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条有益的探索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9:49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王润年

  山区如何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各级党委、政府又怎样引导和激发群众建设新农村?带着这些思考,笔者近日走访了长安区东大街道祥峪沟村,目睹了这片土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的新变化,也感受到了区、乡领导在围绕中心、狠抓落实、精心指导、典型带动中体现出来的决心和干劲以及所产生的推动力。

  启示一创建好班子建设新山村

  祥峪沟是长安区东大街道的一个行政村,前些年还是一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的穷山村。上世纪90年代后期,祥峪沟村人在党支部书记许志成的带领下,不甘于这种窘迫生活,开始求经问技,筹措资金,修路架桥,改善环境,经过近十年努力,不仅保住了这片青山绿水,改变了生态人居环境,而且逐渐走出了一条创建好班子、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的山区建设新路子。祥峪沟实实在在的变化暖了农民心窝,也激发了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极大热情,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动员起来的农民利用独特的居住环境和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纷纷办起了“农家乐”,从过去单一的农业种养开始转向旅游三产,也从过去贫穷的苦日子逐渐走向了殷实幸福的新生活。如今,全村每年仅此一项收入就达到2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成为西安远近闻名的生态村、旅游村和文明村。

  启示二规划是基础实干是关键

  站在祥峪沟村口,放眼望去,周围绿树环抱,楼房整齐划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志成介绍说:祥峪沟新农村建设实质上走的是一条思路超前、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文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998年底,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许志成认为,新农村建设思路规划是基础,坚持实干是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几年来在区、街道的全力支持下,祥峪沟村结合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一开始就抓住建设规划这个牛鼻子,对新建的小区统一绿化、统一色调、统一风格。对群众新建的住房统一布局、统一施工、统一价格,并采取农户出一点,村里补一点的办法,总投资1560万元,先后建起了中心小区、金桥小区、果园小区等6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居民小区,全村142户村民已搬迁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二层“小别墅”。同时针对群众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广泛引导群众自觉改变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洁净新风,并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休闲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儿童乐园和敬老院等,组织群众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使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启示三领导全力抓提升新标准

  “想不到祥峪沟这样一个山区村,新农村建设竟然搞得这么好……”前不久,来自全省各地市、县的主要领导在参观完祥峪沟的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后,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祥峪沟村新农村建设初具雏形,给正在探索中的乡村带来更多的启示,长安区委、区政府适时把祥峪沟作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来抓,区委书记钱引安、区长杨立多次带领规划、建设、农业、交通等部门领导现场办公,从该村的规划修编到产业发展定位;从农家乐房屋的改造到服务质量的提高;从建设大祥峪景区到四村合并打造精品,给予多方面的指导,促使祥峪沟新农村建设不断上档次、上水平。东大街道还重点对祥峪沟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帮助,组织村干部到成都进行学习考察,开阔发展视野,增强标准意识,力求年底把祥峪沟打造成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旗帜村。如今的祥峪沟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新一轮规划建设已起步实施。相信不久,一个全新的祥峪沟村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