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牛奶悄悄涨了一毛钱之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5:12 杭州日报 | |||||||||||||||
11月1日起,上海光明乳业对于它的多种牛奶产品都作出了提价0.1元的决定。杭州本地牛奶企业则按兵不动。不少人心有疑惑:牛奶会不会继油、糖、电、水之后成为涨价的又一新热点?光明乳业首发的涨价会不会引爆杭州牛奶的集体涨价?牛奶会不会还有第二波
牛奶为什么要涨价? 油价涨价带来的压力最大 上海光明乳业杭州一家销售点贴出了这次调价的21类牛奶单品,有瓶奶、新鲜杯、浓浓酸奶等,价格最便宜的是1.1元每瓶,最贵的是2.1元每瓶。这次调价让每种单品都上涨了一毛钱。但这次调价仅只针对送奶上门的订户,所有超市、商场的光明牛奶产品都没有列入涨价范围。 “今年白糖从每吨2700元涨到4800元,电费每度提价了0.07元,用来饲养奶牛的羊草去年是每公斤0.7元,今年涨到1元钱,苜蓿草去年每公斤0.8元今年1.25元,另外牛奶的包装材料、运费都在涨。企业平均每两个月要收到一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通知单。估计综合成本上涨幅度起码在30%以上。”上海光明乳业的负责人对于涨价的事情虽然不发表任何评论,但是一提到原材料的涨价,各种数据脱口而出仿佛烂熟于心。他认为在这其中,油价涨价导致运费上涨带来的压力最大,“从生奶到生产车间,然后从生产车间到客户手里,牛奶加工的每一步骤都是要靠车的运输而完成的,现在的油价上涨了这么多,因此牛奶成本也在飞速上涨。” 为什么只涨订奶价, 商场超市零售“维持原价”? 至于商场、超市里的牛奶为什么没有同步涨价?光明乳业工作人员解释,商场、超市的涨价程序相对要复杂得多,不是厂家想涨价就马上能涨价的,还需要向商场申请,而这一整套程序走下来可能需要一个多月时间。但是,也有行业人士推测,原因可能还不仅仅只是商场程序更为繁杂而已。而是因为,商场超市里的牛奶品牌更多,竞争更加激烈,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敢冒丢失市场份额的风险而贸然提价。在商场里,所有的牛奶品牌都摆放在一起,价格一目了然,消费者一对比,价格低的就比较容易“入眼”些。 商场牛奶产品不敢涨的原因是怕丢失市场份额,那么,送奶上门的订奶价涨了就不怕丢失市场份额吗? 目前切分杭州送奶上门这份市场蛋糕的大概为四家牛奶企业:新希望双峰、燕牌、美丽健、光明乳业。其中前3家为杭州本地牛奶企业,只有光明为外地牛奶企业。 “选择在商场涨价,要面对的是蒙牛、伊利等十几个牛奶企业,而在本地送奶这一块,竞争对手相对就少一些了。”一家牛奶企业老总给自己的同行分析涨价原因。 对于这次订奶涨价1毛钱,是不是企业对于消费者心理的初步试探,接下来会不会有第二波第三波的涨价行情呢?记者无法从牛奶企业方面得到直接的答案。但是据大多数业内人士预测,牛奶近期不可能出现暴涨的局面,因为目前国内乳品市场基本还处于同质化和低价竞争的时代。 各地牛奶纷纷涨价 杭州本地企业缘何“欲涨又止”? 今年6月,上海牛奶零售价格平均上调10%左右;7月,福建省内各大城市牛奶零售价格平均上调15%左右;8月份,广州也上调了10%左右。还有杭州的周边城市宁波、南京都调整了牛奶的零售价格。 每个地方牛奶价格上涨的原因都如出一辙:“原材料上涨。” 然而,从去年到现在,杭州订奶零售价格没有变化,直至11月1日,光明乳业正式宣布对21类牛奶单品进行0.1元的调价,相当于5%—10%的涨价幅度。而到目前为止,杭州本地三家牛奶企业对订奶价仍然“按兵不动”,处于观望状态。 “敌动我不动,人家受不了原材料涨价而提价,我们杭州企业难道有什么铜墙铁壁的神功?没有。我们喊涨价已经喊了四个月了,从7月调价协调会一直开到现在,几家牛奶企业负责人坐下来谈了不下10次,但一直没有达成共识。谁也不敢冒险首先涨价,总认为谁先涨价谁就会马上减少市场份额。”杭州新希望双峰牛奶企业总经理林永裕说,原材料的涨价让大部分企业已经濒临亏本的边缘,但是谁也不敢动。就怕再这样下去,可能会有企业要靠牺牲产品品质来挽回成本损失了。不过,那将是我们企业集体走向毁灭的时候,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说实在的,我们已经有充分的市场调查表明,消费者对于牛奶适当调价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大家最怕的是,你前脚一宣布提价,他后脚就搞促销搞变相降价,把你的市场份额全抢光。” 多年以来的低价竞争,成了每家牛奶企业的一块心病。 从2003年以来,国内的牛奶行业纷纷卷进了一场“恶战”,先是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通过价格利器发动进攻,使得近几年来的牛奶价格一降再降,再是各大企业各自为战的混战。每年的8月到9月,都会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价格战,无论是商场超市还是订奶的散户,而各种奶制品的价格的降幅一般都在20%—30%左右,最高甚至达到近40%,“这种价格战,使得牛奶的价格在今年初已经跌入了谷底。” 世纪联华超市庆春店负责柜台的员工对于“牛奶战”的印象非常深:譬如,某品牌牛奶推出买一赠一,买500毫升牛奶赠送250毫升牛奶,紧接着,就会有另一家企业跟进买500毫升牛奶赠送500毫升牛奶的优惠。还有,只要你在搞买一箱袋装奶再送一盒鲜奶,那我就送二盒鲜奶。 “表明上看,价格战的结果是消费者得实惠了,实际上不是的。无序的价格战打到后来,就是品质的下降,吃亏的还是消费者。近几年来,围绕牛奶行业的丑闻层出不穷,像‘回产奶’、‘早产奶’等等。这都是搞价格战的恶果。”杭州奶业协会秘书长叶建华担心不惜成本的价格战会把整个行业带进死胡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乳制品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2002年为6.8%,2003年为6.1%,2004年为5.4%。目前,我国近1500家的乳品加工企业,1/3左右的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另有1/3的企业出现亏损,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利润率呈下滑的趋势。 □文/记者 涂孝丰 摄/记者 金顺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