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盐,正在远去的记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1:04 温州都市报 | |||||||||||||
盐最早都是手工生产的,作为海盐生产的一种原始方式——晒盐,这种手工方式一直流传了下来。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地方盐业市场的整顿,温州的盐场在延续了几千年后,最后一家盐场步履蹒跚,正慢慢走向消失…… ■本报记者 王宏 通讯员 吴树敬
马站盐场的盐工在荒废的食堂前小憩。
晒盐的其中一道工序——打盐花。 鼎盛时期有500多名工人,现在只有80多名工人在晒盐了 前天下午2点多,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苍南县马站盐场第6工区在外垟村,盐田里清澈的水面上反射着刺眼的阳光,亮晶晶的一片。 此时,盐场工人陆续上班了。50岁的朱岳山,消瘦的个子,皮肤黑得发亮。盐场现在承包了,并没有规定上下班时间,但他和平时一样,还是习惯了呆在盐场。他告诉记者,“最近,盐场要关闭的消息让我们这些老员工非常担忧。” 朱岳山祖辈三代都是盐场的晒盐工人。“解放前,要是家里有人是在盐场做工,就不用当壮丁。”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虽然苦,但过得还安稳。 对于盐场目前萧条的局面,盐场场长、书记陈其团心里担忧的是场里300多工人以后的出路。陈其团1977年高中毕业就进了盐场工作,“我们鼎盛时期有工人500多人,盐场的产量一直居全省前5名,现在只有80多名工人在晒盐了。”在简陋的办公室,陈其团不住地吸烟。 马站盐场是1954年从沿浦乡乡办盐场分离出来的,盐田面积114.8公顷,有盐工500人,年产原盐3807吨。1990年、1994年两年,受台风影响,盐田受损严重,虽然一度重新恢复了部分盐田,至现在却只有1400多亩,而还在晒盐的盐场仅800来亩。“其实2003年我们盐田也丰收过,达到3000多吨。可是今年由于多阴雨天气,到上个月,产量才300吨。”陈其团无奈地说。 荒废的仓库,斑驳的称盐架,这一切,显示这里曾经的繁荣 陈其团带记者去了盐场的第六工区,盐场就建在大片滩涂上,一个个长方形的黑色薄膜铺设的“格子”(格子是用条石砌成或滩泥筑成,面积在100~120平方米,深4厘米左右),像一块块明亮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如洗的碧空。“每年的7月、8月、9月天气好,是产盐的黄金时节。”此时,日近正午,海水还没有结晶。 盐场里用的是“滩晒”,一个格分蒸发和结晶两个区,两区之间比例为9:1,蒸发区划为8~9格,海水从储水池中引入后,经过蒸发区后,就到结晶区。“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就按照天气状况,放卤水进结晶区。”朱岳山正用木制的盐耙打花,“‘打花’是我们晒盐过程的一道工序,水面上漂浮着的结晶,就是开始成形的盐花,不要让这些盐花过早地结晶,就要打散它们,这样格子里的蒸发才能均匀,盐的水分也就会少些,‘打花’是为了提高产量。” 自盐场改制后,朱岳山承包了盐场里10多亩盐田。他17岁那年进入马站盐场,开始了晒盐生涯。提起晒盐,他说起来就头头是道。 “以前这里可热闹了。”陈其团说,“这两座已经荒废好几年的仓库,可以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程度。”这两座仓库是用石头垒成的,厚厚的木板门上挂着锈迹斑斑的铁锁。“一座仓库能装600吨左右的盐,产量高的时候,里面都装不下。”陈其团站在仓库前,感慨地说道。 在仓库前面,有一个约2米高的木架,“这个是收盐的时候挂称用的。”陈其团拉住挂在横木上的铁链说。铁链上因为盐水的腐蚀,已经锈迹斑斑了。“那个时候是企业制管理,每天统一在下午四五点收盐。”陈其团也挑过盐,一担都是在130多公斤左右。“白花花的都是盐,看着心里就乐。”可如今,这样的热闹场景只能留存在他记忆中了。 我们只会晒盐,如果盐场停了,我们能干什么呢? 自己也许是最后的晒盐人了,郭仲松并不在意,他更关心的是以后靠什么谋生。 郭仲松在盐场干了37年,今年已经54岁了,就要到退休年龄了,他只希望在退休前,盐场能一直开下去。“今年的收入才2000多元,只够缴每个月200多元的养老保险金。” 40多岁的刘新攀显然要乐观些。他现在除了盐场工作,自己家里还种了蘑菇,生活是不用发愁了。“我们也鼓励工人搞副业,自谋出路。”陈其团在两年前就开始做工人的工作,让一些年轻的工人外出打工做生意。“我们采取了停薪留职的办法,鼓励年轻人学技术。有些工人年纪大了,学技术很困难,就让他们承包盐田,由盐业部门统一收购。”目前,他们每人承包的盐田在10亩左右。“可是这种规模的盐场面积,盐场的收入只能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郭仲松叹口气说:“我只会晒盐,没有其他的技术,要是盐场停了,我还能干什么?”老郭说晒了近40年的盐,现在年纪也大了,也不想再学什么技术。“除了晒盐,还是晒盐。”他给自己下了这么一个“结论”。 记者从市盐业公司了解到,至2005年4月底,全市有盐田2622.9亩,其中苍南县1985亩,乐清市70.9亩,洞头县567亩。自去年盐业市场整顿后,温州目前只有苍南马站盐场还继续生产,洞头、乐清的盐场均已转停。 永强就是因为当时的永嘉盐场而得名 早在东周,就有瓯人煮海为盐的记载。据《温州市志》记载,在唐代永嘉已经有专业的盐场,成为全国十大盐场之一。至宋代,形成永嘉、玉环、乐清、瑞安、平阳五大盐区,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1990年,温州还有盐场83个,从业人员4000余人。如今的龙湾区,史称永嘉场,曾为全国著名的产盐区——永嘉盐场。那时候有数百里的盐场,可今天,在永强的滩涂上,已找不到盐场的影子。 对于今天盐业的衰落,陈其团说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温州生产的盐质量达不到食用盐的标准,只能用于工业。北方的大盐场都是机械化生产了,而我们现在基本上还是人工晒盐。” “按照我国现在的盐业政策,规定年产量在一万吨以下的盐场都要关停,所以温州的盐场都处于关停之列。”市盐业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如是说。 市盐务管理局副局长郑献标认为温州盐业衰落的原因主要是温州盐场自身原因造成的,“除了质量差外,温州盐场生产条件差,海水浓度低,降雨量偏高,使得温州产的盐质量难以提高,加上其劳动生产率低,盐场面积小,一直形不成规模优势。”他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些私人小盐场生产的盐产品冲击了盐业市场,造成市场混乱,影响我市碘盐普及率的提高。一般这些小盐场属于整治废转范围。”据市盐务管理局统计,2005年全市销售各类盐122519吨,其中小包装(加碘食用盐)30112吨,人均消费4.01公斤。“总销量是逐年增加的,因为人口在增多,但人均消费量偏低,主要是一部分市场被私盐、非碘盐占领。”温州历代食盐自给有余,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丽水、金华和福鼎、寿宁等地。 郑献标回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温州本地盐供应达到一个高峰,以后就逐年下降。 我市一文化界知名人 士则认为,温州产盐历史悠久,对温州的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可温州的“盐文化”研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他认为,可以保留一处盐场作为研究和旅游开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