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举办“文化名人、文化精品工程”座谈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9:43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我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文化精品”评选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对名人和精品本身的褒扬——日前由市委宣传部举办的文化名人、文化精品工程座谈会告诉人们,这一评选的后续活动还在逐一展开,使得“名人、精品”的评选成为推动南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开端。正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皓所说,要加大对“名人、精品”的宣传力度,让人们通过他们感受南京文化建设的热潮,用名人、精品展示南京的文化含量。副市长许慧玲指出,实施“名人、精品”工程,是建设“文化南京”的重要举措,对于
加强我市文化人才建设,培育文化精品力作,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南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座谈会上,被授予“文化名人”称号的优秀文化工作者、“文化精品”报送单位负责同志和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南京广电集团等单位的负责人围坐一起,就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各抒己见。他们认为,南京文化底蕴深厚是不争之实,但如何充分展示其文化含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怎样做大文化产业却有很多文章需要破题。

  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市委党校教授陆剑杰对繁荣南京哲学与社会科学提出一系列建议:把《南京社会科学》杂志办成全国的品牌,推动南京哲学学派的形成;成立一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他说,南京完全有条件成为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有影响力的城市。作为入选“文化名人”行列的唯一一位文化产业经营者,大众书局董事长缪炳文建议:营造更加强烈的文化产业经营氛围,创造更多文化界人士和产业经营人士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落后,最终都可能是文化选择的落后造成的;经济发展是过程、是手段,文化发展才是目的、是结果。”叶皓在与大家的交流中,从文化的重要性出发,希望文化名人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不但继续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还要提升人格品德,争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成为经得起考验的先进典型。叶皓说,尽管文化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识,但文化与经济仍然存在脱节,文化体制、机制需要改革创新,文化名人要带头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文化产业意识,积极投身到文化体制改革的潮流中去,不仅仅停留在“做事业”上,更不能让文化作品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市场的风云变幻。他同时希望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加大对文化名人和精品的宣传力度,通过有效的宣传,让他们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进一步掀起文化建设的热潮。

  据了解,此次文化名人、文化精品工程座谈会是我市“名人、精品”系列宣传的首场,今后,宣传部门还将通过媒体深度报道、召开系列研讨会、编辑出版名人精品图书、组织文化精品电视赏析、制作网络宣传专页、筹建名人精品展览馆等多种形式扩大“文化名人”、“文化精品”的影响力,扩大文化南京的影响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