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西发布2005年环境质量公报 去年投入49亿元治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6:48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石慧琼 梁为)今年的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自治区环保局昨日在南宁发布的2005年广西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在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的同时,全区依然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酸雨污染有所加重、近岸海域水质有所下降、工业结构性污染突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环境污染:广西损失370万元

  2005年,广西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215次,其中特大事故6次,重大事故4次。按种类分,水污染事故70次,大气污染事故144次,其他污染事故1次。因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370万元,农作物受害面积1075.9万平方米,污染鱼塘面积15.5万平方米。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广西也正在寻求治理的办法。去年,广西加大治污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49.14亿元,占广西生产总值的1.21%。其中,用于改善和“防患于未然”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88亿元。工业“三废”排放也是环保治理的重头,全区共投入9.239亿元用于治理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但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空气质量:北海最好 河池最差

  2005年,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仍保持历年的二级水平,而且污染指数的平均值还比上年略有下降。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有11个,达到三级标准的有2个(来宾市、柳州市),超三级标准的有1个(河池市)。北海的空气质量依旧高居广西各城市之首,而河池的空气质量已经差到超三级标准。此外,南宁和钦州两市降尘年平均浓度比上年上升。南宁空气质量排在倒数第四,差一点就达三级标准。

  有无酸雨是一张空气环境质量的“晴雨表”。去年广西酸雨污染较上年略有加重,14个地级市中,除北海市未出现酸雨外,其余13个城市均出现酸雨,其中“最酸”的是河池,酸碱度低到4.42。广西2005年酸雨频率平均为39.9%,较上年(32.8%)上升了7.1个百分点。

  地下水位:桂林下降 南宁上升

  水环境质量方面,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增长。值得欣慰的是,广西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上保持良好,但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邕江、钦江、北仑河、龙江、柳江的综合污染相对较重。邕江、钦江、龙江等部分河段水质污染情况仍然存在,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是主要的超标因子。

  人们看不见的地下水,去年出现了此消彼涨的现象。桂林市、河池市的地下水年平均水位有所下降,降幅在0.70~3.38米。而南宁、柳州、北海、玉林市区地下水平均水位有所上升,升幅为0.19~1.56米。

  害人不见“刀”的放射源,也在环保监察之列。在去年的“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中,广西环保部门对玉林、梧州等五市70家用源单位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核实放射源331枚,清查出未申报的放射源100多枚,并对放射源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安全处置137家单位的521枚闲置废弃放射源,处理放射源丢失事故3起。

  声音环境:南宁玉林超标严重

  人们对声音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广西各城市也往安静的方向发展,2005年广西城市声环境质量好于上年。白天虽然喧哗,但人们对于晚上的声音环境要求更高。广西5大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而且夜间超标重于昼间超标。无论白天黑夜,南宁玉林两市的噪声超标都比较严重。与上年相比,平均等效声级上升的城市有南宁市、柳州市和钦州市。

  据介绍,城市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居住、文教机关趋于和道路干线两侧区域,尤以夜间污染为重,主要噪声污染源是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编辑:杨东作者:石慧琼 梁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