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给长城北京段“量个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9:17 竞报

  

给长城北京段“量个儿”

  测绘队员测量九眼楼摄影/本报见习记者 张雷

  “目前,我们已经对延庆长约20公里的长城了如指掌。”昨天,10余名“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开始对延庆县九眼楼段长城进行测绘。

  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处王玉伟介绍,目前作为完善长城记录档案重要内容的测绘调查工作已在平谷、密云、怀柔等6个区县全面展开。在未来两年中,近百名勘测调查人员将参与其中,徒步完成北京段长城第一次全面的精密实地测绘。

  列入资金计划1000万元

  

  北京地区的长城横跨北京北部的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和门头沟,呈半环形分布。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的长城长约629公里,保存较好和存有遗迹的约537公里。

  昨天上午,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介绍说,长城目前面临着人为和自然破坏的威胁,特别是近年来,人为破坏有加剧趋势。北京地区的长城横跨6个区县,一直存在家底不清、保存状况不明的情况。除八达岭、居庸关外,其他地段均未划定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长城保护规划也未制定。

  根据计划,长城北京段的保护工程将分“三步走”。2005年-2007年,将完成北京段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2006年-2007年完成北京段长城全程实地测绘,并建立翔实的数据档案;在此基础上,2007年开始编制长城保护规划,力争在2008年完成长城保护工程。目前,北京已经列入资金计划1000万元。

  长城北京段可能“变长”

  

  “这些数据还是1984年测量人员用简单的工具和估算出来的长度,而且还不包括一些土长城。”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处王玉伟介绍,此次测绘不但有近百名文物勘测人员进行徒步实地勘测,还用上了最先进的高科技仪器,并且把一些土长城、野长城全部纳入其中,因此,北京段长城在这次测绘之后很可能变得更长。

  目前,长城测绘调查由北京市的清华大学、北京市建工学院等六个设计单位共同承担,参与人员近百人。通过这次长城实测调查,北京市将第一次准确测定北京段长城的保护长度及现状保护情况和建筑类型、特征。

  测量数据将全部数字化

  

  王玉伟介绍,参加此次实地测绘的人员有近百人,他们被分成6个组,在今年的4-6月、10-11月的最佳踏查时间,分两次在长城各段进行实地测绘。内容包括勘测长城的平面、立面、高度、箭眼数量、保护状况以及周边环境等详细的数据。同时,包括测绘图在内的所有数据将全部数字化。

  此次测绘的重点是北京段长城的10个景点和100多个城堡。根据北京市2003年公布的《长城管理办法》,长城两侧500米内为保护范围,将严格控制建设。

  此次测绘人员的装备不仅有数码相机、对讲机、皮尺、画板等传统工具,还将应用最先进的激光测距仪、卫星定位系统(GPS)等高科技设备。不但可以获得经纬度、海拔等准确数据,甚至能对每个敌楼进行定位。由于结合实测图,且数据比例将达到1比100,可以看到每个瞭望口。由于测绘人员需要靠徒步的方式推进,目前计划每天推进1公里。

  相关

  《长城保护条例》今年年内实施

  2008年初步建立全国长城档案

  2009年制定总体保护规划

  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柴晓明介绍,今年2月,中国长城保护工程已经正式启动。《长城保护条例》已经被列入国务院今年的立法计划,最迟将在今年年底开始实施。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计划,2008年初步建立全国长城档案,2009年制定总体保护规划。长城保护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即用十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长城保护工作的开展,真正摸清长城家底,编制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建立长城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理顺长城保护管理体制,增进长城保护科技含量,合理实施抢险维修工程,不断增加长城保护经费。

  现场

  海拔1100米测长城最大敌楼

  这里100多公里长城人迹罕至,须用砍刀在树丛中开路

  昨天,10余名测绘人员步行2公里,从山脚爬到海拔1100多米的长城延庆段九眼楼,对这座长城上最大的敌楼进行了详细测绘。

  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里有100多公里长城人迹罕至,必须用砍刀在树丛中开路前进。

  九眼楼是长城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双层敌楼,因每边有9个瞭望口而得名,现仅存一层。

  保护性发掘明代兵营

  发掘结果证实了当年清军入关时对此处的毁灭性打击

  为保护实测质量,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还对临近九眼楼长城的火焰山营盘遗址进行了清理。

  记者看到,这个面积达2500平方米营盘遗址的地基基本都被发掘出土,格局十分清晰,连明代设置在营盘大门上的石匾也被找到。

  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对1800平方米的面积发掘后,共清理出了500多件明清时期的铁蒺藜、弹丸、三眼铳等兵器遗物,证实了当年清军入关时对此处的毁灭性打击。清理出的营盘中有军官的办公室、厨房灶台、庙宇等的痕迹。根据这一规模推断,这一营盘中曾驻扎三四十名官兵,把守这一军事要地。

  目

  前考古部门已经对营盘遗址出土的古代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兵器等进行妥善保护,并将对遗址进行回填保护。

  本版文/本报记者 黄涛摄影/本报见习记者 张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