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万个箩筐护出8万亩松林(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8:37 华商网-华商报 | |||||||||||
在过去的百里明沙上,已成活了280万株樟子松 本报记者王卫平摄
“谁说沙漠不长树?我们做到了!如今,想到榆林看沙漠的人一定会失望,因为这里已经没有裸露在外的明沙了!再过几年,榆林市范围内浩瀚的毛乌素大沙漠,将变成一片片松林和草原。”榆林市林业局局长李俊治自豪地说。 一群村民的笑脸: 每天都有肉吃,让我当局长都不干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横山县雷龙湾乡永忠村村支书曹兴富信步来到村外沙梁上。4年前栽种在这里的樟子松,有的已有半人高了。曹兴富在树丛中这边摸摸那边看看,不住地说:“怎么能长得这么好?” 永忠村位于横山县西北部大沙漠中,全村共567人,每人拥有沙地80余亩。“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沙海,黄风天天刮,一会儿风就把脚下的沙子掏空,沙丘每天都在移位,地貌每年都发生着变化。全村人就靠一条河沟边上的少量土地维持生计。村里总共有几百只羊,羊把附近沙漠中刚露头的草啃掉,于是黄风更加肆虐,羊越来越少,人愈发贫穷。” 2001年秋,横山县林业局在该村实施荒沙造林工程,将樟子松与紫穗槐混交种植,“紫穗槐不但能为樟子松防风遮阴,而且是羊的上好饲料,每年平茬3次,足够羊吃了!”现在,永忠村已经圈养优质改种山羊6700余只,每年光靠卖羊和羊绒,全村就收入近400万元。 “我们每天都有肉吃,也有钱花了,让我当局长我都不干,嫌工资低,不如养羊栽树!”村民们笑着说。 百万个箩筐的守护: 荒漠中长出8万亩松林 为什么永忠村能在沙地里把樟子松栽活,而且成活率高达80%?“诀窍就是我们给每株幼苗都罩了一个箩筐,这就是‘樟子松套笼栽植法’”,横山县林业局局长韩海祥说。 这种栽植法的发明者就是韩海祥。他说在毛乌素沙漠中生长着许多沙柳,用柳条编织箩筐,把箩筐罩在新栽的樟子松幼苗上,不但能让幼苗抵挡风沙的袭击,而且能防止野兔的啃食,还能在艳阳高照的沙漠中为幼苗提供阴凉。经过多次研究,韩海祥和他的同事们制定出了箩筐的标准及栽植要领。 从2001年起,横山县确定了64块基地,总面积超过8万亩,每株都采用套笼栽植法,所用笼筐每只0.8元从村民手中购买。几年来,横山县用该方法栽植了280万株樟子松,经调查,成活率高于80%,其中不少地方已成小松林。 一位局长的心愿: 想给大漠铺上绿地毯 沙地栽树的成活率高于80%,可能吗?不少人这样问。“不信,咱去林区看看”,韩海祥总是这样回答。 “在沙地栽一棵树,成本至少需要5.3元,如果保证不了成活率,那不白糟蹋钱吗!”为了提高成活率,横山县林业局想出一个有效的办法:承包。他们把栽每株树都分为挖坑、换土、栽植、浇水、覆膜、套笼6道工序,按工序验收,分期付款。根据成活率,第一年付20%,第二年30%,第三年50%。 曹兴富说,他们村也有村民承包栽树,“沙地里缺土,承包人从几公里外把土运到路边,又靠肩背到每个树坑旁,还要保证每株树5公斤土。浇水更麻烦,承包人在栽树现场路边挖一大坑,内铺塑料纸,再到当地最高处也照做一个坑,将水运到路边坑里,然后用水泵抽到高处的坑里,最后用细水管浇水。”在按成活率核算费用的约束下,树苗的成活率当然高了。 看着已经成形的林地,韩海祥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十年后他要带着孙子重走一遍这些林地,“那时候沙漠将变成松林,到处都铺上绿色大地毯。我会告诉孙子,人可以改造大自然!”本报记者王卫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