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西北林业产业风靡首都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0:27 人民网

  11月9日—11日,由中国国际贸促会物流行业分会、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举办的2006(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农展馆隆重举行。

  本届展会突出了创新林业质量效益,做大做强林果产业,规模盛大,吸引了全国140多家客商参展和招商洽谈。来自西北黄土高原的甘肃省平凉市代表团,他们带着西北人的憨厚淳朴,带着绿色、环保的“平凉金果”系列产品亮相于北京农展馆,该产品是国家商标局核
准注册的全国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标志认证,“平凉金果”展厅新颖的设计,独特的摆放和精美的包装,再配以声光电的映衬,将传统文化与绿色健康果品融为一体,展厅与展品浑然天成,30多个“平凉金果”系列产品及林副产品光彩溢人,尤其是带有“福禄寿禧”、“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喜庆字样的艺术类“平凉金果”吸引了八方宾朋,占尽农展馆风光,风靡首都北京。

  平凉市地处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东端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辖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静宁、庄浪6县1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4万。平凉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曙光。

  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坚在这里厉兵秣马欲平定前凉,始以平凉之名置郡。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文化遗址465处,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级一级文物196件。出土于泾川县大云寺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表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尤以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天下王母第一宫─回中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秦皇祭天第一坛─莲花台等闻名于世。

  历史上曾出现过中华针灸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儒、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等杰出人物。崆峒山道教文化、西王母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皇甫谧文化独具魅力。平凉资源相对富集。现有农业用地101万公顷,其中耕地38万公顷、林地32万公顷、牧草地14.7万公顷。煤炭、石灰岩储量居甘肃省首位,全市煤炭探明总储量35.75亿吨,市内的华亭煤田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灰岩探明总储量2.4亿吨。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道教名山崆峒山等重要旅游风景名胜100多处。平凉自然生态良好。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降雨适中,生态良好,是甘肃省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甘肃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中药材产地,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广阔前景。平凉区位优势明显。不仅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公路枢纽,也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312国道纵贯东西,宝中铁路贯通全境。随着平定高速、银武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的陆续建成,平凉将成为贯通西兰银三条高速、三条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近年来,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平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锐意进取,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增长26.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1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亿元,增长37.4%,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3亿元,增长2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和6%,分别达到7133元和1820元。特别是围绕煤电、草蓄、果菜、旅游四大产业开发,做大做强了能源煤化工、绿色畜牧、优质果品、人文生态旅游四大基地,培育形成了“平凉煤电”、“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平凉旅游”四大特色品牌,为实现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平凉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林果产业大市,其纬度、海拔、年均气温、昼夜温差、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果品生产,特别是优质红富士苹果生长。所产的“平凉金果”红富士系列苹果个大、色艳、硬度大、糖份高、无污染、耐贮存、货架期长,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据国家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检测中心《检验报告》显示,“平凉金果”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产区,以陇原红、泾龙牌富士为主的“平凉金果”多次获得全国“中华名果”称号和中国国际林博会名优特新奖。所辖崆峒、泾川、崇信、静宁、庄浪等县(区)已被国家列入“名优新特经济林示范县”,平凉市静宁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泾川县荣获“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称号。2002年2月,平凉被国家划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核心区域。

  到目前止,平凉全市累计发展果树经济林152万亩,其中以红富士为主的苹果达到90多万亩,培育形成了3个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高效果品集中区和12条果品优势产业带,建成万亩乡镇40个,专业村175个。2005年全市果品总产量达到43万吨,产值7.31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36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果农人均果品收入达到2800元,优果率达到46.5%,商品率达到92.8%。所辖的静宁县果园面积达到40万亩,人均占有果园0.92亩,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48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全市涉果企业200多个,果品包装、加工企业21个,年加工增值1000多万元。兴建各类果品贮藏保鲜库(窖)5000多个,年贮藏能力21万吨,占果品总量的45%。

  建成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通过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出口果园6万多亩,认证绿色基地32.5万亩。果品畅销国内上海、广州、天津、福州、成都、重庆等5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西欧、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全市有5户企业取得自营出口权,去年实现了苹果直接出口,今年已签定出口订单1万多吨。同时,为了抢占国内外果品高端市场,平凉市进一步整合资源,在现有“陇原红”、“泾龙”、“紫荆”三个苹果普通商标的基础上,统一申报注册了“平凉金果”证明商标。先后组团参加“2004中国首届(上海)国际林业产业博览暨科技经贸洽谈会”、“2005中国(深圳)国际果蔬展览会”、“2005中国(深圳)国际商标节会”和“昆明农产品品牌论坛”,推介“平凉金果”,并于今年成功组建了平凉金果集团公司,“平凉金果”品牌形象逐步树立,品牌效应初步显现。今年,全市果品总产量达到50万吨,预计产值8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预计达到400元以上,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果农人均收入将突破4000元,果产业已成为支撑平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

  蓬勃发展的平凉果产业方兴未艾。市上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平凉金果”品牌加快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同时,2006年,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确立建设平凉现代果产业新体系,逐步使果产业发展向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迈进,把平凉果产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把“平凉金果”真正打造成甘肃著名品牌和全国知名品牌。到2010年,全市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200万亩,优质果品总产量达到120万吨以上,商品率提高到95%以上,优果率提高到 60%以上,果品总产值突破1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突破600元。展望未来,在平凉这片崛起的热土上,“平凉金果”正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铸造着一个辉煌的产业。

  来源:

人民网房产城建频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