们的一生紧紧相连。一生琴瑟相通,脚步相随,他俩结婚已有53载,在聂鸿恩的印象里,相依相伴的岁月中,杨光华从来没和她红过脸吵过嘴,永远呵护备至、关怀有加……

  而在儿子杨果的眼里,父亲是治学不倦的师长,是开明民主的朋友。儿子女儿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什么想法、行动,他都一一认真地先听取儿女们的意见,然后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儿女们自行选择。拉琴的大儿子杨路在川音硕士毕业后去了美国发展(40岁那年不幸因病去世),二儿子杨果则部分地继承父业,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从事显微镜技术方面的工作,小女儿杨晶在《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当编辑……父亲一生的严谨、开明、豁达、实事求是的作风,是儿女们认为最应该继承的东西。

  抗争病痛

  冷静豁达平淡从容

  大约在8年前的一次体检,杨光华体检表上的一项指标明显偏高,而他自己也已开始身体消瘦,体力不支,家人和同事于是劝他详细做一次体检。这一次体检的病理学切片照片,杨光华自己在办公室中用显微镜仔细看了又看,同时结合临床免疫学检验的结果,他回家告诉家人:是巨球蛋白血症,这一种低恶性的淋巴瘤。他平淡从容地预言自己的生存期:5~8年!

  家人们难抑悲痛,但杨光华却用科学家自身特有的冷静和豁达的生命观,安抚并感染亲人的情绪。而他本人,在积极治病的同时,一如既往地进行治学、育人、会诊、科研。

  今年5月6日下午,老伴和儿女照常前来看望杨光华,大家有说有笑地聊着家常话。下午6时许,一位同事和两名学生先后前来看望杨光华。当晚7时40分,两名学生发现杨光华呼吸非常急促,情况异常。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3名医护人员轮流为杨老做胸外心脏按压达两个多小时。

  但这一切已无力回天,杨光华的生命,如一缕清风,轻轻飘出病房,飘过他奋斗和生活过的医院和学校,飘过悲伤的家人们身边,飘向广袤的天际夜空……

  这一夜,连续晴朗多日的成都,下起了久违的夜雨……

  本报记者 饶颖 刘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