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黄河工程框架历经5年基本建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1:09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郑州十一月一日电(记者 赵敏)记者今日从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经过五年的建设,用数字化手段研究处理黄河水利问题的“数字黄河”工程框架基本建成。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介绍,“数字黄河”工程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二00一年提出建设的。《“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是中国水利部批复的第一个流域水利信息化规划,这标志着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的观念和方式进一步迈向现代化。
李国英说,“数字黄河”工程实施五年来,共投资约四亿元人民币,目前基本建成了以防汛减灾、水量调度、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子政务六大系统为主的“数字黄河”框架。 据介绍,“数字黄河”就是借助现代化的数据采集、传输手段,将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各种要素,构建起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和数字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 据了解,目前“数字黄河”工程在防汛减灾方面,已建设了黄河小浪底至花园口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预报调度耦合系统、视频会商系统和移动信息采集传输设备,工作效率、快速反应能力和科技水平大为提高。 在水质监测方面,通过已建成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监控中心和部分干流水质自动监测站,目前已经可以及时掌握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省界断面的水质情况,为水质污染事件处理决策提供综合会商环境。 目前,“数字黄河”工程基础设施也初具规模,基本建成了国家水文数据库和黄河基本河情、实时水雨情、黄河下游工情险情、黄河水土保持、水量调度、防洪工程等数据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