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斗歌,曲调好听传世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6:38 温州都市报 | |||||||||
日前,在乐清市柳市镇浃西村,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吸引了300多名观众,那“咚咚”的鼓点,那引经据典的唇枪舌剑,却在浑厚高吭的歌声中,奇妙地统一起来。这就是乐清流传了120余年的“斗歌”。 斗歌,又名对歌、对口白、唱口白、文播台,是乐清民间文化的一束奇葩,其腔调唯配以乐清方言才珠联璧合。
■本报记者 王宏 通讯员 徐琴微 斗歌就是斗智斗勇 10月10日晚,乐清市柳市镇浃西村热闹非凡,70多岁的陈阿婆早早地带者小孙女赶往戏台,她可不是去看戏,而是去看“斗歌”。她记得,上一次看“斗歌”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了。听说晚上是“斗歌王”黄万寿“坐台”,陈阿婆开心地说,这场斗歌肯定很精彩。 晚上6时40分,斗歌开始了。只见台上摆有东西两个台,西边坐着一位脸色红润的老人,他就是“坐台先生”黄万寿,东边坐着一名中年男子,被称为“陪台先生”。“咚,咚,咚咚,咚”五声鼓响后,陪台先生清了清嗓子,唱起了开场白:“前有山歌来引路呦……”同时给黄万寿出了一个题目,“一个字眼写起先,再来字眼偏旁连,连成啥字中间坐,……”黄万寿在五声鼓响后,紧接着唱起来,“先把了字写起先,有个一字中间连,成为‘子’字中间坐……”。一个小时后,这位陪台先生下去了,又上来一名陪台先生开始出题。一直到晚上11点多,先后有四名陪台先生上台,引经据典,唇枪舌剑,与黄万寿斗得难解难分。他们妙趣横生的唱词和惊人的记忆力,让人们惊叹不已,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斗歌非常紧张,很多内容都是急中生智想出来的。”黄万寿说,斗歌就是斗智斗勇,我们斗得越激烈,台下的观众越喜欢。可是,现在随着年纪大了,思维反应能力和记忆力都不如从前了,一场斗歌下来,他感觉到有些吃力。 今年63岁的黄万寿脸色红润,头发总是梳理的整整齐齐,看上去是一位儒雅的老者。他出生于乐清硐桥,中学毕业后,在家种田。“父亲很喜欢听斗歌,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喜欢上斗歌。”黄万寿说他年轻时,凡听过的“斗歌”内容都能一一记在心里。后来,他到硐桥小学教书,这让他有机会饱读中国的古典名著和小说。“斗歌的内容很多就是从书中来的。”由于难舍斗歌情缘,2004年,他将自己打拼多年的生意全都交给了儿子,自己一门心思搞斗歌,去年他坐了30多台,今年到现在也已经坐了约20台,连国庆期间也没闲着,周边各地都慕名邀他去坐台斗歌。 “坐台先生”要求很高 黄万寿在斗歌台上做“坐台先生”已经有29个春秋了。由于名声在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外经商的他利用春节回家的空隙坐台斗歌。可是这些年来,黄万寿一直有块心病:如何把斗歌这身绝活传下去。 “其实,一名合格的坐台先生要求很高,许多人学着学着都半途而废了。”黄万寿感到有些无奈。斗歌虽然是民间娱乐形式,但也格调高雅,对表演者的要求很高。“首先就需要考验记忆力,斗歌的传书内容,都是从中国古典文化中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后唱出来的。” 一次斗歌时,一位陪台先生故意发难,给他出了一道难题:“一个城市古是什么名,这城什么古迹有名声?什么名人到此过?题一首什么诗很有名?温州本是白鹿城,妙果寺古迹有名声,王十朋曾经到此过,写一首诗:浙海江深波浪流,心思恚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近游。”陪台先生唱完后,得意地看向黄万寿。这时,连坐在台下的黄万寿妻子也紧张地双手直冒汗。 在第五声鼓响结束的时候,黄万寿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他不慌不忙地唱道:“杭州本是临安城,三潭印月有名声,苏轼曾经到此游,写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台下立刻发出一片叫好声。做了这么多年“坐台先生”,这样惊险的事情黄万寿经常会碰到,“这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要多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只有基本功扎实了,就不怕被问住了。” 经常有年轻人被黄万寿的斗歌所折服,表示要跟他学。可他向前来拜师的人说,坐台先生是斗歌台的主角,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对坐台者的应变能力、口才、嗓音条件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样一来,很多年轻人要么不符合条件,要么知难而退或半途而废。 至今,黄万寿还没有找到得意的传承衣钵的弟子,他担心这门嘴上绝活将濒临绝迹。“我打算将自己这些年来斗歌的一些片段整理成书,以对子孙后代有个交代。” 民间曲艺后继乏人 关于斗歌的起源,有一个传奇故事。《乐清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一年(1885),北白象石船村(今赖宅村)划龙灯,有个“领龙船”(龙灯参龙)先生在祝贺词时,把有些情节唱错了,一名叫闻福臻的青年听出来了,他就插口唱起更正,可参龙先生不认错,从其他方面反驳,于是两人你来我往,一问一答地对唱起来,结果参龙先生唱输了。从此这种对歌形式便流传开来,并不断吸取相关的曲艺精华,特别是借鉴传统诗词朗诵的音节,逐渐完善,孕育了深受老百姓喜爱、独树一帜的乐清斗歌。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乐清涌现了一批思维敏捷、出口成诗的业余斗歌艺人。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乐清市民间娱乐活动缺乏,斗歌进入鼎盛时期,活跃在斗歌台上的坐台、陪台先生曾经一度达到四五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忙于斗歌的坐台先生就剩下黄万寿和翁篛的王松虎等寥寥数人。 乐清市曲艺协会主席陈圣善说,斗歌是一种民间曲艺,但是斗歌只在乐清县城西边一带流行,“主要是受方言的局限,县城东边的人就听不懂斗歌在唱什么。”斗歌的另外一个局限性就是表现形式单调、缓慢,和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很不合拍。 温州市群艺馆研究馆员孙光奇被称为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词典”,他认为,“斗歌”与龙湾、茶山的对歌、撞歌一样,是一种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积淀的内涵更深厚。 对于斗歌的传承问题,陈圣善表示,因为它的局限性太强,推广这个民间曲艺形式难度很大。他认为只要还有生存发展的土壤基础存在,斗歌就不会消失、失传。 链接 斗歌形式设东西二台,相距四五米,两人对唱,西边的叫坐台,东边叫陪台。坐台一场(一个夜晚或一个下午)直唱到底,陪台约唱个把钟头,赵钱孙李轮唱。每场开头,先唱山歌,叫做“前有山歌来引路”;后唱传书,均由陪台先出题目,坐台奉陪。唱时以鼓声加强气氛,唱一句后敲五下鼓:“咚、咚、咚咚、咚”,好比戏曲的过门。山歌四句一段,每句七字为准,也可破格;传书不受唱句约束,可任意发挥。然而都要遵循“斗”的意向,往往唇枪舌剑斗得难解难分,一气斗到不知东方之将白。 山歌题材广泛,体裁纷繁无定式,艺人们凭着自己的才华,搜奇抉怪,编出神妙的词句来取胜。但是必须通俗、押韵,字字明白,声声入耳,唱起来好懂好听,紧紧扣住受众心弦,充分展示斗歌的独特风格和优势。山歌内容大致描述风景、习俗、地理,也有唱文字、科技、时事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