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技创新楷模 :记弯扭叶片发明人哈工大王仲奇院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09:27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马云霄

  

科技创新楷模

  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一间普通的实验室,它的任务是研究一种并不普通的发动机叶片———弯扭叶片。实验室的负责人是一位满头银发的74岁老人,一个将大半生的时间都倾
注在叶片上的科学家,他,就是应用于旋转式动力机械的弯扭叶片发明人之一,弯扭叶片理论的奠基人和设计(计算)方法的开拓者王仲奇院士。

  “认准方向,就要横下决心、坚忍不拔地干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1994年3月18日,全国第六届自然科学成果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如潮的掌声中,

发动机弯扭叶片的发明人之一王仲奇教授走上领奖台,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目前哈工大历史上获得的自然科学类的最高奖,也是全国同行业最高奖之一。

  王仲奇的名字在动力机械学界响亮起来。面对这一切,他心潮难平:从28岁起,在弯扭叶片的研究领域中,他已摸爬滚打了34年。

  王仲奇是“红小鬼”,14岁就在著名歌唱家、姐姐王昆的引导下参加了革命,他因此也被称为“红色院士”。1960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王仲奇,获得了到前苏联公派

留学的机会。

  经过潜心钻研,王仲奇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新型叶片———弯扭叶片的三维成型理论和设计方法。这项发明能使发动机的能量损失下降30%~50%。这一开拓性的设计理论,不但在当时来说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项目。王仲奇因此获得了前苏联发明与发现委员会颁发的“发明优先权证书”。

  1962年,王仲奇载誉而归,随之而来的一场浩劫阻断了他的研究工作。十年后,当王仲奇再次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时,却发现国外的科学家早已在弯扭叶片的研究上,超越了自己。

  王仲奇回忆:“我在(前)苏联一共发表过3篇文章,都是用俄文发表的。其中2篇,被美国和德国翻译成了英文,当时我不知道。后来在看文献的时候,发现我的俄文稿子变成了英文,而且有翻译号。”

  面对自己的发明成果被国外同行引用,一方面高兴,另一方面也着急,因为人家已经超过了我们,王仲奇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他说:“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恨不得有一种药吃了可以不睡觉,使我能够不停地工作。我痛切地感到,我失去的是从34岁到44岁这十年的黄金时间,怎能不着急?”

  王仲奇如饥似渴地攻数学、读外文、学计算机、编程序,重新把搁置10年的有关弯扭叶片的研究工作捡起来。回想当初,王仲奇感慨万千。从申请科研立项到争取资金支持,从建立科研队伍,到添加实验设备,他四处奔波,争取合作。碰钉子、听嘲讽,他不气馁;资金少、人员缺,他巧计算、细安排。

  为了得到必需的设备,他把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调动起来,某研究所还把一台暂时无用,价值十几万元的设备以废品价格支援给了他。王仲奇在此基础上建立起3个叶片栅实验台。实验室条件差,夏天里室温常常在50°C以上,再加上100多分贝的噪音,有的年轻同志坚持不下去了,他就以自己亲身经历鼓励大家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科研条件虽然异常艰苦,但我们的科研成果一定要成为世界一流。”王仲奇紧紧把握住“发动机弯扭叶片的气动成型理论、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这一居世界前沿的学科方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反动度均化原理、“C”型静压分布准则以及叶片侧型面造型概念,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叶片弯扭联合气动成型理论,在控制叶片流道内二次流和改善叶轮机械气功性能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开发和建立了一整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弯扭叶片设计体系。

  谈起这些年研究弯扭叶片的体会,王仲奇深有感触地说:“搞科学研究,必然会遇到艰难困苦。一方面,你要自信,要依靠集体;另外更重要的,就是一旦你认准了一个方向,就要真正横下心来,坚忍不拔地干下去,不达目的暂不罢休。这样,任何艰难困苦,都会被战胜。”

  “搞科研、做学问,要耐得住清贫、经得起寂寞。”

  王仲奇进行的弯扭叶片研究,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在我国,而且在许多发达国家也得到了实际应用。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瑞士等国著名公司生产的汽轮机、航空发动机上均采用了王仲奇的弯扭叶片技术,并由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此,我国著名叶轮机械专家钟芳源教授曾评价说:“就世界范围来讲,学术上有重大影响和学术价值的,除已故的吴仲华教授的三元流动中的‘两类流面理论’以外,第二个就是王仲奇教授的‘弯扭叶片’,这是在叶轮机气动力学领域中工作的同仁值得高兴和骄傲的……”

  王仲奇和他的课题组成员进行着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研究,而他们的生活却十分清贫。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他们的课题研究进行到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滚滚商潮也正冲击着校园。在实验室里日夜兼程的王仲奇课题组无暇顾及别人所关心的“创收”活动。年终来临,他们只能象征性地从为外单位培养研究生的经费提成中每人发15元的奖金。

  王仲奇领导的课题组在经济收入上显然有些“寒酸”。有人问王仲奇,你们什么时候“翻一下身”?他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有人说汽轮机专业要翻身,无非是指要多去捞‘外快’。这个身还是不翻为好。如果你的科研成果、学术水平总是翻不了身,那才是危险的。”

  又曾有人问王仲奇:“没有钱也罢了,但作为一个取得了突出科学成就的学者,你为弯扭叶片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可比起你当歌唱家的姐姐来,却显得默默无闻,你不觉得亏吗?”王仲奇说:“作为一名党和人民培养起来的科学工作者,为国家做贡献,向青年人传知识,是我的无悔追求。而搞科研、做学问,首先要耐得住清贫,经得起寂寞。”

  在金钱的清贫中挖掘科学的宝库,在名声的寂寞中去追求祖国的荣誉。王仲奇带领着课题组为弯扭叶片设计理论尽快应用到民族工业的实际之中而日夜奔忙。寒来暑往,春华秋实。走进哈工大那宽敞的实验室,望着那“雄赳赳气昂昂”的风动设备,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王仲奇院士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账:用新型弯扭叶片每发一度电节省一克煤,全国节省多少;军用飞机采用新型叶片,发动机效率提高了多少,耗油率降低了多少;弹用发动机采用新型叶片,效率和推力提高了多少,导弹飞行速度和最大射程增加了多少……几乎都是天文数字。

  如今,弯扭叶片的应用范围从陆地到天空,从民用到国防,无数支小小弯扭叶片正演绎着神奇。

  “作为学科带头人,我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真正从事业的发展出发,培养、团结一班人,共同攀登科学的高峰。”

  名声鹊起的王仲奇并没有沉醉其中。为了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王仲奇要求自己的学科队伍必须是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水平“国家队”。他对自己科研队伍中青年人的培养,对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在这方面,王仲奇有三个“不怕花钱”:改善工作条件不怕花钱;送青年人参加学术会议不怕花钱;“走出去,请进来”不怕花钱。他几次投资改建实验室;先后添置了200余台计算机,最近又购置了计算能力达5000亿次的“曙光机”,增设了自动测试系统。

  王仲奇说:“这就是要营造一个高水平的、舒适的科研环境,为我们的青年教师搭一个好戏台。”

  既要搭一个好戏台,还要让青年人“唱好戏”。课题组里青年人的学术论文被国际会议选中,王仲奇不惜花费,让作者到会议上宣读论文。遇到国内学术会议,凡是有论文的青年人,王仲奇更是要赶着他们“出去长见识”。为培养青年人,王仲奇什么都舍得,为了引进先进技术,他又不顾自己体弱多病,频繁出国。

  国家需要一项先进的航空技术,王仲奇连续五六次地往返国内外,通过艰苦的谈判以较低的价格转让该项技术,从而为国家省下巨额资金。这项技术被上级领导评价为“引进速度最快、价格最便宜、软硬件最全”的高新技术。国家有关部门奖给他40万元,让他自由支配,他毫不犹豫地用这笔钱为实验室购置了计算机等。

  “作为学科带头人,我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真正从事业的发展出发,培养、团结一班人,共同攀登科学的高峰。”王仲奇就是这样,以人格魅力吸引着众学子。他的课题组,由原来的3人扩大为一支由6名教授、9位博士以及多名博士生和研究生组成的近50人的研究队伍。

  他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现在已经是博导的韩万今教授深情地说:“我从毕业那天起就在王老师课题组,我们的团队经久不散,在哈工大都是首屈一指的,‘生活上不要计较,学术上要达到高水平’,王先生总是这样教诲我们。在这里你会感到这个集体中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促使自己奋进、拼搏,难以割舍。”

  “科学在不断地发展,创新成果在日新月异地出现,我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最大努力为青年人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培养起他们更高的技术素质,让他们把我们的事业接下来,更好地进行下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