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发出“红色警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0:20 河北日报 | |||||||||
小资料 什么是赤潮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
我国是世界上赤潮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多起赤潮事件发生。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赤潮的可能性,但多数发生在比较温暖的季节。 赤潮的防治 赤潮的防治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主要原因在于引发赤潮的赤潮生物种类繁多,暴发机制各异,人们对很多赤潮的发生机理尚未从根本上掌握,因此难于从发生机理上控制赤潮的发生。 目前,国家海洋局已经在全国重点海域建立了33个赤潮监控区,做到监控区内赤潮发现率百分之百。 10月末,渤海湾天津、黄骅附近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经鉴定,其生物种类为球形棕囊藻。据有关专家介绍,渤海海域在目前这个季节发生棕囊藻赤潮在近年尚属首次。 11月15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沧州当地渔民及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对此次赤潮发生后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现场 渔民出海捕捞受阻 每年伏季休渔结束后的9月至11月,是渤海渔民捕鱼旺季,而发生在10月末的赤潮,使我省黄骅市不少渔民不得不将渔船停泊在港口,等待赤潮结束后再出海。 11月15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渤海边上的张巨河村,这是黄骅市南排河镇所辖人口不过千人的小渔村。走下205国道,记者看到不远处桅杆林立,飘着鲜艳的旗子,便断定那里就是这个村的渔港了。 来到渔港,记者一条一条船地寻找,看看有没有人在船上忙碌,因为往年的这个季节,是黄骅渔民最高兴的日子,每天家家户户渔船都会带着捕捞的海货满载而归,渔港里到处都是渔民们忙碌的身影。可是,在渔港找了半天,才在一条船上找到一位少年。 “船上人都去哪儿了?” “海水脏了,好多天都打不上鱼来,船长和船工们都上岸休息去了。”少年答着问话。 看到渔港不远处的一栋房子里坐着一些人,记者走了进去,听说是来采访的记者,一位怎么也不愿说出姓名的年轻人说:“你是问海水脏的事呀!我带你们找几个老渔民,他们能说明白。”跟着这位小伙子,记者找到了正在村头和几位渔民聊天的老渔民王泽池,王泽池很热情地把记者领到了他家里。 王泽池今年58岁了,在海上捕鱼已有40多年。问起海水变脏的事,他告诉记者,自从下海那天开始,他就没见过海水这样脏过。 “这海水变脏,专家说是因为发生了赤潮。” 记者看到一份黄骅市海洋局关于该市海域发生赤潮的报告,这份于10月31日成文的报告说,10月26日,接到南排河镇政府的关于该市海域发生不明污染物的报告后,该局派人到现场进行了监视,经报上级有关部门鉴定分析,该市海域发现的黑红色颗粒状悬浮物,为普氏棕囊藻,该藻对贝类的鱼虾幼体产生危害。 “我们渔民不知道什么是赤潮,反正是海水变得像小米粥一样,鱼打不上来了。”王泽池说,海水变脏有好几个月了,最早是在农历的七月中旬,那几天下海时,发现海水有点不对劲。表面漂着一层油乎乎的东西,还有点发红发黄,用手一抄,满手都是像水泡一样的东西,手一捅就破,满手发滑。 王泽池说,一开始的时候,人们没意识到情况这么严重,还是照样出海,可是网下去后,不但打不上鱼来,就连网上都是黏糊糊的像粘上了米粥一样的东西,特别的滑,连起网都特别困难。网被糊成一个,没法用了,只好拉到街上去晒,想晒干了,用手搓,可是这些东西都凝固在网上,特别难搓掉。后来,只好到洗车点用高压水枪冲。就是这样,还是有好多网被弄坏,不能使用了。为了来年好生产,现在好多户渔民都到网厂去订网了。 张巨河村42岁的渔民刘淑成,这些天更是苦闷,他们家是小孔渔网,好的年景一天下来,有时能收获四五千斤虾米,现在可好,网一下海,拉上来后被糊得严重,别说海货,网都被糟蹋了。由于连着几个月了没收入,媳妇整天跟他着急,说挣不上钱来。“出海10多海里全是这红乎乎黏黏糊糊的,从岐口到大口河沿海边全是,船在海里行走,螺旋桨一打,从海里泛上来的全是这种东西,看着让人恶心。”刘淑成描述着脸上泛起厌恶的表情。 说起今年的收成,王泽池说,到现在都有两三个月没下海了,按往年的收成计算,每天一条船也得损失个两三千块钱,全算下来一条船损失得十来万块钱。南排河镇沿海有好几十个渔村,上千条渔船,总的损失数可不小。他补充说,由于长时间没收入,有些船主连雇工的工资都开不出来了。“不过,我们最担心的是,海水一直这样脏到明年的开春,到了孵化期,鱼虾不能正常产卵生长,明年收入也没指望了。”想着未来的日子,王泽池不免忧心忡忡。 □本报记者 周万良 [发自沧州] 分析 专家详解本次赤潮 赤潮是否消退尚不确定 近两天,有些媒体报道了我省沧州沿海发生赤潮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从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看,这次赤潮跟媒体的报道不太吻合。”11月15日下午,当记者致电省海洋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省海洋局工作人员这样表示。 他告诉记者,不太吻合的一是时间段,监测部门掌握到的时间段比较集中,就是10月27日到11月6日,没有媒体报道的时间那么长。11月9日以后又从媒体上得到信息,又派出了监测人员,但是因为认定赤潮有一个取样培养鉴定过程,现在还不能认定究竟属不属于赤潮,是属于10月底那次的余波或反弹,还是新发生的赤潮。预计到本周末会有结论。 10月27日,沧州市海洋局在黄骅海域海面发现异常,海面有大面积棕色漂浮物。从直观看,水面漂浮物是直径约为0.5至2.0厘米不等的透明球体,外膜为浅棕色,经鉴定分析为球形棕囊藻,由此确定该海域发生赤潮。监测人员出海监视发现,黄骅海域从歧口村(与天津交界)至黄骅港沿线海域,垂直海岸线纵深35公里均有赤潮,20公里以内最多。 11月1日,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天津港航及大沽锚地等300平方公里海域范围内监测发现,赤潮严重区主要集中在距岸边约20公里的近岸海域,球形棕囊藻密度由近岸向远海逐渐降低。 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陈武军表示,现在海面上还有棕囊藻聚集后形成的胶质小泡泡,但是棕囊藻已经死亡,从专业角度上讲已不构成赤潮。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赵书利工程师解释说,从专业角度讲,一升海水中的棕囊藻密度要达到1×107个,才能称为赤潮。 省海洋局环境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0月27日左右黄骅海域发生的赤潮到11月6日基本消失。省里的工作主要是加强监测,向最严重的沧州沿海区域派了观测人员,及时反馈,当地有关部门向涉海部门发了通报。 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陈武军证实,此次赤潮在11月1、2日为藻类的生长期,6日已进入消亡期。 黄骅海域在业务上归设在青岛的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分管,北海分局赤潮预报值班室工作人员表示还没有接到黄骅11月新发生赤潮的报告。 北海分局环境保护处工作人员秦龙渊说,赤潮一般多发于夏季,10月底11月底发生赤潮是极为罕见的,分局里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也都觉得很奇怪,主要原因现在还不好说。此次属于规模较大的赤潮,但11月4日北海分局派飞机前往黄骅海域时,从飞机上已看不到了。 渤海近年首次出现棕囊藻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都表示,这是第一次在黄骅这样的北方海域发生棕囊藻赤潮。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站长陈武军说,赤潮有好几百种,我省海域此前多发的一般是无毒的夜光藻引发的赤潮,而棕囊藻赤潮在南方出现较多。 该站工程师赵书利说,黄骅海域上一次较大规模的赤潮出现在2002年,近年来棕囊藻在当地的监测中也时有发现,但是此前从来没有达到形成赤潮的规模。因为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所以目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们也不知道,甚至连它的毒性都只能靠查找资料来确定。而我省海域多发的夜光藻赤潮是不形成胶状群体的,所以对养殖业和捕捞业的善后问题,他们也提不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此次赤潮损失尚待认定 赤潮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毒的,一种是无毒的,认定是否有毒是赤潮发生后有关部门要认定的第一件事。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省海洋局和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有关专家都表示,此次的赤潮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是无毒的。具体地说,经鉴定分析,此次引发赤潮的是普氏棕囊藻。 据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赵书利工程师介绍,资料显示,棕囊藻对人体和成年鱼类基本无毒,但对鱼类幼体和贝类有一定毒素,有的资料上干脆就写着无毒。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环境保护处工作人员秦龙渊表示,棕囊藻本身无毒,但是棕囊藻形成的赤潮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胶状、黏稠度比较大,藻类一团一团地漂浮在海面上或悬浮在海水里,不利于鱼类的呼吸,危害还是比较大的。 省海洋局工作人员表示,全面的损失情况现在还没有统计,有待监测部门进一步认定。秦皇岛环境监测中心赵书利工程师说,从他到过的现场看,海面情况没有媒体报道的“像粥一样”那么严重,他说赤潮实际上是浮游生物的生长周期决定的,而且跟各地所处地域、风浪等因素都有关系。赵书利描述,在海上看到的是无数浅棕色的膜包着水形成的胶质小球,大的直径在一两厘米左右,小的在0.3至0.5厘米左右,是极多棕囊藻个体聚集而成的。 赤潮危害集中在消亡阶段 据海洋部门有关专家介绍,赤潮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危害主要集中于消亡阶段。大量赤潮生物死后,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生物的正常群落组织和生长,或产生有毒的硫化氢气体也会杀死海洋生物,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威胁。 但北海分局环境保护处工作人员秦龙渊说目前对赤潮没有特别好的善后方式,可以采取的措施都是被动的,主动杀灭的方式效果不是很理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一旦赤潮发生,滩涂养殖只能采取不换水的方法来规避,远洋养殖和捕捞只能尽快脱离这片海域。 专家建议海洋主管部门要继续监视赤潮的发展动态,关注赤潮生物死后分解溶解氧情况,及时报告有关变化情况,及时转移附近海域渔排,停止抽取赤潮发生区海水用于养殖等,把赤潮可能造成的灾害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据统计,2005年,中国全海域共发现赤潮82次,赤潮主要对沿岸鱼类和藻类养殖造成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6900万元。 海水富营养化是主因 近年来我国有毒赤潮缘何越来越多?国家海洋局的有关监测表明,过去5年来,大面积甲藻类赤潮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海水富营养化、氮磷比失衡和赤潮生物适宜的环境气候条件等。 “赤潮在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近岸水域开发利用增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养殖污水向海洋过量排放,致使海域越来越富营养化,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马德毅说。 富营养化一直是长江口外海域、浙江中南部以及黄渤海等近岸海域严重的生态问题,为上述海域赤潮的频发提供了适宜的物质条件;氮磷比失衡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改变,使具有光合性和非光合性两种营养方式的甲藻类在浮游植物群落中所占比例大幅攀升,最终形成甲藻类赤潮。 □本报记者 朱艳冰 张许峰 背景 渤海为何频发赤潮 赤潮是衡量海洋环境的一面镜子。据统计,渤海上世纪60年代以前没有赤潮记录,70年代3次,80年代之后,共发生赤潮40多次,最大年份赤潮面积上万平方公里,累计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自古以来,渤海就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的重要渔业资源有40%在这里产卵,素有“鱼虾摇篮”美誉。 但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渤海遭遇到了空前的污染。据统计,环渤海地区共有地级城市26座,沿岸有大小港口近百个,黄河、小清河、海河、滦河、辽河等40余条河流入渤海,年平均径流量约792亿立方米,而入海排污口多达105个,年入海污水量28亿吨,占全国排海污水总量的32%,各类污染物质70多吨,占全国入海污染物质总量的47.7%。 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公报显示,渤海已成为我国海域和内陆河流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资料表明,渤海水环境遭受污染的面积,1992年不足26%,2002年达到41.3%,产卵场受污染面积几乎达到100%。 渤海水体中的无机盐、活性磷盐、铜、COD、石油、锌等全部超标,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超过一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已占总面积的56%。其中无机氮在渤海各湾都超标;石油类在渤海湾和辽东湾超标严重,超标率分别为83.8%和26.7%。渤海沿岸一些海域,海底淤泥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竟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2000倍。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渤海没一种鱼类、贝类、螃蟹能够形成规模群带,污染造成的危害是灭绝性的。1990年至2004年渤海海域共发现赤潮83起,累计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 通过调查,专家认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无节制排放是造成渤海污染的主要原因。 尽管《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自200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已开始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一计划按期完成目标的难度很大。项目资金渠道不畅,计划投资未落实,项目进展缓慢将影响渤海环境污染治理的进一步深入。 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专家们认为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政府部门没形成合力,而是相互掣肘,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严,可操作性差。 目前,涉及海洋管理的部门有十几个,环保、海洋、交通、农业、建设、水利等等。一个部门负责一块,很难对防污形成统一的合力。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环保局局长田秋燕认为,目前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我国现在只有30多部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而发达国家都超过了百部。同时法律还较“软”。我国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虽然做了有关禁止方面的规定,但没制定罚则。环保部门在执法时只能以排放超标污染物的方法,向违法单位处罚。这样不但不利于环保部门执法,有时反而让违法企业更加猖獗。 “我们没有办法,没有相关的规定,只能先这么做。”田秋燕无奈地说。为了保护北戴河不再受污染,区里出了一个土政策,对到北戴河沿岸进行商业活动的单位,首先要收取环保保证金,如造成破坏,看污染程度轻重进行扣减。《北戴河,就是那片爱情海》剧组,成了全国第一个向当地政府缴纳了50万元保证金的单位。当问到效果时,田说十分好,“剧组平时主动把垃圾收集起来带走,可以说是只带走景色、没留下脚印”。但田秋燕强调,目前环保部门还缺乏长期监管手段。 同时海洋捕捞强度过大,也导致渤海渔业资源难以承受。上世纪70年代,渤海海洋捕捞渔船约为11,000艘左右,渔业总捕捞量低于资源供给量,渔业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进入80年代以来,渔业经济迅速发展,渤海海洋捕捞船只数、总功率急剧增加。至2003年,渤海已有海洋捕捞渔船29,200艘。与1986年相比,捕捞渔船增加47%,总功率增加77%,海洋捕捞强度已远远超出了渤海渔业资源所能承受的程度,渔船单位产量持续下降。 近年来,渤海渔业生物品种明显减少,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量大幅下降,并呈低龄化、小型化趋势,幼鱼占捕捞总量的60%以上。多年来,小黄鱼、带鱼形不成渔汛,鲳鱼和鲐鱼也岌岌可危。对虾是渤海的一大特产,上世纪70年代年产量约2万吨,最高年份3.4万吨,近几年产量降至千余吨。 文/本报记者 朱艳冰 链接 有毒赤潮越来越多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指出,2005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82次,较上年减少约15%,累计发生面积约27070平方公里,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有毒藻类引发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大幅增加。 《公报》指出,2005年,赤潮优势种主要为具有毒害作用的米氏凯伦藻、棕囊藻和无毒性的中肋骨条藻、具齿原甲藻、夜光藻等,并经常形成复合型赤潮。有毒赤潮生物引发或协同引发的赤潮38次,累计面积约14930平方公里,占全年赤潮累计发生次数和面积的46%和55%,较上年分别增加1倍和2倍。 据介绍,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人类食用含有毒素的海产品,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目前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贝毒中毒初期症状为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