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明:善解“疙瘩”的“郭司法”(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06:08 华商网-华商报 | |||||||||||
麟游县招贤镇司法所所长郭天明 本报记者魏靖摄
郭天明,1957年3月12日生,中共党员。1975年至1991年9月,一直从事农村村干部工作,1991年10月参加司法工作,2001年12月调到麟游县招贤镇担任司法所长、调委会主任。先后被评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2004年全省十大法制新闻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等称号,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49岁的郭天明,从事基层司法工作已超过15个年头。自2001年12月调到麟游县招贤镇任司法所长、调委会主任以来,已快5个年头了。他在这个有一万多人口的山区大镇,调解了1033件各类矛盾和纠纷,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72万多元。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善解“疙瘩”的“郭司法”。 案件解决当事人下跪致谢 2002年5月,招贤镇石家嘴村62岁的村民邢某为承包地纠纷,连续8年多次到县、市上访,其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他把这一情况写信向中央领导作了反映。中央将信件转至地方后,镇党委、政府委托郭天明调解处理。郭天明通过走访当事人,查阅村组承包土地资料,发现邢某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随后,郭天明在石家嘴村公开调解,60余名村民旁听。通过调解,邢某要回了被他人强行耕种了8年之久的承包地,邢某当众下跪感谢郭天明。 收了你钱我就不值一文钱 2005年除夕晚上7时,郭天明正感冒发烧,躺在床上挂吊针。这时,东家嘴村村民陈某因兄弟分家打得头破血流,其家人跑来要他去处理。他啥也没说,拔掉针头,深一脚浅一脚赶到陈家。经过连夜说服劝解,陈家兄弟俩及媳妇互相谦让,家产分配、老人赡养费等问题迎刃而解。到大年初一清晨的鞭炮声响起,他才拖着病痛的身体回到家中。 2005年8月,在调解一起解除婚约的纠纷时,男方的父亲给郭天明送来300元钱,让他帮忙多向女方家要回一些聘礼。他拒绝了礼金,公正地调解了这起纠纷。后来,男方的父亲说郭天明不给他面子。郭天明说道:“假如我收你一分钱,我自个儿就不值一文钱。” 爱管“闲事”是“郭司法”职责 一些群众对郭天明说:“老郭,现在的干部都怕难缠事,遇事都躲着走,你为啥爱管这些闲事?”但老郭自己认为,当干部就是要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自己是镇上的司法员,管“闲事”是他的职责。 一年365天,郭天明天天吃、住在司法所,没有节假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都用在了调解群众纠纷、化解矛盾上。儿子参军,他没有时间去送;儿子复员后没工作,他没时间给儿子找。远嫁外地的女儿得病住院,多次打电话希望父亲去看她,可因为忙,都没有去成。提起儿女,老郭总觉得欠了他们很多。 当调解员要有“舍一头”精神 郭天明常对家人说:“甘蔗哪有两头甜?舍哪头顾哪头,对我来说是最实际的考验。”别人夸他取得的成绩时,他说:“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调解员,人民的司法员,就要有舍一头的精神,只要辛苦我一人换得众人甜,我就心甘情愿了。” 在成为公众人物后,有人问他调解矛盾有何秘诀,他笑着说:我靠的就是一张嘴,两条腿,一颗公正仁爱的心。本报记者魏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