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你为人家做了点每晚叫叫的事 人家都是记得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5:18 都市快报

  11月11日晚8:00,路过上城区斗富三桥,昏黄路灯下,小弄异常安静。突然,身后响起一句地道杭州话:“楼上楼下,门窗关好,火烛小心,煤气瓶关好。”

  回头一看,一位老太太一手拿电筒,一手提着个大喇叭,喊话。

  这是盛行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的一种社区治安防范方式,如今,一些老社区仍有保
留。

  而在曙光路友谊社区,老邻居们再也听不到这熟悉的提醒声了——曾经的社区居委会书记,做了十多年打更人的叶笑笑老人,已于10月31日辞世,终年80岁。

  上世纪八十年代,叶老太曾在横山桥居委会(后合并到友谊社区)当了十多年书记,十多年间,每天夜幕降临,她都拿个大喇叭,穿行小区,用她独特的略带沙哑的嗓音,提醒居民。风雨无阻。

  在横山桥,大家都叫她“叶妈妈”。

  电视台给她拍了个专题片,就叫《打更人》

  “母亲很小的时候学过越剧,后来随父亲调回杭州,就在横山桥居委会当了书记。”女儿周玲英说。上世纪90年代,已70岁的老人才从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她是友谊社区年纪最大的社区书记。”

  每天晚上8点,老人准时出门,扯着嗓子喊,提醒邻居注意安全。“母亲喊得很有节奏,什么楼上楼下,门窗关好,火烛小心,自行车锁好,煤气瓶关好……

  “原来没有喇叭的,就是凭嗓子喊,后来嗓子实在吃不消了,居委会就买了个喇叭,这样声音就更响了。

  “每天只要时间一到,她什么事情都会推掉,拿上喇叭就出门。有时家里来客人,人家好不容易来一趟,母亲就跟他们讲,你们先等等,我先出去下。

  “母亲声音略带点沙哑,横山桥老邻居,一听到喇叭响,就晓得是她出门了。每晚8点,都能听到母亲的声音,准得就像钟表一样。”

  一只手表,一个喇叭,几双球鞋,就是这位打更老人一年的行头。就这样,年复一年。

  1991年,杭州一家电视台开了个记录普通人故事的新节目,他们找到叶妈妈,给她做了个专题片作为节目开篇,题目就叫《打更人》。

  “节目一开头,妈妈拿着喇叭,走在夜幕中,喊着,楼上楼下,火烛小心,那时我们全家围在一起看这个节目,妈妈很开心。”女儿周玲英说。

  从此,叶妈妈这位都市打更人,声名远播。

  叶妈妈的处事方法,我们都很受用

  现在的栖霞岭社区书记周巧云,曾在友谊社区工作过三年,一直留着叶妈妈的联系电话。

  “叶妈妈可是个活跃分子,社区夕阳红艺术团,是在她建议下成立的。当时三个居委会合并,横山桥居民哪家有什么事情,哪家老人有什么特长,她都晓得。”周书记说。

  当时社区有户人家装修房子,漏水漏到下面住户家,两家人吵得很凶。周书记和叶妈妈赶到,叶妈妈说:“哪家没有个装修的,楼上装修前,最好跟楼下先说一声,装修图纸给楼下看看,哪个地方不能敲,哪个地方是下水管道,两家人商量商量。楼下听见楼上在装修,主动去问问,提醒一下,问题不就解决了?”

  苦口婆心劝了半天,两家人都觉得叶妈妈说得在理,气消了。

  “叶妈妈这种处事方法,我们都很受用,后来有居民装修房子或破墙开店,到社区来盖章,我们都要提醒他们。”

  熟悉的敲门声,再没响起

  平时,女儿陪叶妈妈出门,邻居都很热情地跟老人打招呼,问身体好不好,女儿蛮纳闷,怎么大家你都熟?

  叶妈妈就说,这个人,以前怎么怎么帮过他(她),脸上带着满足。

  老人去世后,邻居碰到老人子女,总要说:“叶妈妈走了,可她对我们的好,我们一辈子都记得,以后有什么事体要帮忙,说一声,还跟叶妈妈在的时候一样。”

  叶妈妈住的友谊社区7幢,有位独居老太太,身体不大好。每天早上,叶妈妈都要过去敲一下老人的门,如果老太太在房里应一声,她就走了。这样,也坚持了近10年。

  直到10月15日,叶妈妈患癌症住院,熟悉的敲门声,才再没响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