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被遗忘的“贵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10:18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苏灿

  民国时期,她与北京的清华大学、上海的南洋公学是国内仅有的三所向欧美派遣留学生的基地,也是当年国民党欲带 往台湾的十所大学之一

  恐怕很少有人了解河南大学的历史,正如她现在的沉寂一般,这段“贵族”的历史也
被遗忘在某个角落了。

  创立于1912年的河南大学,其前身是建造在清代贡院旧址上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由袁世凯下令组建。与当 年北京的清华大学、上海的南洋公学成为国内仅有的3所向欧美派遣留学生的基地。1923年,河南督军冯玉祥从查抄军阀 赵倜的财产中拨出专款,预校基础上的中州大学随之诞生。

  之后10年里,几十位海归博士加入到大学教学团队中来,这在当时乃至今日都是令其他高校艳羡的一次力量扩充。

  1952年河大开始按照师范学院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瘦身分拆,广播慧种。分拆出来的支系先后组建成中原大学 (即今日中南财经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大、武汉水利学院,并遣诸多专业支援邻边郑州大学、湖南 大学、华中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等高校,所以有人称河南大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大学之根之母。

  未分拆前的河南大学几乎囊括了各个专业特色。医学院是当时的全国五强之一,解放后首批获得博士点;教育系入围 全国前六;另外在殷墟和甲骨文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并培养出了董作宾、石璋如、尹达、孙海波、郭宝钧、朱芳圃等一大批考 古优秀学者;还有,邓拓在经济学、马克在中国音乐史等方面的贡献更是有目共睹。

  另外,被称为亚洲第一大系的河南大学中文系,时至今日在中国乃至世界仍享有盛誉,近百年来可谓名家云集,成就 斐然,汇聚有范文澜、郭绍虞、姜亮夫、董作宾、萧一山、蒙文通、楚图南、高亨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师范学院的典范,河南大学至今还保持着高奖学金和低学费制度。

  河南大学在近40年的发展中有些滞顿。河南省会弃开封迁郑州时丢下河南大学,直接导致了她的边缘化走向,另外 ,当年河南大学应国家政策引导,进行理科分拆,这种广播慧种的结果是成就了别人折损了自己。面对今天大学之间越来越以 应用学科论实力作为评估标准,河南大学以硕果仅存的文科,自然表现“乏力”。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