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斯曼迷失在光辉道路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10:04 南方人物周刊

  尽管古斯曼和他的手下自称“革命者”,但他们的行动逐渐堕入恐怖主义的泥淖

  -赵晓

  10月13日,秘鲁主要反政府武装组织“光辉道路”前最高领导人阿维马埃尔·古斯曼被秘鲁国家反恐刑事法庭判 处终身监禁,罪名为恐怖、谋杀和破坏国家等。古斯曼的妻子
、“光辉道路”组织二号人物埃莱娜也以同样的罪名被判无期徒 刑。其他10名“光辉道路”主要成员则分别被判处24年至3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据秘鲁“和解和真相委员会”证实,在秘鲁20年内战中丧生的近7万人中,54%是“光辉道路”进行的恐怖活动 的牺牲品。

  暴力哲学

  古斯曼1934年12月3日出生在秘鲁阿雷吉帕省一个巨商之家。据有关材料显示,古斯曼虽然出生于富豪之家, 但他本人却是一个私生子。这个迥异于常人的秘密自他懂事起就折磨着他,并对他后来走上反社会的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中学毕业后,古斯曼顺利地进入了圣奥古斯丁大学学习哲学和法律。此时的他非常勤奋,给不少人留下了埋头读书的 好印象。但没有人知道,古斯曼此时最着迷的却是当时流行的激进思想。有幸领教他的固执的人大概未曾料到,以后笼罩秘鲁 长达22年的极左恐怖组织的理论思想体系这时已在古斯曼心底成型了。

  大学毕业后,古斯曼接受了阿亚库乔大学校长的聘请,成为该校的哲学教授,不久即蜚声校园。他的滔滔不绝的口才 给同事、学生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他的口才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香波”,意为只要沾上一点,大脑马上就会被 “洗得清彻透明”,而且永远散发出让人难以忘怀的“余香”。古斯曼的“暴力哲学”,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

  1960年代,古斯曼一度出国学习游击战术以及如何组织地下政治活动和恐怖活动。5年后回国时,他已经成为闻 名全国的左翼政党领导人。

  光辉道路的“主义”

  古斯曼具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艺术。他依托阿亚库乔大学,将触须伸向了秘鲁的各个大学,建立起“光辉道路” 的各个支部和外围组织。

  1970年成立的“光辉道路”,其最初宗旨是反映了印第安农民的要求的。古斯曼希望推翻秘鲁现政权,按自己的 “主义”来治理秘鲁,把秘鲁治理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

  “光辉道路”最初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山区省份,这些省份经济落后,聚居的主要是印第安农民,“光辉道路”在这里 可以找到支持者。

  他们在这里伏击政府军,夺取武器,袭击地主庄园,洗劫银行和工商企业,为进一步活动筹集经费,弥补因组织迅速 扩大而出现的入不敷出的财政局面。渐渐地,“光辉道路”成为人们谈虎色变的恐怖组织。

  古斯曼的“光辉道路”组织十分严密,对组织成员要求极高。首先,他要求每个参加“光辉道路”的青年男女必须一 方面参加艰苦的农业劳动,培养对印第安农民的感情,一方面聚在一起探讨社会问题,分析时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只有 经过这两重锻炼后,他才有资格加入“光辉道路”的外围组织。此后,再经过长期的“实践”,能完成组织交给的各种任务, 证明自己的忠诚和能力后,才能正式加入“光辉道路”的核心小组,成为“战士”。

  暴力活动步步升级

  “光辉道路”的暴力活动步步升级,其所谓的“武装斗争”实际上就是爆炸、暗杀、破坏经济设施、袭击公共场所。 其打击的对象渐渐已经不分青红皂白,使用的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活动范围也从乡村扩展到首都利马等大城市。

  仅1986年8月,在秘鲁经济和

财政部
能源
和矿业部、劳动部就先后发生多起爆炸事件。接着,首都利马的一些 高压输电塔也相继遭到破坏。这些使秘鲁的社会财产和公民的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截至1988年6月,这类暴力活动已经导致9000人死亡,其中包括政府官员、执政的人民党成员和反对派阵线 左派联盟成员、政府军军官、警察以及“同政府军进行合作”的农民。

  如果说,“光辉道路”在萌生的时候还不乏一定的反剥削、反苛政的合理性的话,那么,此时的“光辉道路”就完全 扯去了自己身上披着的体面外衣,堕入了恐怖主义的泥淖。在一起血案中,“光辉道路”成员为了复仇,甚至枪杀或砍死了6 9名村民,其中包括20多名儿童。

  因此,尽管古斯曼和他的手下自称“革命者”,但秘鲁很少有人同情他们。

  1992年,古斯曼被秘鲁情报部门逮捕。在狱中,古斯曼和秘鲁政府签署了和平协议,但“光辉道路”的残渣余孽 仍有零星的恐怖活动。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03年6月,200余名 “光辉道路”成员袭击了位于安第斯山区的一处天然 气管道工地,绑架了60名人质,还抢走了工地上用来施工的炸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