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威胁性声音同样造就良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14:34 法制晚报

  “如果实施这样的法律,我们将撤资。”在劳动合同法草案研讨会上,来自上海跨国企业的一位代表曾如是说。(据 《21世纪经济报道》)

  有专家表示,以影响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为理由,要挟我国维持劳动力低水平保护,是外企赤裸裸的威胁。当然,有 专家对外商会不会撤资进行了分析,还对这样的观点作了批判。但在笔者看来,相对“劳动合同法”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 的,关键的是各种各样
的声音在立法过程中得到了表达,这对于一部法律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片面地指责外商利益的表达,或者堵塞其表达渠道,这对于一部法律的伤害远远超过哪怕是充满 威胁性声音的表达。我们知道,法律是社会利益协调的平衡器,立法是分配正义的艺术,是社会公正的源头。只有体现多元利 益主体重复博弈的相对均衡的法律,才是相对公正和优良的法律,并且法律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理应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公意 代表性。

  而在笔者看来,外商声音的表达让“

劳动合同法”更充分吸纳和体现民意的同时,也使各种利益主体的声音得到了体 现。

  立法过程,不能拒绝声音的表达,哪怕是“威胁性声音”的表达。朱四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