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哉!中国学生"留学"中国 武汉警察戳穿骗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0:16 汉网 | |||||||||
落榜生变成“外国留学生” 2005年11月,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警官韩用彬在审核一名牌大学外国留学生李某资料时发现了多个疑点。他打开公安局国内户证网查找,结果在武汉市查到了与李某极为相似的户籍资料。
韩用彬拿起电话,故意用武汉方言拨打李某的联系电话。“你是哪个?”没有防备的李某竟然脱口说出一句地道的武汉话。心中有底的韩用彬马上改变腔调,通知李某到出入境管理处面谈。面谈中,当问到李某所在国的一些常识性问题时,李某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最后借口上厕所,偷偷溜走了。 随后,武汉警方又发现了多名和李某情形类似、身份可疑的留学生。他们都具有国内居民身份,却持有外国护照,通过边检、高校资格审查后进入国内名牌大学“留学”。 武汉警方把这个情况迅速上报公安部。北京、福建等地警方根据武汉提供的线索,也发现多起类似情况,而且不少人的居留许可证已经签发。于是,公安机关开始部署重点省份对所辖高校留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摸底。 了解到的情况使人震惊,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西、浙江等省市都发现了有组织、规模化的跨国高考移民案。上百名国内高考落榜生以“外国留学生”的身份,持伪造的护照和相关证件“曲线留学”进入内地数所名牌大学。 一幅跨国高考移民“路线图” 在跨国高考移民中,中介机构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中介机构一手策划和导演了整个流程。 2005年高考结束后,就有中介机构放出消息:只要付20万元,就可以获得一本外国护照,以外国留学生的名义轻松进入国内名牌大学读书。8月,福建省金福出入境服务中介公司将40多名报名的学生集中到福州的一家酒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内容主要是菲律宾的日常用语、通关程序以及应对各种检查的对策。 培训结束后,金福出入境服务中介公司收走了学生的中国护照,为他们办理了赴菲律宾的团体旅游签证。然后在中介的带领下,学生们在马尼拉一酒店住下。一个月后,每个学生拿到了伪造的菲律宾护照。2005年10月22日至31日间,40多名学生在金福出入境服务中介公司安排下,持假护照陆续入境。金福出入境服务中介公司凭着伪造的菲律宾高中文凭、学校成绩单等证明文件,为这些学生分别联系了几所国内高校。经过简单的申请手续,这批高考失利生成功进入武汉、北京等地的名牌高校“留学”。 一幅跨国高考移民“路线图”就此绘出:“广告宣传——家长联系——集中培训——出境前往菲律宾——换持假证——申请泰国签证——引带入境——办理入学手续——申请居留——拿到文凭”。 高考移民为何不断升级 上名牌大学常被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对而言,留学的门槛就要低得多。国家规定,国外学生只要能通过汉语水平考试,同时提供高中成绩和相关证书及护照复印件即可入学。目前仅北京大学等几所高校以自主命题考试的方式录取留学生,所出的考题也都是基础性的,主要考察汉语能力,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通过根本不是问题。 钻政策空子的情形在几年前的华侨生招生中也曾出现过。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钱建国博士说,前些年华侨生只需通过教育部联合招办的考试即可进入国内高校学习。不少家长便钻政策空子,花高价为孩子办理华侨身份,高校招收的华侨生人数因此出现不正常的大幅上升。今年2月,政府有关部门对华侨生的报名资格提出严格要求:考生必须取得在境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实际居住2年以上。这一政策堵死了假华侨生的升学路。 据了解,几起案件涉及的持假护照学生目前已被退学,其家庭支付的中介费基本上都打了水漂。其中两起案件涉案的中介机构人员王超、戴近秋因提供伪造、变造出入境证件罪被判刑。(记者周梦榕李鹏翔)据新华社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