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入主”校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4:41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荔湾校园深挖人文资源,获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称赞 本报讯记者孙璇、王倩,通讯员王峥、彭淑芳、罗锦虹报道:大策直街小学更名为康有为纪念小学、30中更名为陈嘉庚中学,此外还有詹天佑小学、何香凝纪念小学……荔湾区充分利用西关文化优势,大建“书香校园”。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在参观、考察康有为纪念小学后,对荔湾教育“以文化为办学灵魂”大为赞赏:“希望广州重视荔湾教育
建设“书香校园”是荔湾区创建教育“三品”工程(品牌学校、品牌学科、品牌教师)的主要内容之一,启动于今年3月。“书香校园”强调的不仅是知识传授,还有书香气、文化味。当时,本报推出《市30中拟更名为陈嘉庚中学》报道,率先披露了“荔湾区的学校将越来越多以名人和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名字命名”这一创举,在广州乃至全国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 西关文化厚重绵长,近代荔湾名人迭出。荔湾区的不少“书香校园”,或以一个名人带动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或以文化复兴作为办学基础。真光中学是全广州最古老的学校,有133年历史,代表纯洁与光明的“黄蓝精神”一直鼓舞着学子成长,这里女生一律穿旗袍、黑布鞋,讲求的是斯文、幽雅;大策直街小学则因附近有康有为读书的小蓬仙馆而更名为康有为纪念小学,如今,这所小学按照康有为“富国、强国”的思想办学,荔湾区还拨发教育专项资金,将小蓬仙馆的建设风格和装饰特点移到校园内,开辟了康有为纪念馆。 上周,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参观康有为纪念小学。他感慨说:很多人不知道詹天佑是广州荔湾人,北京儿童大多数也只知道他修过一条铁路,至于其他人文精神,都不甚了解。荔湾区通过建设“书香校园”,把历史名人的事迹传承下来了。“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是教育的根本,以一个名人带动,让我们觉得名字很熟,很亲近历史,这种形式在其他地方很少,很有价值!” 荔湾区副区长江东告诉记者,在教育认识上,荔湾一直在谋求“从知识到文化的跨越”。当前许多学校过分强调自己“加工”能力强,学生如何低进高出,创造高考奇迹。这种提法把学校喻为“工厂”,学生则是生产线上被加工的产品,忽略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如果没有提炼出文化的价值,知识就是停滞的、彼此分割的,而文化是一种人文的修养,是一种对知识内在的理解和升华。” “荔湾的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并不差,”江东说,今年高考,荔湾辖区重点本科上线率及区属中学800分以上人数,均名列广州第一。但是,荔湾教育工作者最高兴看到的还是学生的文化素养高了,综合素质强了。 (夏天/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