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订单培训应对“技工荒”和“就业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8:49 河北日报

  ---关注我省职业教育

  近日,石家庄市长安区职业中专学校大门口又多了一块牌子: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培训基地。该校纺织班和机电一体班今年招收的160名学生,将按照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进行专门培训。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时间的长短、学习内容都是由企业来决定,学生培训期满后,直接进企业工作。

  校企联合实行订单式培训,是目前我省很多职业学校正在尝试的一种教学方式。石家庄长安职业学校校长赵喜乐介绍说:“这种培养方式既解决了企业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又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实际上是在市场与职业院校之间开通了一条‘人才直通车’。”

  经常光顾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人都熟悉这样一种状况:一方面是市场“技工荒”,另一方面是职教生“就业难”。而订单式培训是我省职业教育面对这一难题开出的药方之一。

  我省职业教育在近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仅“十五”期间,我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向社会输送了140多万名毕业生,累计培训城乡劳动者2000多万人次。但我省的职业教育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众多职业教育学校由普通教育学校脱胎而来,职业学校不“职业”,致使毕业后的学生难以与市场接轨;一些职技学校的专业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置的,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学生实践能力不强,走出校门不能快速适应职业要求……

  “职业教育只有和市场接轨,才能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省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现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真正建立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劳动就业紧密联系的新机制。同时,提出大力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及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等四大工程,进一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思路一变天地宽。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对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印证。虽然离毕业还有几个月,可2006届该院冶金工程专业的430名学生早早就被一抢而空,供需比例达1:5,其他专业也有很多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学校能赢得市场,关键在于办出了自己的特色。”面对喜人成绩,该院一名负责同志说。为使所设专业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河北工院各系都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通过开展调研、论证,从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需求出发,和学校共同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目前,学校有各种类型的不同专业60个,这些专业会随市场变化而进行调整。这样一来,他们自然就培养出了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要加快发展,转变办学思路是关键。”有关专家指出,“市场化办学、就业性教育、产教结合、订单培养”的新的办学思路,必将使我省职业教育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我省已制定了工学结合、免费接受职业教育试点实施方案,全省已确定22个试点,准备从2006年招生开始运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省推开。

  正是这种面向市场需要培养人才的理念,使久违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热的局面再次在我省出现。去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近4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近13万人,比去年扩招计划多了3万人。

  记者在大名县王村乡采访时了解到,该乡叶海涛等60多位农民参加县劳动部门和职业学校组织的建筑职业技术培训班后,凭借获得的建筑行业资格证书,很快就与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的建筑单位签订了用工合同,年收入近万元。

  本报记者 郭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