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次关于传统的传承与追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4:13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昨晚的那场特殊的京剧演出,相信任何一个青岛的戏迷与票友都不愿错过,所以仅有的不到1500个座位根本不够。

  去年人民会堂经过改造后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的二楼坐席昨晚也不得不首次开放,还有一些想更靠近“偶像”的,便心甘情愿地站在观众席两侧的通道上。昨晚的舞台显然也是经过特别设计的,背景板显得很深邃,开满了鲜艳的花朵,所以当梅葆玖、尚长荣、叶少兰
、李鸣岩这四位京剧艺术界的绝对“偶像”从争艳的花丛中走出的时候,他们的身形显得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的夺目而又绰约,他们是承载着那些知心的观众或者说是听众无尽的喜悦走出来的,也是承载着一份由衷的责任与使命而来,所以,尽管已芳华不再,却依旧有着自信而又挺阔的仪表以及非凡的风度。

  他们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曾经的那个时代,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是会像如今有人说他不知道周杰伦和章子怡一样令人啼笑皆非的,他们是“角儿”。而四位如此知名的“角儿”在这样一个温和的初冬的夜晚聚首青岛,为的只是一个共同的理想与目标——京剧传统的传承与推新。而如此众多的本土票友与戏迷在同一个夜晚“围炉”他们所钟爱的人与戏,为的则是追溯,对于京剧传统的追溯。他们共同勾勒出这座城市一个经典的历史性画面。

  化妆间里,青岛市京剧院的青衣演员张瑛和花脸演员刘佳精心上妆,而他们即将拜得的名师梅葆玖与尚长荣此时就近在身旁。梅葆玖微笑着为张瑛正了正冠带,尚长荣则亲手为刘佳勾脸化妆,他说,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新创剧目,都要保证艺术水准,都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就是要精彩,要有精品意识。而这一切,从服饰、盔头开始就必须用功。因为京剧不仅是唱念做打武的艺术,它还是一种文化,一门学问。

  尚长荣忆起当年自己拜师的情景,除了要行三鞠躬之礼,那时还讲究叩首和敬茶。当年的老规矩如今已不再,但是京剧讲求口传心授的传统200多年来却不曾丢。

  有一刻,虽然身在舞台之上,四位尊师凝望着学生的目光欣慰之余却显得迷离,那或许是对不远的过去的一次短暂的怀想,又或者是对一个崭新的未来的向往与憧憬,但无论如何,那都是快乐和喜悦的。

  本报记者 李 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