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投8.5亿建主题公园 调查显示该类项目7成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5:25 国际在线

  投入8.5亿建首个主题公园 聚宝山将成南京“欢乐谷”

  作为2008年前南京将重点建设的15座郊野公园之一,聚宝山公园日前拿到了规划建设许可证。记者昨日获悉,聚宝山公园的投资规模、开发思路已基本确定,有关部门可能参照深圳“欢乐谷”主题公园模式,投资8.5亿元打造属于南京市民的“欢乐谷”。

  目前拆迁工作已经启动,明年正式动工,预计2008年向市民开放。

  资金:8.5亿投入聚宝山

  聚宝山公园位于南京主城区与仙林新市区交界处、紫金山的北部,总占地面积2200亩(含自然山体),目前多为农田、农村居民点和废弃地,植被总体保存较好。记者在规划图上看到,绕城公路由南向北穿过后,将景区所处位置一分为二,西侧名为聚宝山,东侧名称叫杨坊山。据了解,聚宝山公园是南京市重点建设的郊野森林公园之一,目前投资规模已经确定,总计投入8.5亿元左右的资金,完成拆迁、增绿、环境综合整治和旅游设施建设。这么一笔巨大的资金将从何而来?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南京市政府已决定在未来聚宝山公园的周边地区拿出900亩土地进行市场化运作,这样一来预计可以取得13亿元以上的收益。这笔钱在完成聚宝山公园的投资后,剩余部分将作为南京市城建发展资金。

  模式:变身南京“欢乐谷”

  2005年初,聚宝山公园景区规划对外公布,按照当时的规划设计,聚宝山公园可能采用苏州乐园模式,将引进高空大转盘、户外攀岩场、“天旋地转”、高空自行车、速降等极限运动设计,形成南京第一个以极限运动为核心内容的主题公园。然而记者昨日了解到,这一思路已基本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广为人知的深圳“欢乐谷”主题公园模式。有关人士介绍,深圳“欢乐谷”位于深圳杜鹃山下,借助生态资源和大型旅游设施开发,成为中国目前最成熟、也是运作最成功的主题公园之一。“欢乐谷”模式更注重儿童以及整个家庭的参与性。相比较,南京以及辐射开来的都市圈内,这类休闲、娱乐设施几乎为零,如果开发成功,也填补了空白。

  进展:山里的生物摸底

  聚宝山是南京东部地区接合部宝贵的生态资源,山上动植物种类众多,更难得的是山的中部、北部地区还有大量水体资源。据了解,初步估算下来聚宝山地区绿地规模有140万平方米,有关部门即将组织专业的园林工作者和一部分专家对聚宝山内的动植物全部摸底,如果发现珍稀物种或独特的乡土植被将全部编号保护。规划人员和记者算了一笔账,聚宝山公园建成后,主城区人均大约将增加可接触绿地0.5平方米。另外,为了保护生态,所有的建设行为将集中在聚宝山的边缘空地,且控制体量,总用地几百亩,山体植被只能增加,绝不减少。据悉,环保部门将对项目进行严格的环评。

  交通:开车20分钟即到

  作为南京可能最先建成的郊野公园,周末如何才能方便快捷地去玩无疑是很多都市人关心的问题。记者从地图上看到,聚宝山公园周边的交通非常发达,除了绕城公路从景区中横穿外,景区的南入口就直接设在312国道边。据悉,312国道正在进行城市化改造,改造完成后,这条公路将成为主城通达景区的快速通道,随着老城快速内环的完善,从老城开车只要进入内环,20分钟左右就可到达聚宝山公园旅游、度假。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聚宝山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新旧城交界处以及对外交通的核心地段,有一定辐射功能,因此希望聚宝山公园建好后,除了南京市民外,镇江、句容一带的游客周末也能被吸引过来。据悉,目前一家专业运作主题公园的美国公司和深圳“欢乐谷”的开发单位已开始与南京接触开发事宜。

  影响:京沪高铁身边过

  有关人士透露,用来运作建设资金的900亩土地已经基本确定,位于聚宝山的东南方向。然而就在相关部门办理拆迁手续时,一个重大的规划调整让他们犯了难。根据最新的调整,京沪高速铁路将从这900亩土地上穿过,周边用地被全部控制。“刚刚定下来的事儿,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该人士透露,目前国土、规划部门正在重新选地,有个别已经落实。

  观察:主题公园七成亏

  “在聚宝山公园建设之初,我们做过市场调查,结果不容乐观。”一位参与聚宝山公园建设的内部人士介绍。调查发现,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已超过2200个,其中70%处于亏损状态,20%收益大体持平,真正盈利者只有10%左右,约有2/3难以收回投资。以北京为例,各类观光主题公园多达35处,除世界公园、石景山游乐园已收回原始投资外,大部分人造景观亏损严重。该人士介绍,聚宝山公园建成后将是公益性郊野公园,还是以开放式的生态休闲为主,但增加了主题公园概念对于未来聚集人气以及周边地产、商业的开发有着巨大的作用。(金陵晚报 记者 汪明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