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别让消费者吃哑巴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1:00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 |||||||||
对普通百姓来说,买房子可以说是一生中最大的一项开支。然而,购房后的一些遗留问题,如入住几年拿不到房产证、房屋面积无故增大等。这样的纠纷和案件经常出现于媒体,是否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让消费者在遇到买房这样的大事时,能有地方咨询。 ■记者马昭实习生杜妮娜
对普通百姓来说,买房子可以说是一生中最大的一项开支。然而,当许多人节衣缩食买了房子之后,却并没有如释重负般的喜悦。近来,“入住几年拿不到房产证”、“房屋面积无故增大”等报道频繁见诸媒体。这些购房后的遗留问题,让好不容易住进新房的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为了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月收入两千元的陈先生咬咬牙,拿出自己工作几年的全部积蓄,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由于是贷款购房,陈先生每月要向银行缴1000元的按揭款。用陈先生自己的话说,买房后的生活一下子从原先比较宽绰的状况跌到了等着盼着发工资的地步。但是,想想每天下班后能回到属于自己的小家,陈先生略显疲惫的心稍稍宽慰了些。然而,就在他住进新房一个多月之后,突然接到售楼部的电话,称经过实测,他的房子比原先的购买面积大了三平方米,这意味着他要补交一万多元钱的房款。陈先生一下子懵了,靠等工资吃饭的他到哪里再找出一万多元钱来。等回过神来后,他才知道,小区内几乎所有住户都接到了类似的电话,而且房屋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让住户们纳闷的是,他们入住后,并没有人来家里重新测量面积,那么,“最新实测”的数字从何而来?于是众业主一起找到了售楼部,要求重测。在遭到拒绝后,大家无奈之下,找来了电视台。 电视台采访了西安惟一具有房屋面积测量资质的部门后,得到的答复是,“的确没有入户测量,实测面积是根据开发商拿来的户型图进行‘遥测’的。”对这一说法,开发商也表示认可,并答应对房屋面积重新进行测量。到此为止,在媒体的干预下,事情似乎圆满解决了,但陈先生却仍旧踏实不起来,满腹的疑问让他无法踏实。“不管实测结果如何,都让人感觉不公平。当初买房子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来买的,而这突然多出的面积,无论是多出3平方米还是2平方米,到底该由谁来埋单?” 对陈先生的这一疑问,记者咨询了有关专家,据了解,目前合同约定面积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开发方的工程技术人员测算出的“建筑面积”,只能用于工程量、工程款的预决算,但不能用于产权登记。以此签订的售房合同,与按《房产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测算的产权登记建筑面积肯定不同,而且一般情况,后者较前者略为偏大。第二种情况是,房产开发方委托专业房产测量单位对未竣工的商品房进行了“预售测量”,并按照预测所依据的图纸施工,同时按预测结果签订售房合同,这样,最后的实测报告与合同约定面积的误差一般在正常的许可范围之内。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的,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载明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合同未作约定的,按以下原则处理:(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据实结算房价款;(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二)绝对值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 按照法律角度来套,开发商所出具的实测面积大多数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个别户型高于3%的,开发商答应可以退房。但这一结果对事前毫不知情的消费者来说,等于是哑巴亏。结果只有两种,要么乖乖交钱,要么退房。“退房谈何容易,家里已经重新装修过了,一些定做家具根本带不走,这些损失该由谁来付?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就剩下一种结果了,交钱。”陈先生无奈地说。 “尽管是法律规定咱要交钱,但这钱却让人交得那么难受,总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许多准备交钱的业主都与陈先生有一样的看法。因为,同样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载明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合同未作约定的,才按误差百分比的原则处理”。但对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谁能熟通法律,知晓这一规定呢?谁又能事先知道,要在合同中与开发商约定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然而,对于明明知道这一规定,却故意隐瞒,不在合同中体现的开发商,最后却能理所当然地“根据法律规定”让消费者交钱。这样的因条款不明晰而产生合同纠纷的案件,最后往往都以消费者的失败或妥协而告终,例子举不胜举。 一方是对地产、法律一无所知的消费者,另一方是熟通八方关系、精通法律漏洞的开发商,二者签订的购房合同,能否体现公平、公正,谁也不敢保证。只是这样的纠纷和案件经常出现于媒体,是否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是否能像陈先生所希望的,有关部门能成立一个替消费者把关的法律部门,让消费者在遇到买房这样的大事时,能有地方咨询,至少在签订合同时,知道自己签订的不是一份霸王条款,不需要再为日后出现的纠纷而忐忑不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