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生态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08:15 南海网-海南日报 | |||||||||
本报讯 (记者陈超 特约记者黎大辉)近日,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公布了对全国2000多个县进行生态环境质量抽样调查的排名: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数据,综合计算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污染负荷等五项生态环境指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以96.43的总分,排名全国第4位。 调优产业结构
琼中的耕地面积只有5万亩,加上坡地,总共才10多万亩,全是插花地,没有大田洋。发展传统农业,哪样不需要地?目前琼中的森林覆盖率在75%以上,县里提出“十一五”期间要达到80%的目标。在生态和经济发展的矛盾面前,经过探索,琼中县委、县政府走出了一条符合琼中实际的调优产业结构的路子。 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农民从种粮转变为大种经济林,使第一产业在各产业中的比重,从2001年占57%,下降到去年的53%。 过去几年,琼中县大力推动水果种植,以打造“水果大县”为目标,确立了龙眼、荔枝、绿橙等大宗水果的发展方向,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孕育出了“琼中绿橙”的地方品牌,并获得我省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琼中绿橙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正在接受国家质检总局的公示。今年,琼中绿橙种植面积已近4万亩,预计年产量为2万吨。该县提出“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是10万亩,产值占到全县水果生产总值的90%。 农业“立”起来 近年来随着都市人群保健意识的提高,产自琼中山野的各种林业附生产品热销。 记者在位于琼中中平镇上水村的省内蜂业龙头企业卓津公司看到,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没有经过污染的蜜源植物,产出来的蜂蜜直接就是有机食品。总经理陈昌卓正着手以这里的环境为参照,编写国内首个野蜂蜜产品的企业标准,为琼中野蜂蜜产品大量上市铺路。 上水村有36户、187人,有养蜂的传统,近年来蜂产品消费看涨,上水村的蜂蜜因蜜源优越,每斤最高价能卖到60元,都是城里人专门进村来买的。 在政府引导和企业带动下,一个月来村民集资7万多元购买蜂种,使全村蜂箱数一年内翻了4番,达到630多箱。村民自发建成了养蜂示范基地,学习技术,自己培育蜂蛹。还学会了在树下种益智等喜荫的南药。村委会主任高其志给记者算账:种益智不用砍山,省劳力,1斤益智干果能卖12元。 琼中凤凰生态特种养殖场在红毛镇金屏村建起了占地500多亩的山鸡养殖基地,把山鸡放养在种了果树的山坳间,用几张大网罩住,使其中的山鸡不脱离树栖的半野生环境,啄食野草与昆虫,又不能逃逸,保持了肉质的鲜美紧密。目前山鸡主攻内地北方市场,供不应求。 黎母山镇腰子村委会梁飞仔村村民看准这个项目,成立了梁飞仔村养鸡专业合作社,以每只5.5元的价格向企业购买种苗1400多只,三个多月下来,已卖出1300多只,每只山鸡纯利润最少达到20元左右。 企业也以这种“企业+协会+农户”的模式,向琼中5个村的50多户农民提供了2万多只种苗,明年预计扩大到近百万只种苗的供应量。 这种不占地,经济效益好,尤其与优越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的生态产业,琼中还发掘了好几个,包括灵芝、兰花等等。 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琼中县委书记董宪曾对“生态经济”有自己的定义:保护生态是第一位的,发展是中心,农民增收是核心。这种经济与农业息息相关,关键在于要让农民能算清这些经济账,从而算出信心,算出方向。 目前琼中正全力打造县生态产业园项目,这个距县城5公里、占地500亩的园区内,全是对琼中生态经济有引领作用的产业项目,现已有灵芝、绿橙、山鸡、蜜蜂、兰花、金钱草等6个产业申请进入。县委、县政府要求每个产业项目都展示出从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对农户起到技术示范作用,同时也为该县下一步开发生态产业旅游项目做铺垫。 琼中这一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的做法,也得到了金融机构的认可和支持,今年开始,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率先在琼中开展合作试点,对县里认准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截至目前,琼中以县政府信用额度为担保,获得了开行800多万元的贷款,用于支持生态产业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