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唯一状元墓终获确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5:35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庄有恭墓与乃父之墓相隔50米,曾被后人混淆 本报讯记者彭锋,通讯员丘秉春报道:在黄埔区文冲街的飞鹅岭,有一处规模较大古墓群。据考证,这是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己未科状元庄有恭及其父庄存斋的墓葬群,已于2002年列为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昨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庄氏后代在祭奠先祖的同时,也为墓旁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揭牌。
古墓气势雄伟惜被盗 据悉,庄有恭祖籍福建晋江,乾隆四年状元及第,历任刑部尚书、学政、总督及巡抚等职,是清代广东出现的三位状元之一,也是清代广州的唯一一名状元。其墓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间,坐东南朝西北,为灰沙构筑的抄手墓。 记者在现场看到,庄有恭之墓由坟头、山手、前后护岭、平台、月池等组成,墓前后护岭最长距离约19米,墓前平台宽最长距离约8.4米。坟头正面嵌一花岗岩墓碑,正中刻“皇清诰授资政大夫、赐状元及第福建巡抚、前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显考滋圃府君庄公之墓”。该墓前部被荆棘和林木所掩盖,碑两侧建筑部分破损,前后及左侧曾被盗墓者挖掘。而在状元墓右侧50米处,还有一座占地超过了300平方米的庄有恭之父庄存斋墓,墓前方还有一对石狮,石狮前还伫立着高4.8米、雕有滚龙结凤图案的花岗岩石墓石柱,气势雄伟。 曾被“张冠李戴”达多年 据庄氏后人介绍,庄有恭墓的发现过程有过一段曲折。广州市地方志记载,1999年广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黄埔区文冲街飞鹅岭发现了“庄有恭状元墓”,并在2002年7月8日被市政府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而在2003年市第四次文物普查过程中,黄埔区普查人员却在上述墓地前发现了盗墓者丢弃在现场的一块碑文:“府君姓庄氏,讳承辅,字奕仁,后以字行。存斋,号也……襄事孤哀子:有常、有恭、有德……”而清人所写刑部尚书庄有恭墓志铭“公讳有恭,字容可,号滋圃……,父奕仁……”根据这些历史资料的显示,2002年被确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墓主应是庄有恭之父庄存斋。据庄有恭的后人庄文彬介绍,这块墓地的确是庄有恭父亲庄存斋的墓地,2003年之前,大家都把此墓当成了庄有恭状元的墓地。 据新发现的墓志,庄有恭父子同葬于黄埔区文冲街飞鹅岭,俗称状元山。于是,从2003年起,文物考察组与庄有恭的后代开始寻找真正的庄有恭之墓。经过两年多的考察和验证,就在两个月前,被荆棘和林木中掩藏了230多年的庄有恭状元之墓才重见天日。 后人希望修缮原貌 庄氏第九代后人庄劳动先生告诉记者:“先祖是书香世家,后辈们也继承了读书做学问的传统,现在的子孙们都是大学生了!”据悉,庄劳动目前住在越华路,称为“状元第”,而那正是庄有恭生前居住地,只是当年的大祠堂和建筑早在1940年日本侵略广州的战火中消失了。 据后人庄文彬介绍,目前庄氏后人有1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广州南沙、普宁等地,而这次来瞻仰先祖墓地的后人有来自珠海、深圳、潮阳等地,他们已向广州市政府了递交了拨款修缮墓地的申请,希望市政府能给予一定的经费,在不影响主体结构的情况下,使庄有恭状元墓能按原有的规模、外貌和内涵完成修缮。
图:这里才是真正的庄有恭之墓林桂炎赵炎雄摄 庄有恭简介: 庄有恭(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番禺乌涌村(今属黄埔区文冲村)人。据历史记载,清代在广东先后出现过三位状元,分别是乾隆时的庄有恭、嘉庆时的林召堂、同治时的梁耀枢,而庄有恭的政治建树最大。 (夏天/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