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有个转信兵(劳动者之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2:5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石 磊摄人物小传 董文斌,甘肃永登人,1974年10月出生,1992年12月入伍,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兰州军区某集团军通信团值勤站转信台技师。
“苦熬不如苦干” 见证“烽火戏诸侯”的骊山之巅,有座无线转信台,董文斌自1998年以来就独守于此。 转信台常年担负战备通信、对下转信和部队外训演习通信接力保障任务,责任重大,工作单调。在1998年3月之前,先后有5名战士无法忍受转信台“与世隔绝”的寂寞,没呆几天就打起退堂鼓。关键时刻,连队支部想到了已是优秀班长的董文斌。 面对一些人“在山上呆住了就是奉献”的劝告,董文斌回应:“苦熬不如苦干!”为尽快熟悉全新的专业,董文斌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他把相关知识要点抄下来,贴床头、装口袋,有空就看。凭着这股钻劲,不到一个月他就掌握了接力专业的全部内容。有了过硬的业务素质,董文斌次次出色完成通信保障任务。 1999年,一位外国元首到西安访问,公安部门在骊山架设通信站点,并交由董文斌全权负责保障。几天里,董文斌不分昼夜守在电台前,饿了啃方便面,困了趴着打个盹,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8年来,董文斌累计开机联络15737次,没有误过一次事;收发报1017500组,没有出现一组错码;值勤笔记写了17本,无一疏漏。 “军人的素质就是过硬” 董文斌这8年来有7个春节是一人在山顶值班。 董文斌刚上山时已满24岁,由于长年坚守山巅,弟弟妹妹都结婚了,他还没着落,急得家人不停催他回家相亲。有个同村的姑娘在西安上大学,想找当兵的。她给董文斌发出通牒:谈,必须调到山下!看到董文斌执意守在山上,姑娘流泪了:“虽然不能和你谈恋爱,但你是一个值得我尊重的人。”后来,一个叫程爱红的姑娘把“丘比特”之箭射向这个值得尊重的人。2004年5月,她与31岁的董文斌喜结良缘。 董文斌爱岗敬业的事迹传开后,一些企业老板“盯”上了他。有个经营无线器材的老板,3次给董文斌做“工作”:月薪4000,奖金另算。董文斌对老板说:“大道理先不讲,先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我是你的员工,不管你需要不需要我,有更高工资我就走人,你会咋想?”这位老板佩服地握住董文斌的手:“军人素质就是过硬。” “人要讲知恩图报” 就是这样一个好兵,8年多来没立过一次功,亏不亏?董文斌说:“在山上我也没做啥大贡献,只是值值班,组织上一路绿灯给我晋升为四级士官,这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和褒奖,我知足了。” 其实,董文斌有几次立功的机会,可他都让了。2004年底,在立功民主测评中,董文斌得票第一。可他建议连队支部把立功指标给了收信台的徐敏,理由是“应该多给新同志一些鼓励”。去年底,他又以同样的理由让功。 董文斌家在贫困山区,父亲年事已高,希望他早点转业回家。2004年11月,董文斌三级士官期满,部队想留他继续服役。这时有人好心地劝他,三级士官转业回家能安排工作,有城市户口,还在山上苦守个啥?董文斌给家人写了一封长信:“我一个农村娃,入了党,转业后政府还给安置,组织对俺不薄呀,人要讲知恩图报,况且我还是个军人,部队需要我,组织要留我,我能执意离开吗?” 劳动者感言 工作环境不容选择,但工作态度由自己决定。与其碌碌无为混日子,不如兢兢业业干工作。干好了工作,对自己、对部队、对社会都有好处。 本报记者 黄庆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