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车牌这样一路走过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5:20 温州都市报 | |||||||||
■本报记者王宏 日前,我市首批“字母车牌”进行了公众投标,浙C·0A×××、浙C·0B×××等牌号出现在路面上。在这之前,在温州的小型客车特殊牌号拍卖会上,浙C·88888拍出了166万元的“天价”,刷新了车牌拍卖的全国纪录,从而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那么,温州的汽车牌照又经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呢?
最早的车牌归丽水管 改革开放以后,小汽车不再是资产阶级的产物,进入了普通家庭,“私家车”、“自备车”等词汇出现在普通市民的生活中。温州人最初看到的车牌是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的数字型牌照。一个车牌号就是一辆汽车的“身份证”,然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这小小的车牌上的阿拉伯数字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今年93岁高龄的金荣宰,是温州最早的一批客车司机。1953年,他调到温州开大客车,直到63岁退休,开了近40年的车。他说,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温州还没有通车,更别说私人汽车了。一直到1953年,丽水至温州的公路通车后,温州才有汽车出现。“当时的车牌都是省里发放的,是黄底黑字的铁牌,号码是用油漆喷上去的。”在他的记忆中,当时市里载货汽车为多,微型车就只有温州地区专员公署配备的国产小吉普2辆和1辆8客位的“小道奇”。“私人是没有汽车的,而驾驶员对汽车牌照并不怎么注意。” 1950年11月,新中国开始启动全国统一汽车号牌,车牌为6位号码,包括大行政区代号、省市代号和汽车编码。 曾担任过温州市车辆监理所所长的章约翰介绍,1957年以前,温州地区机动车辆均属丽水车辆监理所管理,1957年以后,温州地区车辆监理所成立,开始管理温州地区的挂车牌照和车辆年检工作。当时受理机动车挂牌业务时,前来挂牌的车主根据顺序号选择车牌号码然后进行登记,“车牌是省里统一制作好分配下来的,我们监理所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放置牌照,有人来登记上牌的时候,按登记的顺序发牌,碰到什么号码,就是什么号码。”章约翰说,这是最原始的挂牌方式。“当时分配给温州的车牌总共才2000多块,长运公司就预留了200个号码,都用不完。” 木质车牌也曾出现 我们现在看到的车牌都是铝合金制的,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出现过木质的车牌。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钢铁紧张,汽车牌照曾使用木牌替代铁牌,“1958年10月,省交通厅发出通知:由于铁皮供应困难,汽车牌照不再以铁皮制作,改用木质代替。”章约翰回忆,当时车牌都是由省里制作好,统一发放到温州的。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首次分配到温州市公路运输局车辆监理所的汽车牌号起讫数量是,大型汽车是3★66000至3★66999,计1000辆;小型汽车为3★64000至3★64999,也是1000辆,机器脚踏车为3★6500至3★6599,数量为100辆。“当时这些车牌都是木质的,黄底黑字,数字‘3’与后面的数字中间以一颗红五角星分隔,牌照的反面,用火烙印上所属监理的印章。这样的木质牌照,当时的收费标准为3元。”木质牌照一经风吹日晒雨淋,容易掉漆、开裂,使用不方便,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又恢复使用铁牌。 1961年,数字开头的汽车号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发放,号牌前两位数字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后列数字代表地区。“浙江省的代号是‘10’,温州代码是‘3’。”据资料显示,103××××的汽车牌照一直使用到上世纪80年代末。 因各种机动车辆迅速增长,不少地区出现原车辆号牌的有效数字不够使用的情况。章约翰提供了一份1968年~1986年《温州地区历年机动车与驾驶员情况》,数据显示,1968年温州地区汽车为410辆,至1975年,汽车总数已超过1100辆,加上三轮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总数达2840辆。1975年4月,交通部、公安部将原分配给各省、市、自治区的代号(汽车牌照的前二位数字)进行改变,浙江的代号因此成了“40”。其间,牌照一度改成塑料质,1986年改成铝合金材质,使用至今。 曾在汽车老南站工作过的老职工蔡飞立,无意中,他拍了几张当时车辆的照片。“这是1985年3月12日我在鳌江汽车站拍 的。”蔡飞立指着一张照片说。照片中,一辆大客车上的牌照清晰地显示为“1035754”。在同时期他拍摄的“温州货车大队”的照片中,可以看到10 35566和4030396等牌照的车辆在一个车队中,这两个代号的汽车牌照当时在同时使用。 第一辆个体客车牌照在乐清 1979年,国家首次宣布允许私人拥有汽车,但那时的私家车多是私人用来跑运输的或是当出租车使用。1986年11月,上海第一辆“Z”字私人自备车牌照代码0001号诞生,随后,私家车开始在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及长春、重庆等拥有轿车生产工厂的城市涌现。 而据《温州市交通志》记载,1984年4月,乐清虹桥的一辆小型客车领到了温州市发放的第一辆个体客车牌照。“这辆小客车的车主是当地的农民瞿祥光,他载着十几个人一起来我们监理所上牌,当时很热闹。”章约翰笑着说,当时的牌照号码是多少,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不过对于时间,他仍记得很清楚。至于温州第一辆私人自备车牌照是多少,温州车辆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说,档案已经销毁,无法确认。 当记者联系上瞿祥光时,他对于自己能成为温州市第一个上个体牌照的荣誉,还是很高兴的,他说自己当时就知道了这个情况。“当时上牌照很方便,也很快。”对于当时车牌是多少,他同样也记不清。“当时我们对车牌号的选择没有现在这么讲究,有牌照就行。” 车牌只是一个代号 1983年6月,温州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成立,担负温州市区机动车的管理。温州市车辆监理所仍履行原来的职责,直到1986年12月成建制地移交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才结束自己的使命。 在上世纪80年后期,公安机关统一规范牌照大小、标色、材质,并按照全国省、市、自治区序列号排序。牌照分两行,上面一行小字表示“发证机关代码”,下面一行大字是五位编码。温州的牌照是“浙江03—×××××”。 “当时小车牌为绿底白字,大汽车为红底白字,外籍车黑底白字牌,教练车、试验车蓝牌。”蔡飞立翻出照片这样解释说。 改革开放后,微型汽车开始出现在温州街头。1984年底,温州市区有微型出租车526辆,至1990年6月,市区及瓯海县共有各种型号的微型车2695辆。 “当时这些车有89%%是菲亚特,车辆所有权和经营权96.8%%属于个体。”黄晖东是温州最早一批购买菲亚特的其中一名市民。他在1987年购置了一辆菲亚特跑客运,“我记得自己当时的车牌是浙江0303131,这个号码当时算好的了。”黄晖东现在的出租车牌照是浙C·T1888,“这个号码挺惹人注意的,客人坐上去,都觉得吉利。” 1994年,汽车牌照逐步被92式取代,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浙C·×××××”牌照。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车管系统实行计算机打证,计算机选号也开始在温州粉墨登场,并一直延续至今。2003年9月1日,公安部专门下发文件,要求汽车挂牌一律实行计算机选号,不许暗箱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选号也经历了几个变化,最初是“一选一”,后来发展到“二选一”。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车主对“888”、“666”、“999”等数字的牌照越来越关注。汽车牌照的号码几乎和轿车一样成了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特殊号码拍卖会出现了,“天价”车牌纷纷出炉。不久前,我市就有人以166万元拍得一块车牌,引起市民的一阵议论。据市车管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至2006年10月,温州市各类车辆达75.6万辆,其中私家车就有26万辆。 尽管在某些人看来,车牌已成为身份、地位的某种象征,但说到底,车牌的功能仍只是车辆的一个代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