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第一时间奔赴第一现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5日02:57 重庆晨报

  

我们第一时间奔赴第一现场

  裘晋奕:都市新闻部记者

  

我们第一时间奔赴第一现场

  刘苏:体育新闻部记者

  

我们第一时间奔赴第一现场

  秦小:娱乐新闻部驻京记者

  

我们第一时间奔赴第一现场

  郎清相:要闻编辑部责编 地震30年用心触摸唐山记忆

  现场:7月,唐山,地震30周年讲述人:郎清相

  唐山大地震30周年过去快4个月了,而在那里的采访经历,我却始终难以忘怀。

  出发之前,我一直在琢磨应该采访什么样的人物,才能从他们的故事中阐述地震带来的直观灾难和后期影响,更重要的是从人物的访谈中体现出“城覆精神存”的细节。

  在唐山,我寻访到了第一个向中南海报告唐山地震灾情的李玉林老人、舍家救人的柳柏村和李方合、唐山规划专家赵振中老人……他们的经历让人感动。

  唐山截瘫疗养院的病人更是将地震后乐观向上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地震时年仅17岁的王宝占,经过艰苦的摔打训练,在远南运动会上取得了三块金牌。吴立海因为地震导致失明,但他却从二胡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寻访过程中,很多唐山市民仍然难以接受上世纪70年代的灾难,“我们唐山,人人都有地震的经历,故事太多太多了”。

  地震30周年前后,唐山市民也在追忆过去的历史,重新抚摸内心的伤痛。正如李玉林老人说的那样,“年年7月28日我都会到纪念碑洒一杯酒,看看那些罹难的乡亲。虽然纪念碑就在家门口,但内心的伤痛让我几乎不敢去面对”。

  发完稿子后,我站在凌晨的唐山街头,看着眼前的崭新建筑,内心一阵痛楚:没有地震,或许唐山不应该是低层建筑组成的城市。

  再过30年,亲身经历唐山地震前后的人将更少,那时,还会有多少人给你讲述刹时灰飞烟灭的灾难?还会有多少人不能释怀导致24万生命覆灭的历史?

  作为一名记者,我只不过是个时代发展的记录者,能够记录过去所发生的一切,是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抗旱前线互帮互助泪湿心底

  现场:8月,潼南县五桂镇,抗击百年大旱讲述人:裘晋奕

  “没到年关,家里也不急着用钱,潼南县五桂镇方坡村的彭安富却把一头养了12年的母猪,以一元钱一斤的价格贱卖了……”这是9月3日晨报上,我一篇稿件的开头一句。

  白晃晃的阳光下,孩子们在早已干涸的鱼塘里嬉戏玩耍时,卖掉母猪的彭安富眼中的忧虑,却在一瞬间泪湿我心底……

  8月下旬,重庆百年大旱已到最后决战时期。我被派往渝西片区负责采写抗旱救灾报道。

  从半瘫的退伍消防兵为乡亲引来救命山泉水,到连续自费买马为乡亲送水,再到彭安富为保乡亲用水任由鱼塘干涸见底……这其中除了类似龟裂的农田、如雨的汗水所带来的感官冲击,令我体会更多的是大旱面前,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关切之情所带来的感动与震撼。

  “老井是我家祖上打的,我最熟悉情况,当然引水得我上。”“马也是我们家的一员,上一匹马摔死了,乡亲们的水没法送了,我们家伤心了足足半个月。”“鱼塘水没了可以再蓄,乡亲们的水当然不能断。”……大旱当前,一个个最淳朴、最实在的农家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这个百年一遇的干旱夏日里,感动甚至感染着这座英雄城市里的所有人。

  国庆长假,当我再次联系上为乡亲们引水的退伍消防兵廖元光时,潼南县消防中队的战友们已经为他送上了饱含深情的捐款;自费贷款买马的周玉德还在赶马送水路上时,市城区供电局的捐款就已为他解决了买马的所有贷款……

  听着从电话那头传来的欣喜和感谢的话语,我很是欣慰。在这样的关爱与被关爱中,我们的心智和报道一起走向成熟,一起见证我们这座城市的坚韧和温情。

  世界杯上冲进德国人家发稿

  现场:6—7月,德国,足球世界杯讲述人:刘苏

  6—7月,在陌生的欧洲居无定所,看比赛、采访、偷拍、纠缠缺少耐心的大牌球员,在比赛结束后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要赶出两千字的稿子,为了及时发稿,甚至不惜冲进素不相识的德国人家里……

  两个月,时间很漫长,也很短暂,德国世界杯,让我欢喜让我忧。

  为了更加翔实地全角度报道德国世界杯,报社特派了我和同事贺诗一起前往德国。而我在世界杯开幕前近一个月就抵达了德国,除了在德国采访,还前往瑞士和意大利等地进行了赛前探营和赛后追踪。

  面对世界杯,我和贺诗依然用最原始但同时也是最直接的方式采访———我们追逐球队,我们贴身跟踪球员,我们关注球迷,即便是无法实现零距离,但我们不会放过每一次接触真相和真实感受的机会,发回最现场最独特视角的稿件。

  同时,我们还做到了同城乃至国内媒体的前方记者无法做到的:我们并没有忽略世界杯的本质,我们在时间紧迫到几乎窒息的状况下,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对64场赛事的报道。

  贺诗曾千里追访荷兰、乌克兰、意大利,而我有也过贴身巴西、英格兰和瑞士的经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