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独好 东湖自有荆楚个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7:57 长江商报 | |||||||||
■核心提示 关于“东西”有别—— ●位处东边的西湖与位处西边的东湖,两者在地理方位上混淆了,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没有混淆,西湖就是西湖,东湖只是东湖。东湖这个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它的面积
●东湖与西湖差距比较大,这是不争的事实。湖北和浙江的专家们都探讨了个中原因,如宣传不够、开发不力、管理不到位、投入不足等。但 “历史人文资本的沉淀与升华不够”才是东湖落后于西湖的根本症结所在。 关于定位—— ●要真正把东湖建成高质量的旅游风景区,最重要的是把定位明确下来:究竟是风景名胜区,还是休闲度假区;究竟是要跟风模仿游乐场、植物园、居民社区,还是要保持自己“生态风景游”的特色。 关于营销—— ●东湖作为一个风景区,现在亟待解决的是营销问题。“宣传太不到位了,这么大的东湖,风景这么美,从来没看过或听说过有关的营销、宣传活动,要是像我们厦门的鼓浪屿,会先把品牌做大做出去,还怕没人来,没有收入?做旅游跟做生意是相通的,‘酒香也怕巷子深’,自己都不吆喝,怎么能名声在外呢?” 关于门票—— ●“40块钱一张门票太贵了!”谈到东湖的景区建设,周女士一再强调“门票问题”。在深圳住了几年,也去过杭州西湖,她早就习惯了免费开放的公园。“深圳的东湖公园、杭州的西湖都不收门票了,还有很多城市的公园现在都已经免费开放,为什么武汉的东湖就不能放开胸襟迎接全国游客呢?” 东湖与西湖,这两个湖泊之间本来并没有任何联系,但由于湖泊的名字具有方位对称意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们比较的对象。 位处东边的西湖与位处西边的东湖,两者在地理方位上混淆了,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没有混淆,西湖就是西湖,东湖只是东湖。东湖这个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它的面积是杭州西湖的6倍,但年游客接待量不及西湖的1/7,旅游收入不及西湖的1/6。 日前,武汉市召开《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将对东湖的下一步发展做出新的规划,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东湖应该怎样摆脱在西湖的阴影,而进行一次理性的大跨越,大发展? 历史文化魅力差异 东湖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地理位置优越,但东湖却只是湖北名湖,而不是中国名湖。东湖与西湖差距比较大,这是不争的事实。湖北和浙江的专家们都探讨了个中原因,如宣传不够、开发不力、管理不到位、投入不足等。但 “历史人文资本的沉淀与升华不够”才是东湖落后于西湖的根本症结所在。 一千多年前的苏东坡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把西湖比成西子美女,成为西湖人文特性的点睛之笔。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都与西湖有关,痴心女祝英台、多情女白娘子的爱情打动了千万中国人的心。鲁迅先生还著有《论雷峰塔的倒掉》的散文,选入中国语文课本中。加上数不清的电影、电视作品推介,使白娘子、许仙、雷峰塔的故事妇孺皆知。 虽然放鹰台、楚王饮马池、楚王墓等属楚文化遗迹,还有如九女墩、施洋墓等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址。但对于旅游消费的文化时代的游客们来说,却缺乏有吸引力的景点。景点欠包装,没有特色,就产生不了品牌吸引力。游客看完了没有任何能留下印象的地方,下次就不会再去。 “西湖是中国历史人文资源沉淀最为深厚,一直被人们认定是正宗的江南湖泊,武汉的东湖在文化底蕴上和西湖没有可比性。” 湖北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张立明说。“我们不应该拿自己的短处去比较别人的长处。” 东湖发展应该突出自己的特色。例如,东湖的湖面面积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城中湖,湖上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组合好,有山有水;湖岸连绵曲折,适宜观赏。抓住自己的特点才能被旅客所接受。 地理位置差异 每次谈及东湖,不管是市民还是专家总喜欢和杭州西湖来比较。在许多市民的眼中,东湖的优美风景并不逊于西湖,而为什么比西湖的知名度与吸引力都要弱呢? “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其实东湖并非缺少人文资源,南宋诗人袁说友就曾游至武昌东湖,并作《游武昌东湖》一诗。“所以去西湖游玩,不仅是风景和人文上的,更有经济上的因素。” 在周婕(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看来,东湖在人文上面也并不逊色,所以自然和人文的氛围并不是造成西湖高知名度的决定性因素。她认为,区域的劣势才是制约东湖发展的最大瓶颈。 张立明教授认为,东湖发展不好也和城市有关。“武汉本身吸引力有限,想靠东湖拉动全市的发展不实际。”杭州也不只是靠西湖一个景点,这座城市本身就有巨大的吸引力。从经济、到旅游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如果东湖在上海,那它将比西湖还要出名。”周婕也这样认为。武汉市地处中部的经济低谷地带,这对东湖的品牌知名度及发展都有一定制约,而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的西湖,则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表示,武汉市还是需要将经济发展提速,整体上的提高才会更有利的带动东湖的发展。 科教资源差异 东湖和西湖相比还有一个最大的差异,东湖拥有西湖不可比拟的科教资源。东湖管理局宣传部副部长何连远说。 武汉大学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系桑祖南副教授说,东湖周边一共有7所部属高校,科教资源丰富,而西湖是没有这些高校资源的。东湖高校及科研机构集中,带来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桑祖南建议,东湖开发时可以考虑将这些高校资源整合在一起,像北京的北大、清华一样,形成一个独特的高校旅游线路,成为东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色是西湖所没有的。” 本报记者 郭婷婷 董凤龙 市民、游客热议五大改善 东湖的规划要有主线 在华中科大攻读博士学位的黄健告诉记者,他在武汉呆了十几年,真正进入东湖景区也不过两三次。每次有亲戚朋友来武汉他就头疼,不知道该带他们去哪里玩,“黄鹤楼、归元寺还都有自己的特色,东湖这些年来一直在说规划、修编,景区里面的景点不少,可景区里有什么‘飞车冲浪’,还有锻炼身体的攀爬、单杠,不知道这到底是风景旅游区,还是游乐场,或是居民社区?要玩飞车就去中山公园,要锻炼身体就去体育馆、健身房,居住小区楼下也有简易健身器材,干吗要来东湖呢?” 黄健认为,要真正把东湖建成高质量的旅游风景区,最重要的是把定位明确下来:究竟是风景名胜区,还是休闲度假区;究竟是要跟风模仿游乐场、植物园、居民社区,还是要保持自己“生态风景游”的特色。“很明显,东湖的定位最好而且只能是‘休闲度假’,配合附近的梅园、植物园、鸟语林,打造城市人群远离喧嚣的一处净土,干净些,纯粹些,不要带乱七八糟的杂质,所有相关的开发、利用也围绕这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让游人走出去的时候记得看过什么玩过什么。” 让东湖也能免费开门迎客 “退休3年了,每个星期都来东湖转转,空气好,风景好,随便走走心里都会舒畅很多。”53岁的周文清女士家住关山,这两天公公婆婆从无锡过来了,正好带他们来东湖看看风景。可走到磨山门口了,他们只沿着铁围栏徘徊了十几米,最后还是没有进去。 “40块钱一张门票太贵了!”谈到东湖的景区建设,周女士一再强调“门票问题”。在深圳住了几年,也去过杭州西湖,她早就习惯了免费开放的公园。“深圳的东湖公园、杭州的西湖都不收门票了,还有很多城市的公园现在都已经免费开放,为什么武汉的东湖就不能放开胸襟迎接全国游客呢?” 周女士认为,东湖一旦敞开大门,必能聚集大量武汉市民前来休闲、度假,人多了,景区里面相关设施都能带动起来,比如游船、电瓶游览车、索道、情侣自行车,还有餐饮、特色小商品买卖、相机胶卷出售等等,而楚天台等一批景点适当收些门票,刺激游客到上面看编钟表演、欣赏东湖全景,这么一来,不怕整个景区没有收入。 “武汉人自己的口碑很重要,要首先让武汉人爱上东湖,喜欢到东湖来,愿意推荐外地的亲戚朋友到东湖来,而那些亲戚朋友来了以后也喜欢上东湖,把它推荐给更多人,这样口口相传,才能让东湖在全国有个响亮的名声。所以我相信,东湖免费开放的那一天,就是它真正开始聚集人气、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那一天。”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周女士对东湖的殷殷期望溢于言表。 东湖的美丽藏得太深 借着上周厦门商品博览会的机会,厦门某工艺品公司的小胡、小秦等6个人第一次来到武汉。早上乘坐出租车时,热情的司机向他们推荐了三个景点——东湖、黄鹤楼、归元寺,下午就毫不迟疑地坐车赶来游东湖。 “来武汉一个星期了,才晓得有这么个好地方!不来看看真是可惜了。”流连在磨山景区的楚市中,逛逛奇石馆,看看民间绣馆,瞅瞅皮影戏馆,尽管不是节假日,不少店铺都没开张,但小胡他们还是难掩一脸的好奇和兴奋。 聊到东湖景区的建设,小胡认为整体还可以,很有荆楚风韵和地域民族特色,尤其是站在楚天台上俯视东湖全景,“有种震撼的感觉了!” 小胡觉得东湖作为一个风景区,现在亟待解决的是营销问题。“宣传太不到位了,这么大的东湖,风景这么美,从来没看过或听说过有关的营销、宣传活动,要是像我们厦门的鼓浪屿,会先把品牌做大做出去,还怕没人来,没有收入?做旅游跟做生意是相通的,‘酒香也怕巷子深’,自己都不吆喝,怎么能名声在外呢?” 不能让门票挡住游客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东湖磨山景区。买票进园的游人稀稀落落,与守在门口等待出租游船的二三十个村民对比起来显得极不协调。 而另外一个对比是,景区围墙外面散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 在东湖听涛景区,一位来自上海的李姓游客告诉记者,感觉东湖目前收费有点贵,“30元还是贵了点,毕竟只有这么大,也没有什么相关服务”,这位游客说,“如果门票定在10—15元就比较合适了。”另外一名来自广州的梁姓游客表示,30元还是可以接受的,“但这并不等于这个收费就是合理的。”还有一些游客认为,30元的门票已经比较贵了,记得以前很低,“不收门票也是不可能的,10元比较合理。”大多数人认为,关键不在于收门票,而是应该更新设施,游客来了以后可以享受更多服务。可以在景区内增加一些仿古建筑,同时把屈原祠、毛泽东居住过的梅园一号等也向游人开放。 东湖的卫生环境要改善 刘思平老人在东湖边生活了四十多年,他经常坐船往来于东湖白马景区与听涛景区之间,四十多年来几乎从未间断过,“这一生都跟东湖有着不解之缘”,他告诉我们,前几天是他与老伴四十年金婚纪念日,所以专门和老伴到东湖来走一走。 “我这几十年几乎是看着东湖走过来的”。在刘思平的印象中,这么多年来,东湖似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非要谈谈变化,那就是环境比原来差了。以前这里还是农村,东湖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一眼看不到边,比现在还要漂亮。” 刘老认为东湖的环境变差,跟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有关。“沿湖建了很多水上餐馆,经常有些油污、菜叶漂浮在上面,游人也不太自觉,随手扔一些饮料瓶、包装袋在湖里,即使有专门负责打捞的工作人员,也不可能把那么大的湖都管过来。” 他建议,专门派人在水上分区域监管,制定严格的制度,违章者就罚款,“环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人来,毕竟是个让人身心放松的地方。” 本报记者 刘春燕 杨佼 ■访谈 东湖与西湖没必要拿来比较 采访对象: 马勇,湖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湖北省旅游学会会长。 长江商报:那么为什么东湖没有能够发展得很好? 马勇: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能说东湖搞得不好,现在的东湖风景区也是很美的,在原生态的保护方面也做的不错,具体说好与不好其实与人们的期望值有关,东湖近些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有进步的。东湖的定位、区域划分、功能、与城市的互动上都有需要提升的地方。 今年武汉市对东湖很重视,这绝对是个好事,如果能够抓住时代的机遇,东湖的前途是让人激动的。 今年武汉市政府对东湖的关注度很高:1.把东湖管委会提到副市级。2.扩大了东湖的地界。这个举措是很必要的,之前地界不分,东湖的管理中便会出现很多矛盾,管理很不好做,现在管辖区域的扩大,对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合理利用都有好处。3.现在东湖风景区配备了很强的工作班子。这对东湖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长江商报:武汉的东湖和杭州西湖往往会被拿来作比较,在您看来,东湖和西湖有哪些相似和不同? 马勇:首先东湖和西湖的相似处在于两者都是城中湖。 不同处在于:第一,东湖比西湖要大六倍,东湖的自然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胜过西湖的;第二,东湖的发展和西湖的发展走的路不同,东湖的定位不太鲜明。西湖主打文化牌,而东湖则突出自然风貌,然而特色并不是很明显;第三,东湖与西湖在和城市的互动方面存在差异。西湖在城市中的功能被扩大了,它带动了杭州的发展,拉起了景区周边的休闲空间,对杭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推动作用,也是杭州经济的支撑之一。 西湖景区的旅游、休闲、商业氛围都融合的很好,与城市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西湖现在是杭州的名片,在西湖的带动下杭州在世界上的声誉见长。 西湖风景区在某种程度上拉动了整个杭州的发展。相比之下,东湖在整个城市的拉动作用却不明显,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东湖拥有巨大的潜力,关键是要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 长江商报:东湖在发展中存在哪些优势? 马勇:第一,资源优势。目前东湖仍然保留着未被大规模开发和破坏的原生态风景,东湖的自然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比西湖更有特色,更有潜质。 第二,区位优势。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东湖又在武汉市内,它的位置对于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城市的积淀。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着悠远的楚文化的积淀。 第四,东湖是武汉市最具潜力的品牌,打造好了才能成为武汉的名片。武汉的内涵很丰富,在外延方面也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东湖发展好了,对周边人居环境、经济发展都会有拉动作用。 武汉是个滨江滨湖的城市,它具备很大的开发空间,目前我们在滨江建设上做得很成功,但是在湖上面略显不足,武汉发展要大做水文章。 本报记者 余枚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