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调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3:03 京华时报 | |||||||||
新 闻 群众与市长的答案大相径庭 据新华社11月12日电,山西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
另据《人民日报·华东新闻》11月15日报道,调查中虚拟了一种情形:“某市财政收入全省领先,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您愿意让现任市长继续留任吗?”接受调查的普通民众中,71.01%选择了“不愿意”,但身份为市(厅局长)、县(处)长们的被访者中,90.8%选择“愿意”。 直 评 环保靠“认识”不如靠利益制衡 坦率地讲,仅就“加大环保力度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这个问题而言,是不需要问就该有的结论———影响肯定存在,影不影响并不是真问题。真问题是:当治理环境污染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时候,地方官员是否愿意主动放弃一些经济发展,来保证环保?目前来看,多数官员是宁愿以“污染”为经济发展代价的。 据报道,在中国的上一个五年计划中,GDP的所有指标都是超额完成,但环境的主要指标却一项都没有完成。这说明,在环境保护这个问题上,已经不是单纯的官员“认识”问题,而是约束力不够的问题,是官员追求GDP的驱动力没有遇到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的问题。 环保与经济发展存在三种关系:一是未雨绸缪搞环保;二是亡羊补牢救环保;三是不闻不问毁环保。理想的模式是未雨绸缪,最糟糕的模式是不闻不问。光靠“科学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认知教育,无法实现撬动作用,把经济比拼的战车拉回来。有媒体评论说,要“力促民众与地方官达成环保共识”,窃以为,共识早已存在,惰性不行动才是关键。在目前的情况下,比较实际的选择是尽力亡羊补牢,在此基础上“保二争一”,避免环境问题滑落得更远。本次调查的结果给了我们提示:既然民众通过切身的感受,对环境污染深恶痛绝,九成民众希望环保与经济同步发展,那么就应该把这股自我觉醒的民意,通过监督杠杆,转化为对干部监督的“官意”,而不仅仅是期待官员的“良心发现”、“认识到位”。 “市长的觉悟不如群众”从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官员是民众的代言人,出现官意与民意脱节,这说明这种代言出现了问题。在通过数字考核干部的前提下,应将老百姓是否满意作为官员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只有这样“借力打力”,才可能撬动那些担忧环保减缓经济发展进而影响政绩的九成官员,而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更是个利益制衡的问题,需要相关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跟进。 摘编自《法制日报》11月15日 文/毕书之 辨 析 应诉诸“利益一致”而非“认识一致” 把官员环保意识的缺乏定位在“认识仍然模糊”和“政治觉悟”上,这是一种非常浅薄的定位。山西厅局官员与群众在环保调查中作出不同判断,实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利益分歧,而非什么认识和观念上的分歧。 利益分歧与观念分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观念理性上我赞成某种政策,如果这个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会损害到我的实际利益,我就会反对它,这就是利益分歧与观念分歧的区别。官员与群众对环保不同的判断就是一种基于现实经验、深刻的利益分歧。群众会感受到环境保护对自己利益切身的影响;而对官员来说,排污超标的工厂能增加本地GDP,让自己官升一级。 其实,当前群众和官员自上而下应早已对环保形成了统一的认识,但这只是抽象的“观念一致”而非实践中的“利益一致”。官民对某件事物观念一致是绝对靠不住的,只有制度安排下实实在在的“利益一致”才是根本。 可惜我们的政治实践常被某种表象上的“观念一致”所迷惑。我们常常会注重和强调官员和百姓在某个问题上观念的一致:安全生产认识达成一致,环保意识达成一致,可因为利益未在制度上达成一致,许多观念共识下,矿难依然不断,污染项目成为家常便饭。 山西官员与群众作出的不同判断,真实反映了官民在环保问题上的利益分歧。官员依据自己的切身利益说出了实话,使真实的利益分歧表现出来,才可能通过制度博弈达到一种利益均衡,而不是维持观念上虚假的共识和一致。期待更多的官员在更多的问题上能说出这种实话,从而不至于误导高层决策。 摘编自《潇湘晨报》11月14日 文/曹林 求 是 “污染市长”得拥戴的背后 环保在一些地方官员心中的位置,民间早戏称为“三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冲突起来不要”。不过,当“说起来”也不那么重要时,情形实在让人沮丧。特别是如此多的人愿意一个可以带来财政收入的“污染市长”留任,让人深思。 是接受调查的干部们对民意不了解、对环境恶化后果不清楚?显然不是。是这些干部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吗?在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的如今,各级干部又岂会不懂环保与经济增长同步关系的重要性?这些参加调查者的“模拟选择”,实则是他们实践中的执政思维的一种折射,也反映出他们所处的现实环境。 尽管我们已经强化了“环保优先”意识,但官员追求GDP的驱动力,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遇到强力阻遏。非但如此,来自“上”与“下”的两股约束力,还相当苍白。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都是政绩,前者是“显绩”,后者算“潜绩”。目前,对“潜绩”无论是评价还是考核,还比较模糊;相反,对“显绩”的鼓励,倒是看得见摸得着,关系官员切身利益。有些地方官员就干脆自嘲执政处境是:“不重视环境肯定得死”,但“早重视环境一定早死”———在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冲突难以避免。而经济一旦上不去,可能意味着地方失去发展机遇,官员失去很多升迁机会,甚至同样招致民怨。所以,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惜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促使经济快速发展,几乎是其本能的选择。 当然,对“显绩”与“潜绩”,在不同的人那里也有不同的感受。今年的GDP上升了几个百分点,普通百姓并不一定能记住,但对于门前的臭水浜、化工厂排放的毒烟,却是有切肤之痛。与九成官员选择“污染市长”留任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七成群众坚决说“不”。还有69.08%的人认为“在保护环境方面政府负有较大的责任”。显然,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政府在环境方面的建设、保护有了更高要求。 我们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百姓的“认识一致”、“观念一致”,我们更需要的是:让中央的要求成为地方官员的主动选择,让百姓的环境意愿成为地方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真正达到实践中的“步调一致”、“利益一致”。 如果能以最有效的手段,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人在第一时间内就付出沉重代价,制造不出所谓的“数字政绩”,产生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时间差”;如果老百姓的口碑,能直接左右官员的前途,那些至今还在“经济”与“环保”两难中徘徊的人们,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位“污染市长”吗? 摘编自《人民日报·华东新闻》11月15日 文/吴焰 记者:毕书之 吴焰 曹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