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周刊专题 > 正文

母亲是怎么变得后现代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3:12 新周刊

  母亲,这个本应带来生之乐趣的事业,正成为职业女性人生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文/陈旧

  你不得不承认,不管是基于小范围的日常经验,还是大规模的调查数据,有能力有勇
气的母亲已经日益见少了。以至 于当你见到一个25岁以下拖儿带女的职业女性,你不得不对她的胆量与作出的伟大牺牲报以深深的敬意。

  在白领城市深圳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1.7%的职业女性不愿意生育,而在《MarieClaire》内地版 的一项最新调查里,77.35%的女白领认为30岁以后才能考虑当母亲。

  “生育是女人第一也是最后一项天职”,傲慢的尼采可能想象不到100多年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对这一天职产生了 怀疑。当你捧出大把康乃馨准备在母亲节来临时向母亲施以敬意,你却发现,你已陷入无人可献的尴尬境地。

  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

  正值育龄的年轻妇女的不愿生育问题,是困扰全世界的一个难题。

  在德国,育龄妇女目前平均生育1.36个孩子,位居西欧各国最后。社会学家的解释是,经济问题和托儿机构不足 是重要因素。德国妇女解释说,夫妇一有孩子即体验到经济上的损失。在新加坡,这一问题甚至被上升到是否会亡国灭种的高 度,前总理吴作栋曾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号召国民生育,政府每年为此拨款至少2亿6000万元,但应者寥寥。

  富国不愿意生,穷国也不愿意生。在2004年,俄罗斯共有150万名妇女生育,却有160万名妇女选择了堕胎 。而在2000年,俄罗斯的老年人口数量首次超过了儿童与青少年,俄罗斯也正式步入了老年社会。

  拜计划生育政策所赐,中国城市妇女的生育指标只有一个。但这无限宝贵的一个指标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拖延、掩饰 、忽略甚至视而不见,她们的借口常常是:

  ——经济压力太大:这是事实。社会学家徐安琪曾报告说,在上海市徐汇区,目前抚育一个孩子到成年可能需要49 万元。在一项有约1万人参加的调查里,认为生孩子将花费10万-40万元的占61.73%,40万元以上的占24.8 3%,而认为在10万元以下的仅为13.45%。而且,你基本可以认为,10万元以下的抚养费用只可能发生在小城镇与 农村,在当下的中国,谁都明白孩子成长于农村将意味着什么。

  ——影响事业:这也是事实。有经验的求职者都知道,男生永远比女生吃香,未婚永远比已婚受欢迎,已婚已育的职 业女性,是职场中的最弱势群体,自己都会自卑三分。即使你能力再超群,模样再脱俗,离开岗位半年,谁还会记得你?公司 里如狼似虎的新人,社会上过百万刚毕业的新扎师妹,稍不留神,就会成为你的职业终结者。辛苦打拼得来的大好前程,就毁 于这样一个未来可能会流产畸形早夭问题儿童也许还未分裂好的受精卵,岂不是得不偿失?

  ——自己还是孩子:还是事实。那些仍然有动乱、贫穷、疾病、物质短缺、家庭破裂童年阴影的女性会不自觉地将自 己不愉快的童年归之为父母,并拒绝将自己的孩子带入人世。至于那些已经进入育龄的1980年代独生一代,她们承担了太 多的溺爱与放纵,以至于情感依旧停留在青春期,思维静止在儿童期。有善解人意的妈妈曾这样告诫女儿的男友:“你做那个 时一定要小心哦,从小到大,我们都没碰过她一指头。”

  ——身材会走样:依然是事实。区区600多万人口的香港,每年

减肥就要减掉脂肪30000吨。在一个视卡路里 与脂肪为魔鬼的国度,一个敢于怀孕放开大吃的准妈妈实在比勇于与色狼搏斗的女烈士还要伟大。相信我,那些坚持母乳喂养 的妈妈,绝对不是出于母爱,而是为了瘦得更快。

  ——怕疼:最牵强也最符合人性的解释了。一个勇敢的孕妇在知道终于可以剖腹生产时,激动得哭了出来。刚刚生了 女儿的小S说:“宁愿肚子上留个疤,也不愿意阴道松。”但问题是,如果生个孩子就像理个头发、剪个指甲一样轻而易举, 那些赋予伟大母亲的神圣意义还会不会存在呢?

  母亲不见了

  女人不是天生会做母亲的。英国的科学家已经证实,怀孕会让女人变得更聪明,而不是更笨。就像凯瑟琳·艾莉森在 《妈咪的大脑》中说:“在女人的一生中,最需要机智的时期莫过于养育孩子的这段时间。”

  对于大多数中国职业女性来说,养育孩子的时间,很可能不是她们最机智的时期,但却是她们钱包最丰盈的时期。当 大美人林青霞以42岁和46岁的高龄生下两名女儿时,许多看着她的电影长大的同龄女人尴尬地发现,她们已经是时候准备 当外婆或奶奶了。

  碰到那些凤毛麟角25岁以下就生了的,宁愿相信她们太年轻一时糊涂,或者使用了假冒伪劣安全套,又或者是父母 退了休,实在无事可做,只好生一个孩子给他们取乐。但好在年轻,生了也就生了,洗心革面之后,仍然可以清清爽爽做人。 就像最近被揭发出来的谢雨欣,都已经是12岁女儿的妈了,还能堂而皇之地做玉女,居然有人信。

  孩子自然是交给父母,母亲只负责生出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在各大城市的高档社区里,每逢下午六七点钟,带孩子 出来遛弯的,十之八九是爷爷奶奶辈,这种代为抚养关系甚至延续到孩子高中、大学、结婚直至生子。但很尴尬的是,母亲在 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尽责。她们的遗憾,只能在未来的孙子辈外孙子辈得以延续了。

  至于高龄妈妈,生育之后,很可能父母年事已高,好在她们已经有了足够财力,请保姆带孩子是优选择。在上海与广 州,对于这些高龄女青年来说,找寻一个称职的月嫂和保姆,也许比找一份好工作或一个好老公还要难。

  谁在修改母亲的定义

  中国人有“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娘”的说法,母爱,至少被置于情感藏宝箱的最底层加以珍视,“狗不嫌家贫,儿 不嫌母丑”的古训说的是儿女对母亲的孝道,无条件的付出与爱。但这种认知建立在“母慈父严”、“家庭和睦”的基础之上 ,但现在它是否仍然能描述并定义“母亲”在当下的多元化生态?就像金星,她该怎么向收养的3个孩子解释:我不是你们生 物学意义上的“母亲”,还有,我其实本应是一个“父亲”?

  母亲的面貌被大大地改写了,类似于长篇肥皂剧《星星知我心》与《妈妈,再爱我一次》里那种经典的慈爱型母亲, 在现实生活中只能被嘲弄得无地自容:她太贤淑了,以至于没有情趣,老公一定会有外遇,孩子们也不喜欢她;她太操劳,脸 黄手粗,想找情人也没门儿,何况她也不想;家庭就是她的事业,婚姻失败,她也只好破产,没有钱,还有几个拖油瓶的儿女 ,没有男人会看上她;她只好挣扎在社会最底层。

  那些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长大,看着好莱坞大片与

韩剧完成情感启蒙、现代意识强烈、曾被称为“小皇帝”的中 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开始谈婚论嫁了。但根据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32%的独生子女婚后经常争吵,处 理家庭关系的能力较差。与前辈人比,独生子女的婚姻呈现草结草离的趋势。

  破碎家庭导致更多单亲妈妈的出现。当然也有自动选择做单亲妈妈的,比如以前做杂志,现在开了瑜伽馆的尹岩,她 看中了一个男子,就跑去对他说:“我想生个孩子,借你一个种儿吧。”

  即使在那些正常的“原装”家庭,由于仍有房车要供,孩子的教育经费还需筹措,父母都要奔波在外维持生计。退休 的父母或保姆暂时接管了孩子,孩子也将在保姆的苏北口音或潮州腔调里开始牙牙学语。

  在旧式家庭关系里,母亲负责生,父亲负责育。对子女的教育与惩戒是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体现,而现在,父亲 的顶梁柱职能更多体现在他去饭局应酬,去风月场谈生意,赚回更多的Money。当他们回到家,母亲已经不再是“慈母” ,爸爸反而扮起了“慈父”和事佬角色。

  是什么在杀死母亲?

  ——是什么让养育一个孩子如此艰难?当然是经济成本。贵者如王菲,生一次要花费40万人民币,或如潘石屹,为 女儿在英伦

留学而置业,一掷数千万。当然还有数不尽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生孩子不仅需要第一桶金,更可能造成银行账 户的经常性赤字。虽说“富有富的养法,穷有穷的养法”,但假若不能给他体面的生活最好的教育,孩子也许会成为未来的敌 人。妈妈辈祖母辈那样乱生胡生海生的方式,在如今只会造成灾难。中国女性的责任感在增强。

  ——为什么晚婚甚至不婚成了潮流?在1990年,北京30岁至50岁单身人数约为10万人。但如今,这一数字 已经冲破百万。有专家指出,中国第三次单身潮正在来临。现在单身潮的主角是这样一群人:以女性为主,年龄在28岁到3 8岁之间,收入颇丰,工作繁忙,有情趣,但仍有期待。20年前,一个女人,30岁了还保持单身,需要莫大的勇气。而如 今,一个早婚的女子,人们才会替她不值惋惜。社会在进步,婚姻的形式也可以有许多种,她可以自由选择早婚或晚婚,结婚 或不婚。

  ——为什么丁克家庭越来越多?各地屡屡听说妻子不愿生育,被丈夫告上法院的案例,生育是不是婚姻和家庭的唯一 职能?

  ——为什么我们都对婚姻甚至孩子充满恐惧?目前正当婚龄的一批人大多成长于1990年代,正像南京市社科院陈 所长说的,1990年代以来的包二奶等非正常婚姻关系,给现在的年轻人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惧。这是他们的错,还是社会的 错?

  ——为什么女性越来越不愿做母亲?她们的身体是她们的,她们不愿意生就不愿意生吧。好消息是,听说男人已经可 以怀孕了。

  点击此处进入《新周刊》论坛

  相关专题:新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