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津市委关于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04:48 天津日报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密结合天津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社会和谐作为不懈奋斗的目标,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清醒把握,表明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表达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3.近十多年来,我市在实施“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和“三步走”战略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中央的精神与天津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中低收入的大多数群众,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上持之以恒,追求经济发展高水平、文化发展高品位、人的发展高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天津特点的发展路子。牢固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科技路、吃科技饭,努力用先进水平的组合构成天津的经济总量,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教育布局和卫生资源调整,积极抢占先进文化的制高点,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不欠技术水平的账、社会进步不欠协调发展的账。设身处地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生活的难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抓好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文化品位新三件事,以积极的态度、发展的办法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使群众从多方面及时得到了应该得到的实惠。深刻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多发性、风险性,抓基层,打基础,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审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利益。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群众有理有处讲、有冤有处诉,保持了社会的安定有序。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干部群众的创新能力,形成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强大合力,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切实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抓好经常性教育,决不做群众看不惯、不满意的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天津的大好形势。

  4.当前,天津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新的上升期。经过十多年的拼搏奋斗,天津的发展积聚了巨大能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具备了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把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进一步明确了天津的城市定位,为天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人民思进求快、奋发进取的热情十分高涨,对天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正处于一个空前的社会变革时代,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既为天津的发展增添了巨大活力,也必然会带来各种矛盾和问题。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对社会和谐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综观全局,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正视矛盾,主动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经济发展、改革深化、社会稳定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加快和谐天津建设

  5.建设和谐天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实施“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全面加快和谐天津建设,促进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6.建设和谐天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开创天津更加美好的未来。

  7.按照中央的要求,从天津的实际出发,到二○二○年建设和谐天津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依法治市全面推进,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城乡、区域发展良性互动、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群众生活更加富足;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道德风尚更加良好,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安秩序继续保持全国最好地区之一;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城市基本建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形成全市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8.建设和谐天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促进发展的基础上,把公平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正确处理保持稳定与激发活力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力。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关系,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寓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边发展经济,边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确处理全面建设和重点推进的关系,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协调推进。正确处理巩固成果和创新发展的关系,树立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三、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9.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继续抓好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经济工作的三件大事。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建设和谐天津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