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灾后豪华办公楼拔地而起 5906万救灾款却沉睡3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06:22 荆楚网-楚天金报

  

灾后豪华办公楼拔地而起5906万救灾款却沉睡3年

  救灾棚一住就是3年

  荆楚网(楚天金报)据新华社电 陕西华阴市2003年8月遭特大洪灾,灾后国家拨款5906万元,欲帮助重灾区3474户居民整体搬迁。这本来是一项温暖人心的“民心工程”,然
而3年过去了,搬迁款至今躺在账上睡大觉,没有发放到灾民手中,华阴市市委、人大办公楼却迅速拔地而起。这其中究竟有怎样的“猫腻”呢?

  2003年8月,一场罕见的特大洪灾席卷渭河流域,华阴市有11个行政村被淹没,3474户、1.379万灾民无家可归。洪水退后,当地政府提出对11个重灾村进行整体搬迁并请求国家支持。随后,国家以“急件”将5906万元(每户1.7万元)移民迁建补助资金下拨到华阴市救灾专户。分洪时,华阴市一名领导在河堤上拍着胸脯向农民保证:“水退后每一片瓦政府都会补偿。”

  今年2月,由于群众反映没有领到迁建救助款,国家发改委调研组赴华阴进行调查,发现这笔应急资金竟然一直“躺”在各级政府账户上“睡大觉”,不少灾民仍栖身在透风漏雨的临时住所内。

  负责搬迁安置工作的华阴市移民局解释说:大部分受灾农民不愿搬迁,所以不能发。

  灾民为何不愿搬?原来,灾民认为政府规划的安置点“不切实际”。例如,某村的规划安置点位于距离村子不足100米远的一块洼地上,1996年和2003年洪水来临时,最先淹没的就是那里。夫水镇托西村的安置点是华西村,实际上,发洪水时华西村同样被水淹了,搬与不搬,没啥差别。

  还有灾民披露这样一件事:为“配合”市里的工作,2004年,华西镇组织人员统一替受灾农民填写了搬迁意愿调查表,“表示不愿意搬迁”,为上级决策提供虚假信息。

  与受灾农民迁建工作迟迟没有进展形成反差的是,华阴市投资近1600万元建设的市委、市人大新办公大楼迅速竣工。华阴市一位老干部说,这是对群众疾苦的麻木不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