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个流浪汉的至诚“父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03:32 山西晚报

  他,住在庄稼地边的窑洞里,5年来靠捡破烂挣钱,把一名残疾弃婴喂养大……

  

一个流浪汉的至诚“父爱”(图)

  怀抱“儿子”,流浪汉一刻也舍不得放手

  流浪汉遇弃婴

  郑敬林是河南省青丰县人,23岁时随姨夫来榆次做加工兽皮生意,走村串户收起皮子,加工好再送上门,赚点加工费。后来姨夫年迈回到河南老家,郑敬林一个人留在了榆次,靠打短工或者是帮当地人收庄稼糊口。郑敬林没有成过家,户口也没有从老家迁到山西,30多年来一直在榆次区直隶庄村呆着,“谁家旧窑洞空了,他就住进去,也不用掏房钱”,直隶庄村民没有不认识这个流浪汉的。

  2001年9月17日(农历八月十一),郑敬林帮别人收玉茭,回村时看到一个纸箱子,纸箱子里有一个带着脐带的男婴,那就是现在他的儿子郑天宝。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一,便成了天宝的生日。

  捡破烂养儿子

  郑敬林现在住在直隶庄村外庄稼地里一口早就废弃的窑洞里,虽说是“窑洞”,但叫“洞穴”更准确些,只有一人来高,又低又窄。走进洞穴,左手是个只能烧柴禾的砖炉,右手一个水瓮,对面是个堆满旧衣服的木头床,这就是父子俩的全部家当。10米长的洞穴,父子俩只使用最外面的两三米,里面则“人迹罕至”。“洞穴”里没有电,出门就是麦田。郑敬林说,住“洞穴”是因为冬暖夏凉。

  有了儿子后,老郑不敢外出打短工,只能利用早晨儿子睡觉没醒的时间进城捡点破烂。最初,流浪汉捡男婴的消息传出后,有人揣着7000元现金来“洞穴”换孩子,老郑说啥也不答应:“别说七千,就是七万俺也不给。”

  “洞穴”里没有电,老郑的床头放块砖,上面点蜡,因为长年点蜡,砖块上废蜡堆成了小山。为了省蜡,一般天一黑下来,老郑就抱着儿子睡了。天一擦亮,老郑就悄悄地起来,骑一辆老掉牙的自行车进城捡破烂。约莫八九点钟,老郑赶回来,这一天就不再外出了。“一天能挣三五块钱,孩子吃奶时就全部买了奶粉。”老郑从来没有给自己和儿子买过衣服,“都是村里人送来的旧衣服,足够穿了”。“

  软孩子”是个宝

  老郑不识字,但给儿子起了个响当当的好名字叫“天宝”,老郑说,瞎活了51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所以起了这个名字,“‘天宝’就是天下的宝贝,最好的!”

  天宝3岁时,老郑发现不对劲,孩子头抬不起来,也坐不住,站不了一分钟就躺下了,还不会说话。有两个多月时间,老郑只敢吃个半饱,终于攒下20来块钱,抱着孩子去了医院,“钱不够,人家不给看。”老郑说,后来又去找了民政部门,去了医院,大夫说孩子好好的,没病。

  今年2月份,老郑又攒了些钱,来到省儿童医院给孩子看病,花了62块钱,诊断为“脑性瘫痪”,医院建议住院治疗,一个疗程3000元医药费,最后老郑买了些药抱回了孩子。今年3月21日,老郑又去了趟省儿童医院,花20块钱买了些药。“洞穴”里,炉子的铁烟筒上记着两个电话号码,门口过年贴的对联上也记有电话号码,老郑说是从收音机里听来的,是能治天宝这种病的电话。

  刚开始有了儿子,老郑乐得合不上嘴,如今孩子的病让老郑愁得整日以泪洗面。老郑一天价手不离儿子,抱累了就肩上扛一会。天宝今年已经5岁,浑身还是软绵绵的。村民们都说,这个“软孩子”跟了流浪汉算是福气,要给了别人,这孩子不定怎么了。

  4月25日一早,记者来到了老郑父子俩的洞穴里,老郑刚刚喂儿子吃过隔夜大米粥,菜是没削皮的土豆块,还剩半锅放在炉台上,老郑说是从垃圾堆上捡回来的土豆。儿子喉咙里也有病,咽东西慢,每次喂饭得一个钟点。

  前些天,天宝哼哼着叫了声“爹”,老郑高兴地说:“孩子脑子没问题,啥都知道”。天宝叫“爹”的那个夜晚,老郑乐得彻夜无眠。

  本报记者尚云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白云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