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网络媒体江西行-上饶三清山:新时期新战略(图)(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21:53 国际在线

  

网络媒体江西行-上饶三清山:新时期新战略(图)(4)

  本网记者姜防震

  

网络媒体江西行-上饶三清山:新时期新战略(图)(4)

  本网记者姜防震

  雄奇险峻的峰岩,郁郁竞秀的松林,如梦如幻的云雾,巧夺天工的栈道……黄金周期间,三清山金秋的旖旎风光,令八方游客如痴如醉,流连忘返。而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三清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正如众多的游客和专家们所赞:三清山景区,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精品、典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姜防震):三清山雄踞怀玉山脉群峰之上,因山中海拔最高的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并立、高耸入云,犹如道教备崇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至尊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这里东险西奇、北秀南绝,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集于一身,山岳雄险奇秀,人文粗犷古朴,气象变幻莫测,溪泉飞瀑别具一格,动植物丰富多彩,尤以奇峰怪石、惟妙惟肖、云雾宝光、珍树仙葩为世所罕见,自古就享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之美誉。

  大自然数亿年的沧海桑田造化了三清山,可现代人对它的开发建设才历经短短二十年。1984年,全国120余名知名专家受省政府邀请前来考察、评议,拉开了三清山旅游开发的序幕,并留下了“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的感叹。此后,三清山终于撩开了旖旎面纱,日益向世人展露出美丽而神奇的芳容,吸引着游客、专家纷至沓来。著名散文家秦牧先生晚年曾登临三清山,留下了“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的美誉;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会主席保罗先生更惊赞“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类的瑰宝”。

  进入新世纪,伴随“后花园”建设的号角,黄金周的兴旺,三清山人加快了旅游开发的步伐。他们开通南山索道,改造南清园景区游步道,新辟万寿园景区,修缮三清宫,修筑环山公路,兴建全国独一无二的高空栈道——东、西海岸……令人目不暇接的一连串“组合拳”,使景区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推动景区旅游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其速度、其势头为业界所侧目。2003年,三清山游客数量仅为15万人次,2005年便达45万人次,到去年已猛增到67万人次,今年仅1至8月接待游客量、门票收入就已超去年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蜂拥而至的游客,鱼贯而入的车流,催动着三清之旅日益火爆,但同时,也越来越给三清山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难题和挑战:由于开发起步晚,游客聚散集中在南部外双溪一地,而南部接待游客容量有限,导致高峰时住宿难、泊车难现象频频出现;景区目前索道仅有一条,日运送游客最多在四五千人,远不能满足高峰时数以万计游客上山的需要,节假日游客排起长龙候缆车已是常事,索道成了制约三清山旅游发展的新瓶颈;进山游客的快速膨胀,给景区的环境卫生、资源保护以及安全保障等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面对一波波接踵而来的旅游潮,如何迅速从根本上破解发展之困,急迫而又现实地摆在了上饶市和三清山决策者们的面前。思路决定出路。去年以来,上饶市提出了三清山“山上游、山下住,景区游、城里住”的全新发展战略,三清山人也及时创新发展理念,确定了积极参与配合将周边城区上饶、玉山、德兴建成一级旅游服务区,把紫湖、皈大建成二级旅游服务区,把外双溪、金沙、汾水建成三级旅游服务区,构筑以三清山为核心的大旅游框架,形成互动互荣、互利互惠的整体格局,进而使三清山在引领上饶旅游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走出华东、叫响全国、享誉世界的“十一五”发展蓝图。

  按照“十一五”规划,在未来的五年内,三清山将完成包括金沙服务区、汾水服务区、外双溪服务区、紫湖行政中心、景区给排水及环保、连接怀玉山基础设施、东部索道建设、核心景区建设、数字三清、品牌创建在内的众多项目,使三清山真正成为山上游、山下住,景区游、城里住,区域协调发展,文明和谐安全,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风景名胜区。

  保护和开发相并重三清山两条腿走路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对旅游景区而言是道难解的命题。而在三清山,在两者之间却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完美融合,这里的一峰一石、一草一木,无不铭刻着建设者的妙手仁心和殷殷关爱。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刘书宗对记者说:“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努力做到两者的双赢,是三清山坚持不懈的科学发展之道。”

  西海岸、阳光海岸是三清山景区建设的精品力作。这条全长约7000米长的高空栈道依山而建、贴壁而伸,环绕在160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不仅实现了核心景区高空环游,而且行走于此赏松海、看奇峰、观云雾,宛若闲庭信步、踏云而行,大大减轻了游客登山的体力负担。更引人注目的是,建设如此高难的工程,三清山人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堪称独具匠心、细致入微。漫步在栈道上,不时可见有古树从栈道留孔中伸展出来,或横卧在栈道上;游步道、峭壁上浅浅刻下一道道水沟,利于“水脉”的畅通;阳光海岸的木质绿色栈道全由国外引进木材,并经高温高压和防腐处理,以杜绝外界病虫进入;“山水养人,人养山水”、“古树领土,轻步绕行”、“古树自舒展,游人勿惊扰”等提示牌时时提醒人们文明游览。在这条高空栈道上,三清山人将开发与保护的融合发挥得淋漓尽致,被专家们称为“我国景区建设的成功范例”。

  对自然资源如此,对人文资源亦然。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三清宫被誉为“露天道教博物馆”,是三清山人文价值集萃地和重要展示区。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其古建筑、文物损毁严重,内部环境零乱无序,道教仪式残缺不全,直接影响了三清宫原本的古韵风貌和文化品位。2004年12月,遵循“应形赋式,修旧如旧”的原则,三清山人开始对其进行全面修缮。在此期间,他们又多次对建设规划进行优化、调整,除必需的游步道以及恢复性工程外,其他可能影响环境的项目一律叫停。今年“十一”黄金周,修葺一新的三清宫以及三清福地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游人、香客纷至沓来。

  身处三清山景区,时时可耳闻目睹三清山人对环境关爱的良苦用心:建设全长约92公里的环山旅游公路时,在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不惜追加投资1.5亿元,用于公路边坡的美化绿化和安全防护等工程的“精雕细琢”,实现了“人、车、路、景”的和谐统一;从北京人工助迁100万头管氏肿腿蜂进山,成功将一度迅速繁殖的栎旋木柄天牛消灭一空,防止了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侵蚀;投资160多万元完成了梯云岭污水处理工程,正在建设三清宫日处理300吨污水的污水处理站,在景区内新建了公厕蓄水池、化粪池及10座旅游标准公厕;筹资560万元新建了自来水厂,保证了游客用水的供应,解决了人与自然争水的问题;启动了“景区全绿化、道路林荫化、农村生态化”工程,每年坚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仅今年以来在景区公路两旁进行大树绿化就投入资金200万元……三清山管委会主任杨沙鸥告诉记者,每年景区收入的三分之一都用在了保护三清山上,迄今景区内森林覆盖率已增至88.11%。

  三清山人视环境和资源保护为生命线,同样也体现在日常严谨细密的管理中。近年来,三清山景区共拆除了56处违章建筑,停建了3处大型宾馆,关闭了26个外围景区的无证开采矿点,查处各类破坏景区资源和污染景区环境的行为20余起,拆除有碍景观的建筑物8000多平方米,并对现有宾馆以与自然相融合为目标实施了外观改造,对已破坏的山体进行了植被恢复。同时,坚持房让树,路让树,人让树,十厘米以上的树都由林业局编上号,建设不能就地取材;实行环境卫生全日保洁,制订和落实了“环卫工作十不准”准则,攀岩工、环卫工每天巡回收集垃圾并统一下山装车运往垃圾场;做到净菜上山,洗涤下山,避免山上人和植物争夺水资源;对景区旅游购物点实行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新建和改造了7个网点,全面整治了乱摆摊点、沿路叫卖现象;控制宾招设施的规模并逐渐减少,逐步将山上的宾招转移到山下,并通过改造外双溪服务区,新建了购物街、游客服务中心、两家星级宾馆等配套服务设施;对导游、轿夫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杜绝强买强卖、拉客宰客等不良行为,树立文明景区新形象。至今,景区已先后获得了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创建文明风景区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山、卫生山、文明山、和谐山。

  令三清山人欣喜的是,今年8月1日,《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正式施行,紧接着上饶市《关于加快三清山旅游业发展的决定》迅速出台,这标志着三清山风景区管理由此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如今,行进在申遗路上的三清山人,正按照世遗标准加大科学开发、保护力度,加快与国际的接轨,推动三清山快步跻身世界级名山的行列。

[上一页] [1] [2] [3] [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