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配角”到经济“主角”:湖北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7:17 荆楚网-湖北日报 | |||||||||
自11月21日起,“极目楚天舒———北京·湖北文化周”在北京举行。此前,山西文化周、广西文化舟等在京频频亮相,首届中国中部(武汉)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则展现千亿元商机,仅现场签约就达129亿元。这些,令人在享受一道又一道文化“大餐”的同时,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文化产业的魅力和实力。 在传统观念里,文化事业一向花钱不赚钱,如今却频频亮相产业舞台,成为重要的
文化事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文化事业受体制机制影响,形成了这样的无奈局面:一方面群众呼声和需求很高;另一方面取得的收入难以维持基本运转。在这个背景下,电影院、剧院、歌舞团、文化馆纷纷倒闭关门,人才大量流失。 近几年,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努力探索文化事业产业化的路径和机制,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中部大省湖北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实行管办分离,对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大胆改组转制,政府集中财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企业办经营性文化产业,吸引社会资本,培育出一批国有、国家控股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初步形成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报纸期刊、文化娱乐等为重点的产业群体,涌现出《知音》《楚天都市报》《今古传奇》等一批优势文化品牌。这些大集团已成为全省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有的还成为战略投资者,进入国内外市场搏击。 市场导向的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也激活了沉寂多年的演艺市场。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新创作的《洪湖赤卫队》,由企业投资在武汉社区巡演,再次掀起一波又一波“洪湖浪潮”。湖北省京剧院创作的京剧《膏药章》历时20年常演不衰,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武汉话剧院面向市场改革,密切把握现代人口味,创造了以武汉方言表演、节奏“短平快”、风格诙谐夸张的汉味小品剧形式。首部汉味小品《搭白算数》,在武汉一连演出120余场,创收2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既叫好,又叫座。 文化市场的广阔前景吸引了国外资本进入。世界著名文化企业美国时代华纳、德国贝塔斯曼等纷纷抢滩武汉,投资兴办文化企业……一连串的成功案例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都离不开“市场”这个关键词,正是因为充分尊重了文化事业的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改造文化单位,才解开了“死结”,做活了“棋局”。文化兴则区域兴。在首届中部文博会上,东道主湖北省成为最大的赢家,签约金额达43亿元,占总成交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令人瞩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湖北省将继续依靠市场竞争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从而以文化崛起推动湖北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全面崛起。 (新华社北京20日电记者唐卫彬廖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